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宣
摘要:政府的會計核算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環節,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不斷完善的前提下,政府會計工作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政府提高會計工作水平、與時俱進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作。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會計工作模式也不斷進步,但是相關的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為了改變現狀,讓政府會計工作更加滿足現實需求,政府頒布了最新的會計準則,為促進我國政府會計工作進步做出了貢獻。本文對于新準則的實施對于縣級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其應用提出了措施。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會計核算;行政事業單位
政府工作的開展是為了社會和人民群眾,為了更好、更公平的服務,政府會計工作必須高標準、嚴要求,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更是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求。我國政府傳統會計是實行收付實現的預算會計制度,隨著政府工作職能的轉變 以及財務管理體系的變革,傳統的會計制度以及與經濟發展方式不相適應。為了改變這種困境,政府于2017年10月頒布了新的政府會計準則,政府對會計工作高度重視,希望通過新會計準則的頒布,更加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進一步提高政府的會計工作質量,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對于縣級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而言,是一項不小的挑戰,但是在新準則要求下提高其會計管理能力也是我國縣級行政事業單位的必經之路。
一、新政府會計準則的財務管理特征
新的會計制度改變了傳統會計制度中單一的收付實現制,實行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會計制度。在新的準則要求下,有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更高效的財務管理體系,規范各級行政單位的會計核算行為。
(一)完善了政府財務報表
新準則的頒布是為了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會計準則的改革也進一步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提供了更加健全的制度依據。新的會計準則與傳統會計制度有很大的差異性,其中最顯著的是在編制預算和決算報表上,新的會計準則在原有的基礎上充實了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當期盈余表、預算結余差異表與凈資產差異表等的具體內容,更加細致的報表核算使得政府會計內容更加真實、有效,促進政府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優化了會計要素的確認標準
在傳統的會計核算制度下,對于會計要素的定義還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新的準則對此進行了修正,將會計要素的定義標準進一步提高,界定更加清晰,這樣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減少會計核算中的漏洞,使得會計工作更加符合實際的要求,增強會計事務的合理性和規范性。
(三)創建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新關系
當前的會計核算準則實行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核算模式。各政府單位依據不同核算基礎和核算要求平行進行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核算;并以預算會計核算數據為依據編制單位決算報告,以財務會計核算數據為依據編制財務報告,適度分離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政府財務報告與決算報告功能,通過本期盈余和預算收支結余勾稽關系,又實現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相互協調和相互補充、相互銜接功能。充分體現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特征。
二、實施新準則對縣級行政事業單位的必要性
(一)適應新經濟形勢下會計發展的需求
互聯網經濟是現在經濟發展的趨勢,利用互聯網技術各項工作都取得了相應的進步發展,會計工作也要順應經濟發展潮流,應對機遇和挑戰,將互聯網新技術運用到會計核算工作上,逐漸淘汰不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傳統會計模式。會計電算化的提出就是建立在這一新的技術之上,將會計工作更加簡易化更加有效率,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當然也對我國縣級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能夠促進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結合
構成政府會計的八項基本要素既包括了財務會計也包括了預算會計,傳統的收付實現制不能將所有的會計要素涵括在內,這就是新準則提出結合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重要原因,讓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在政府會計工作中擁有同樣的地位,也是政府會計的重要內容。通過兩項會計制度的結合與有效應用,達到兩者完美融合的條件,能夠推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重大發展。
(三)更好實現會計核算職能
會計核算是貫穿于整個會計工作的重要內容,會計核算的優化能夠有效推動會計工作的進一步完善。政府在進行會計核算時,要能夠做到十分明確如何對各個會計區間進行有效劃分,如何確定各項工作的會計成本,會計成本運作建立的基礎和前提,能夠靈活運用借貸平衡法對會計核算內容進行具體確認。我國縣級行政單位根據新會計準則進行財務管理工作,在新的準則規定下理清各會計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避免混淆錯亂,能夠有效提升會計要素的使用效率,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做好會計工作,提升會計管理水平具有促進作用。
三、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對新準則的應用措施
(一)實現基礎會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
經濟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會計管理工作的內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需要更加公開透明化,相應的廣大行政事業單位也愈發注重會計管理的相關內容。為了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政府頒布了新的會計準則,收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行政事業單位對新會計準則的應用也是必然選擇。新會計準則在很多具體的會計定義方面做了更詳細的闡述,使之更加符合現代會計準則的要求,具體闡述中,將8個會計要素進行了有效分配,并將其分類為預算收入、預算支出以及預算結余。新準則通過將預算會計要素和財務會計要素進行充分的區分,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更加規范化。行政事業單位在面臨會計準則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處理好會計工作也是一項重大的挑戰,應對挑戰的關鍵在于其不斷努力提升會計工作水平,對各項工作進行更加規范化的管理,加強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將新會計準則與各自單位的實踐情況相結合,讓新準則的實施發揮正面的促進作用。
(二)加大對支付方式的管理力度
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的雙核算基礎制使得各會計工作人員明確會計要素核算發展的優勢。在新的要求下,會計核算也獲得新的發展動力,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效結合,為緩解財務會計核算工作中的缺陷做出了重大貢獻,提高了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形成了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和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財務會計相結合的雙向基礎會計制度。在經濟環境變革的背景之下,適應經濟變化,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內容是需要探討的關鍵問題之一,包括會計要素的基本定義和范圍界定,將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內容逐漸由簡單會計核算發展到會計管理決策的建設,構建起適宜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體系,推動我國縣級行政事業單位的不斷完善發展。
(三)完善國庫集中支付監督系統
縣級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在會計制度變革背景下獲得自身的發展,就要跟隨趨勢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政策調整,其中一方面就是要重視國庫集中支付監督系統。會計工作的監督工作是實施相關會計準則的必要手段,做好監督工作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與相互配合,同時還應做到避免各行政事業單位利用財務部門的統一的幾種核算制度,各行政事業單位的要依靠現代的科技手段,建立起與銀行系統之間的網絡化核算體系,使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與集中支付信息管理體系更加公開透明,接受人民與社會的監督。
參考文獻:
[1]陳曉園,趙麗.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體系的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探析[J].財經界,2015 (12):241-242.
[2]王婷.新《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對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6 (13).
[3]劉璐璐.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創新及建議[J].財會研究,2016 (11).
[4]李亞.如何應對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決策與信息·中旬刊,2016 (9).
[5]李健瑤.試論網絡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