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丹
摘 要:高等院校作為創造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的歷史使命。高等教育的質量關系到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思想、文化、道德和精神操守,更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本文結合當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存在重干部輕群眾、重教育輕自律、重形式輕創新、重活動輕制度等問題,進而分析內涵認識不足、深入度不強、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形成問題的原因,為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提出可行性探索。
關鍵詞:高校;廉政文化;教育
當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重干部輕群眾
當前,高校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多集中于黨員領導干部的幾次廉政教育活動,主要是通過講授廉政黨課、開展廉政談話、參觀廉政基地、推送廉政短信等形式,針對于廣大群眾、普通黨員、全體學生的全員廉政教育卻很少。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重教育輕自律
當前,高校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主要是由紀檢部門組織黨員領導干部進行廉政教育,廣大師生廉政教育的主動性、自律性缺乏,多呈現出紀檢部門唱“獨角戲” 的尷尬狀態,從而造成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體不清、責任不明。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重形式輕創新
對于廉政文化建設,高校普遍采取開展幾項廉政教育活動的形式,同時,廉政教育活動內容形式很單一,沒有將廉政文化與傳統文化、大學精神、地域文化、時代需求有機結合,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創新。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重活動輕制度
當前,高校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普遍是按照上級要求和文件條例開展,往往是以文化活動抓文化建設,忽視了相關廉政文化制度的建設,造成建設無計劃、實施無力度、效果無改進的情況,存在明顯的缺陷。
存在問題的原因
高校廉政文化的認識存在偏差
當前,各高校對廉政文化的內涵認識不清,對廉政文化建設認識存在偏差。有的認為高校是育人陣地,主要工作就是教學、科研,廉政文化只是輔助性的;有的認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是紀檢部門的職責,其他部門只是參與,不需要強制要求。同時,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普遍停滯在“廉政文化進校園”層面,將廉政文化與校園文化、師德師風建設、大學精神分割開來,沒有實現有機的融合,諸如此類情況勢必制約著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開展。
廉政文化建設的深入度不強
高校廉政教育針對不同群體有著不同的要求和目標,目前高校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廉政教育的形式趨于單一、創新不夠,主要是依據上級要求和文件條例進行,集中在黨員領導干部的幾次活動上,強制性要求多,從師生自身出發少,教育內容空洞,入腦入心效果較差,對師生廉政教育的引導工作不夠,缺乏說服力。因此,廉政教育的被動性,降低了廉政教育的滲透性、影響性和感染力。
廉政文化建設的體制機制不完善
當前高校普遍存在著廉政文化建設缺乏整體性、系統性的問題。高校雖然普遍成立了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廉政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等機構,明確了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與分工,但由于缺乏配套的制度建設、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職能部門平時忙于日常事務性工作,組織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時間、精力嚴重不足,多數是被動參與。如果缺少紀檢部門的有力監督,一般不會主動去做各自承擔的廉政文化建設工作。
針對不同層面,加強廉政文化建設
規范從政行為,提升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
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對領導干部要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紀黨規教育和宗旨教育,發放廉政教育學習讀本,節假日發送廉政短信,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切實做到廉潔奉公、廉潔從政、廉潔自律。加強領導干部廉政教育,重中之重在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履行“一崗雙責”,應建立《領導干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工作臺帳》,履行紀委書記約談黨政“一把手”制度,對有不良反映的領導干部及時進行談話提醒,建立教育崇廉、制度保廉、監督促廉的工作機制。此外,定期組織領導干部參觀反腐倡廉展覽館和警示教育基地,組織預防職務犯罪報告會等,切實提升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廉潔自律意識
教師是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使者。教師自身的好壞優劣,關系到培養的學生能否是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當前高校中,部分教師思想迷惘混亂,不思進取,理想信念喪失,信奉宗教的比例不斷攀升;道德觀念淡薄,價值取向日趨功利化,追逐物質名利,向學生索要錢物的事件時有發生;缺乏對知識理性的倫理追求和使命感,敬業精神、育人意識淡漠,教學能力與學術水平整體下滑,創新意識和能力不強,學術造假學術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上述問題的存在,成為制約高校發展的突出問題之一。所以對教師進行廉政文化教育,重點是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有機結合,定期組織學習研討、崗位練兵,開通專題廉政網站,建立反腐倡廉宣傳欄,創辦廉政圖書閱覽室,開展廉政書畫攝影展,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學術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與職業道德水平。
開展多樣化廉政文化活動,提升大學生廉潔自律意識
加強大學生廉政文化教育,要結合大學生群體的思想變化特點,將廉政教育寓于廉政文化活動之中,融入大學育人的全過程,抓住新生軍訓、黨課團課、就業指導等重要節點,從大學生自身出發,選取學生感興趣又利于接受的廉政文化內容,開展“大學生文明誠信承諾書”簽名活動,做廉潔和誠信專題報告,舉辦大學生誠信公寓文化節、誠信考試等主題教育活動,循序漸進地在大學生頭腦中樹立起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的理念。同時,開展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創作展演活動,舉辦廉政作品主題晚會,使師生成為廉政文化的傳播者和受教育者,營造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圍。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路徑探索
以培養廉政自律意識為根本,筑牢思想基礎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宗旨在于引導干部自覺廉潔從政、教師自覺廉潔從教、學生自覺廉潔修身,真正使廉潔成為師生自身的素養。為此應深入開展黨章黨規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宗旨意識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同時將廉政教育融入到黨員組織生活、教師政治學習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將廉政觀念貫穿于高校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形成一套有效的廉政教育模式,努力使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升廉潔自律意識、思想道德觀念與法制政紀觀念。
以制度建設為重點,構筑長效機制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以制度建設為核心的有效機制體制的保障。為此,應加快廉政制度建設,分類構建一套針對性強的廉政管理和廉政監督制度體系。堅持教育為先、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大學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建設,認真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加強校務公開、黨務工作、政務公開,落實“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促進科學民主決策,建立健全高校重點崗位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改進監督機制,強化監督力度,突出監督重點,前移監督關口,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確保權力在內控中規范、在陽光下運行。
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拓寬宣傳領域
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必須要將廉政建設與校園文化系統性結合,又要增強針對性、創新性。加強對信息網絡新媒體的利用,遵循干部、師生的現實價值取向和思想變化的新特點,確定教育內容,通過多樣化校園文化活動,增強廉政教育的覆蓋面,力求使廉政教育緊貼實際、生動直觀。使單純教育向教育與啟發、滲透相結合拓展,使廉政教育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特別是選取高校近期發生的有典型性的案件進行警示教育,促使干部、師生聯系自身實際,認真對照檢查,從中吸取教訓,入腦入心,提升干部、師生的廉潔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達到廉潔文化有效育人的作用。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李乾坤,戴世勇.高職院校大學生廉潔教育“三進”研究——基于重要性及實施路徑的探析[J].大學教育,2015(11).
[2]時全麗.廉潔文化進高校的功能分析及路徑選擇——基于江蘇常州6所高校的調研[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
[3]戴世勇,張勇.大學生廉潔教育“三進”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J]. 廉政文化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