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制意識是公民理解、尊重、執行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的重要保證,公民的遵紀守法行為不會自然產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觀念、法律意識的指導下實現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逐步向學生滲透法制意識,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淺談高中歷史課堂滲透法制教育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法制教育;教學策略
針對目前高中生的法制意識特點,筆者通過“課堂教學與法制教育相結合,逐漸滲透法制教育”“課堂上構建教學情境,對學生逐漸滲透法制教育,體驗法制教育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等具體教學策略入手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希望能對廣大的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一、 通過課堂教學與法制教育相結合,逐漸滲透法制教育
高中歷史教材涉及的法律內容比較多,教師可以利用課本內容中豐富的法律知識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通過課上學習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掌握法律內容、增強法制意識,另一方面也可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使之全面發展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因此教師要積極運用各種靈活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與法制教育有效結合,逐漸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以下即為筆者講解“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課的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大家從小就了解了很多中國的古代歷史和傳奇文化,但是對于國外的歷久與發展還缺少詳細的了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和西方古代文明密切相關的《羅馬法》。”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具體實例,以此來了解羅馬的早期法律——埃里是一個善良的貴族,他生前立下遺囑希望把三分之一的家產捐給跟隨了他一輩子的仆人們,但埃里死后家人卻拒不執行,如果仆人們因此告上法庭,法官會怎么判呢?”
生:“法官會偏袒埃里的家人。”
師:“為什么?”
生:“因為羅馬早期只是依靠人們的自覺意識去行動,并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約束。所以法官往往會偏袒那些貴族出身的人,而平民的權力卻得不到維護。”
師:“是的,因此公元5世紀中期,由貴族組成了十人委員會,制定了《十二銅表法》,制定相關法律后如果還是上面的案例,法官會怎么判決?”
生:“根據法律規定:死者的財產需要按其遺囑進行處理,因此仆人們就可以得到貴族之前分配給他們的財產。”
師:“法律的頒布有何重要意義?”
生:“法律制定后,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限制上層階級的特權,保護普通民眾的利益不受損害。”
師:“《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但是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羅馬是一個奴隸制國家,法律的頒布歸根到底是為了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根本利益,是階級專政的工具……”
通過高中歷史課本的學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法制教育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變革與意義,激勵學生通過課本知識的學習獲取更多的法律知識。
二、 通過課堂上構建教學情境,逐漸向學生滲透法制教育
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提升他們的道德水平,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滲透法制教學理念,培養他們的法制意識。由于法制教育所涉及的法律法規較多且內容比較嚴肅具體,學生通常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動枯燥乏味,難以找到興趣點,因此筆者通過在課堂上構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使他們更好地接受法制教育、掌握法律知識,實現知法守法的最終目的。
例如在講解高中歷史“從蒸汽機到互聯網”一課時,筆者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瓦特發明蒸汽機的片段,展示了兒時的瓦特去姑媽家做客,偶然看見爐子上的水煮沸了使得水壺的蓋子不停地跳躍這一奇特現象,從而立志研究發明,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發明了蒸汽機的過程。影片的播放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視覺沖擊,也從中受到了鼓舞。接下來讓學生探討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直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互聯網時代,都發生了哪些巨大變革。最后引導他們思考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看到學生都參與到熱烈的討論中,筆者趁勢問道:“同學們如何看待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在新時代下應該通過哪些法律、法規來保護我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學生們聯系實際,都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有的說《專利法》的實施可以有效地保護發明者的專利權不受損害,同時也推動了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提升了發明者的創造積極性;也有的說知識產權法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了具體的列舉和界定,從權利和責任的角度使權利人和使用人的利益得以保證……教師通過課堂上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不但讓他們掌握了課本知識還能從中體會到法律知識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提升了法制意識。
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對人類的思想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深鉆課本、不斷創新,將課本知識與德育教育有效結合,逐步提升學生的法制意識。
參考文獻:
[1]周立剛,周琳.法治意識的培育——我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的根本任務[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9).
[2]韋秋杰,韋明興.淺談歷史教學中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7(26).
[3]馬繼軍.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
莫林,貴州省六盤水市,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