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地流轉是解決當前我國農村土地利用細碎化及撂荒、閑置的有效途徑,對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從而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農民增收和帶動農村經濟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對扶貧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地流轉,扶貧,農民,農業生產,經濟狀況
一、 農地流轉和農村扶貧問題研究的意義
農村土地改革以來,農民的貧困問題和農地流轉問題一直是“三農問題”的重心。而農地流轉制度作為我國農村一項很重要的制度,起到了解放農村勞動力,改善中國小農經營和農業低效率的局面,并為城鄉經濟一體化奠定了物質和社會基礎,從而對我國的扶貧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農地流轉市場化是盤活農地資源,使農村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關鍵。因此,研究農地流轉的現狀,運行效績和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對于促進土地的高效利用,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從而減小貧富差距有著重要的意義。農地流轉是我國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研究其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對農地有關制度的完善和扶貧工作的開展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農地流轉市場呈現一個很樂觀的態勢,農地的集中化趨勢明顯,細碎化的現象減輕,農戶參與農地流轉的比例大大提升。但是目前農地流轉仍然面臨著諸如農地保障,糧食安全,耕地保護等問題。所以,農地流轉是否能夠真正對扶貧產生積極影響尚值得我們去探討和研究。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的收入水平影響到治國安邦的根本。通過研究農地流轉是否能夠真正起到扶貧的作用,對扶貧的影響機制以及影響程度,可以為切實推進農地流轉提供經驗證據,也為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數提供政策參考。
二、 農村扶貧和農地流轉研究現狀
我國扶貧工作到目前主要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是解除和放松各種管制,為農業人口獲取財富創造一定的空間,第二個階段強調行政治理的作用,第三個階段以來國家的扶貧手段越來越多樣。而關于土地流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響土地流轉的因素和農地流轉的區域差異。
關于農地流轉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和對農業生產要素配置的影響。對于生產效率的影響體現在由于土地流轉形成了規模經營,也提高了機械化水平,流轉戶整體比無流轉戶效率高。對于生產要素配置的影響體現在農地流轉對勞動力優化配置成效顯著,促進農業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從而對貧困地區起到了很積極的影響。
三、 農地流轉對農村扶貧效果的影響
農地流轉是目前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研究其對農民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影響,能夠完善農地制度和扶貧工作。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農戶的農地流轉可能無法給農戶帶來全部福利改善,對農戶帶來的好處集中體現在收入增加這一方面,而對農戶的健康和生活保障的優化卻沒有帶來預期的正面效應,通過對土地流轉前后農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的對比,可以發現農地流轉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就目前農業生產的形式來看,存在的一個很大問題是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而土地流轉能夠促進農業生產要素合理配置,推動農業大機械化生產。如果土地可以自由流轉,那么土地資源便可以向最優化方向配置,農戶加總的土地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均可以實現一定幅度的提升。另外,農地流轉能夠打破傳統的農業資源組織結構,促進農村資源的優化重組,解決農地細碎問題,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發展,一定程度上解決土地低效利用和粗放經營。這對貧困地區農民收入的提高能起到一個積極的改善作用。就目前農村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農村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逐漸退化,但是投資功能日益嶄露頭角。推動農地流轉工作的實施開展,能夠有效釋放勞動力至非農產業,實現規模化生產,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
通過實地調研走訪一些發生了農地流轉的貧困地區發現,通過農地流轉給農民帶來的直接收益并不是十分明顯,農民通過將自己的土地轉包,出租或是以其他方式流轉給其他人每畝所獲得的收益很少,但是農地流轉推動貧困地區的農民外出務工或是尋找其他的就業方式,提高了農戶的收入,改善了農戶的生活狀況和經濟狀況。土地流轉給農戶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生活,教育和醫療。在生活方面,農地流轉前后,居民的年人均消費和年人均收入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年人均消費增加的幅度較大,家庭支出的主要成分由食品逐漸向多元化發展,表明土地流轉前后農戶消費觀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在教育方面土地流轉前后農民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和期望程度均有所提高,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有所提高;在醫療方面,土地流轉前后人們更加傾向于選擇大一些的醫療條件較好,醫療設備比較齊全的醫院進行就醫。從調研得出的這些概括性成果也可以體現出農地流轉直接或間接地改善了農戶的生活。
農地流轉能夠有效解決我國當前農村土地利用細碎化和閑置、荒廢的問題,能夠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推動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帶動貧困地區走上脫貧致富的新道路。
參考文獻:
[1]張偉賓,汪三貴.扶貧政策、收入分配與中國農村減貧[J].農業經濟問題,2013(2):66-75.
[2]游和遠,吳次芳,鮑海君.農地流轉、非農就業與農地轉出戶福利——來自黔浙魯農戶的證據[J].農業經濟問題,2013(3):16-25.
[3]夏玉蓮,曾福生.農地流轉效益、農業可持續性及區域差異優先出版[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00-106.
作者簡介:劉鵬程,江蘇省南京市,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