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燕
摘 要:內部控制在我國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可以使企業做到未雨綢繆,防范一些未知的風險,另外,通過企業內控管理也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內部的經濟效益得到正常的發揮,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想要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認識到企業內控管理的重要性,強化企業內控意識和風險意識,實現企業的戰略性目標。
關鍵詞:企業管理;內部控制;問題;應對策略
內部控制就是在一定的環境中,企業為了提高公司內部的經濟效益,對公司內部的資源以及社會等各種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對企業內部實施各種制約和調節的方法和組織,以此來達到既定的管理目標。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都給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內部控制制度中已經開始浮現出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這種內控問題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現階段我國企業內控制度在制定和執行方面都存在問題,并沒有取得良好預期效果,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有效改變這一現狀,企業需要健全內部控制體系,使企業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企業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管理人員對內控管理重視程度不夠
現在許多企業管理者仍然采用重效益、輕管理的傳統經營管理理念,企業內控管理在一定的時間內并不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所以許多企業的管理人員在內控管理中仍然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對于企業內控管理并沒有全面的認識,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控活動的順利開展,其對內控管理重視程度不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企業內控管理的目標理解存在偏差,企業內控管理要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其內部的經營活動與法律、規則、準則相一致,這就是所謂的合規性。在此基礎上,企業還要確保相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進而充分發揮企業內部的經濟效益,但是現階段企業在內控管理的過程合規程度較低,一些人為了實現企業內部的經濟效益,還會出現一些違規操作,企業財務資料的真實性有待考察。其次,企業內控管理的制度靈活性也不能進行準確的把握,進而影響企業內控制度的執行過程。最后,企業對控制對象的理解上也存在較大的偏差,現階段我國企業內控制度的管理只注重于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的監督與培訓,但是控制對象應該包括企業的全體員工,企業中的所有員工都需要進行共同努力,完成企業內控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1]。
缺乏健全的企業內控管理制度
現階段我國企業內部并沒有制定嚴格的內控管理條例,企業內部就不能依靠相關的內控管理條例來進行工作,這就使企業內控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得到徹底的貫徹與執行,以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為例,如果企業內部缺乏健全的內控管理制度,互聯網金融內部人員,就會出現挪用公款、泄露客戶資料等違規的行為,進而導致其內部經常發生風險事件,在我國的其它行業當中,企業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也不能對具體的職責進行劃分,內控崗位的設置和人員配備上不合理,對于內控管理中的重要任務也沒有進行明確的區分,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則會因為責任劃分不清而發生糾紛。另外,我國企業人員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都會制定各自的管理條例,在制定管理條例時許多負責人都是單憑理論知識,或者是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制定,并沒有對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這就導致企業內控管理制度,不僅出現朝令夕改的現象,還會出現貪污腐敗情況[2]。
企業缺乏完善的內控監督體系
完善的內控監督體系是確保企業內控制度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監督管理部門受到環境因素,人為因素等多種因素影響,并不能對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這就無法發現企業內部各種趨勢的變化。另外,企業在執行內控管理制度時,相關的監管部門也沒有進行隨時的跟蹤和調查,并沒有及時地記錄內控制度執行方面的內容。其次,許多監管人員為了攀交情,經常會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這些問題究其原因都是因為企業內部沒有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體系,使得企業內控管理監督過于形式化[3]。
企業內控管理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樹立企業內部人員內控管理意識
加強內部人員對企業內控管理的重視程度是解決企業內控管理問題的首要措施,加強內部人員對內控管理的認識,可以利用企業的官方平臺對內部控制的理念進行宣傳,企業也可以定期地對新老員工進行培訓,培養企業內控管理人員的道德和品質,進而打造一支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管理團隊。另外,企業可以建立相應考核機制,對培訓的結果進行檢驗,并且要將考核結果與員工績效相掛鉤,對一些表現好、內控管理理念強的員工可以給予相應的薪資、額外假期等獎勵,而對一些表現較差的員工應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以此來提高管理人員的認識,進而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另外,加強管理人員企業內控重視程度,也可以使員工自行遵循公司內控管理制度來進行相關的工作活動[4]。
健全企業內控管理制度
健全企業內控管理制度,可以讓公司的內控活動做到有法可依。在健全企業內控管理制度之前,應該制定嚴格的內控管理條例,使公司內控活動做到有法可依。管理條例應該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銷售管理的各個方面,對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綜合的考慮。另外,企業也應該對企業內部員工的職責進行劃分,內部管理制度的職責一般包括審批授權、會計控制、財產保護、預算控制、績效考評等職責,企業要規定這些職責的標準,一旦出現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其次,健全企業內控管理制度,要建立長效的風險管理機制,企業應該考慮長遠的利益,改變重效益、輕管理的傳統理念,對企業內部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積極的預防,使公司的經營效益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5]。
強化內控管理監督
內控管理監督包括兩方面,即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在進行內部監督時,應該對企業管理人員的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另外也要對內控管理中的重點環節進行監督,在監督過程中應分離不相容的的職權和崗位,進而使公司的各部門形成相互制約的關系。其實,企業也可以借助政府及相關機構等外部的力量,進行社會監督,從而對企業的內部管理加強控制。強化內控管理的監督可以對企業制度和措施的執行效果進行分析和評估,根據企業內控制度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從而有效地避免內控制度出現形式化的現象,從而有效地保證企業內控管理的執行效果[6]。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內控管理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內部的經營效率,達到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因此企業內部的相關部門應該對企業的內控管理加強重視,首先應該對現階段企業內控管理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采取樹立企業內部人員內控管理意識、健全企業內控管理制度、強化內控管理監督等措施,對現階段企業內控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進而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重慶安德魯信實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尤思棋.強化企業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的有效策略[J].中國商論,2017(34).
[2]石秀.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體系的構建策略探討[J].商情,2018(03).
[3]張鴻雁.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體系的構建策略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7(30).
[4]王彥麗.集團化企業內控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國商論,2016(23).
[5]褚文含.探究企業成本內控管理的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7(23).
[6]鄭莉樺.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體系的構建策略分析[J].商業會計,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