摘 要:初中物理是以細致入微的觀察力、邏輯推理的理解水平、科學嚴謹的實驗驗證相結合完成教學的學科,因此,初中物理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素質,不單單要在物理本身的課堂上牢記基礎原理,更要結合相關其他學科,深化領悟物理內涵,結合基本知識,可自主進行實驗與推論。課堂作為初中生物理學習的主戰場,必然要以高效的質量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思維,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還需要廣大物理教師持續研究探索。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路徑
一、 引言
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路徑的選擇,即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以多元化的物理活動,啟發學生潛在的智慧,迅速完成基礎知識的融會貫通,繼而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開展一系列物理練習,將呆板的物理闡述應用到實際問題當中,達到知識的最大化合理利用。
二、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路徑
應試教育的物理教育理念,普遍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師為了充分利用起課堂時間的每一分每一秒,以緊張、密集的節奏展開授課,一環扣一環的灌輸物理知識,學生在壓抑的課堂環境中,少有能夠自主思考的時間,一些負責任的教師會在課堂尾聲督促學生趁熱打鐵開展練習,在緊鑼密鼓的課堂鋪陳中,學生很少跟上課堂進展,對于物理內容一知半解,不敢提出自己的質疑,害怕受到教師的不認可。新的教育理念,徹底推翻了這一教學弊端,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上,尊重學生的自主意愿,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知識原理,以獨特的物理思維理解知識,相較于教師強制性的課堂講解,教學角色發生了質的轉變。這樣的教學觀念并不是要教師放開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放任自流,而是做好從旁輔助,物理授課要同時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邏輯思維、自主思維,先讓學生摸索問題的解決途徑,再進行總結、歸納,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將學生偏離主線的思路引導回來,牢固學生的物理記憶,使其不再容易出錯。新型教學理念的實施,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特征,在學生可以接受的知識范圍內,鼓勵學生自發性學習,而不是將難懂的物理知識拋給學生,逼迫學生去研究。應在學生的水平基礎上,圈出適用于學生思維的創新案例,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認為自己有絕對的物理學習能力。對教材深入研究,適當增刪教材內容,摒棄傳統照本宣科的模式,以寬容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精心準備好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
三、 積極互動的教學路徑
新時代的物理課堂教學,已經不再適用單向化的教學模式。教師說學生記,通常使學生被繁重的課業困擾,記錄了大量的物理知識,不能及時消化,白做課堂無用功。教師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頻繁的課堂互動中,真正認識到學生學會了哪些,還有哪些問題講解得不到位,學生沒能理解,根據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的反饋,查漏補缺填充學生的知識空白區,以此融洽師生關系。例如:在學習“聲音”這一章節時,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教師先模仿蜜蜂揮動翅膀的動作,以肢體語言引人發笑,學生在感受到教師的熱情后,自然會展開想象,去模仿各種振動產生的聲音,有的學生敲擊桌面,有的學生鼓掌,有的學生與同桌互相拍打,教師此時以打趣的口吻教導學生:你的音調太高了,不要影響其他班學習,你的音色不錯,聽起來很悅耳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就會不由自主的思考:什么是音色?什么是音調?在玩鬧中記憶物理常識,同時轉變對物理枯燥的認知,開始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班級里充斥著各類聲音,再開展后續教學內容,學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夠集中起來,不容易走神遺漏知識點。
四、 實現個別教學的路徑
每個學生由于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個體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化,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性格愛好均各不相同。教師應改變統一化的授課模式,調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心理動態,正視學生成長的特殊性,從不同學生的優勢入手,以個人成績的拔高推動集體共同進步。例如:進行集體小測驗掌握學生對物理的認知程度,關注學生的言行,以多重原因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級,在集體教學中強化個別教學,開展物理活動時,分配給進步較慢的學生簡單的任務目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主,鞏固其基礎知識;分配給進步較快的學生與課本知識相關的拓展任務,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其創新意識。再比如:讓表現欲望較強的學生負責總結報告,讓羞赧內向的學生搜集任務素材,讓思維邏輯性強的學生整體指控任務進展,在各自能力達到飽和后,互相調換角色,結合他人的優勢,彌補自身不足,使所有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滿足不同的學生要求,以公平的教學資源創建民主平臺,能夠看到學生的閃光點。
五、 設置疑問的教學路徑
教師應善于利用語言藝術,不斷刺激學生的頭腦運轉,預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表達出對物理獨特的觀點,暢所欲言的結合生活實際闡述物理問題的解決途徑,例如:舉例說明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回想生活中遇到的電壓問題?啟發學生將物理知識科學的與生活連接起來。學到力學時,引導學生想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打你一下,我也會感覺疼,以此出發,想一想還有哪些能夠證明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事件,循循善誘的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研究問題,而不是直接公布標準答案,堵塞學生的思路。
六、 動手實操的教學路徑
實驗演示是物理教學中,讓學生感到饒有興趣的部分,實驗不單要演示,讓學生只能看和聽,更要參與,讓學生真正摸到實驗儀器,嘗試操作。例如:通過制作“針孔照相機”,牢記小孔成像的原理及成像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觀察實驗中的現象,變為和學生共同探索真理的伙伴,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 結束語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多路徑選擇,有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秀飛.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1(5):45-46.
[2] 王建設,陳宜.提高物理化學教學效果的三個方面[J].化工高等教育,2010(5):201-203.
作者簡介:曹淑森,山東省臨沂市,山大華特臥龍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