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瑩瑩
摘 要:通過企業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實踐總結,探討了構建與發展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價值及實現途徑。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價值在于不斷提高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核心競爭力。為實現這一價值訴求,相對穩定的勞動關系是基礎,相對公平的分配政策是關鍵,充分利用企業福利的功能,發揮多樣化的員工發展途徑的動力作用,建設以人為本價值觀念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勞動關系;企業;核心競爭力
構建企業的和諧勞動關系是在企業內部良好運營的本質特征,就是要營造和發展和諧狀態,這種狀態的特征主要是依法合規、安定有序、公平合理、員工精神愉悅、效率高和競爭力強。中交置業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注重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大大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價值訴求
企業是社會經濟的基本單位細胞。在現代社會經濟生活中,企業的存在和持續發展,一方面為社會創造和積累了財富,發展了經濟、穩定了社會;另一方面通過獲得利潤增強自身經濟實力,通過企業運營管理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直接提高其員工的生活質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實現自身的目標和責任,會義無反顧地面對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提高自身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其中關鍵。核心競爭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命運。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所獨特擁有的獲取利潤、謀求生存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即其在市場中勝過競爭對手的能力。它是在企業的市場研發、生產、銷售、人力資源管理和經營決策等一系列過程中形成的,由巨大的諸多資本能量(包括人力資本)和經營實力所構成。本質內涵是企業讓消費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競爭對手產品和價值的能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的關鍵,而勞動關系既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也是企業的基本關系之一。從社會穩定的角度看,勞動關系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從企業發展角度看,勞動關系的和諧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之一。構建和發展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對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因為企業的發展關鍵在人,在企業發展的三大要素:人、財、物中,人的因素因其能動性,主動性和潛能性占據主導地位。和諧勞動關系有利于企業員工發揮其聰明才智,從而創造適合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構成;有利于團隊建設和團隊精神的發揮,一個團結向上、充滿朝氣的團隊,可以克服任何艱難險阻,在市場經濟的殘酷競爭中取勝。
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意義在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創造企業和諧的內部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創造性和主動性,聚集員工集體智慧,發揮員工創新工作潛力,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從而實現企業價值。
中交置業有限公司隨著不斷發展壯大,從最初幾個項目擴展到全國各地十余個項目,員工人數也從幾百人擴大到上千人。在市場競爭實踐中,公司造就了一支會經營、懂管理和具備團隊精神的人才隊伍;截止2017年12月底,公司實現銷售合同額40.67億元,效益逐年提高,市場競爭實力大大增強。
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體現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的表現。總結經驗,最重要的就是企業內部和諧的勞動關系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競爭力。
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價值訴求的實現途徑
相對穩定的勞動關系是基礎
勞動關系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和員工的契約關系,通過簽訂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也就確立了雙方各自在企業的位置,是保證企業安定有序的前提,這是一種法律意義上的保障,保障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是雙方的行為規范,使雙方在意識上明確其約束,從而確立了和諧的基礎。
公司成立之初,我們根據北京市勞動保障部門的有關要求,在企業內部進行全員勞動合同的簽訂工作。按照《勞動法》的精神,從企業長遠發展考慮,在與企業管理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工作過程中,公司堅持了四條原則:1.實行全員勞動合同管理;2.勞動合同期限合理拉長,起點設為三年,最長為無固定期限;3.崗位信息公開透明,平等協商;4.競爭上崗,勞動合同與崗位聘任合同同時簽訂。我們請來了北京市勞動保障局的處長詳細地給員工講解《勞動法》及有關工作程序,打消了員工的疑慮,順利地簽訂勞動合同。同時還與內部病休的人員和內退人員簽訂了協議。勞動合同的簽訂,一方面增強了員工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對企業的穩定和諧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幾年來,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管理工作實踐證明,相對穩定的勞動關系是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礎,是培養和提高企業與員工雙方相互忠誠度的基礎。
相對公平的分配政策是關鍵
分配是勞動關系中最為主要的一個環節。這里主要是指勞動報酬。企業勞動關系和諧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員工對于自身待遇的公平感。在“用待遇留人”管理思想為大多數企業管理者所接受并付之實踐的今天,切實要注意另一方面——相對公平。公平分配是產生和諧的平衡點。首先是按勞分配,這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講的是按勞取酬、多勞多得,這是公平分配的基本原則,也是勞動關系雙方一致認可的分配原則;其次是企業內部的相對公平。公平理論認為,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僅受絕對報酬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受相對報酬的影響,不僅將自己的收入與勞動付出比較,還會將自己收入/付出比率與參照對象的收入/付出比率相比較。若兩者一致則會感到公平,反之則認為不公,進而產生消極行為。應需注意的是,員工衡量公平的參照標準和對象往往是多維的。最常用、影響最大的參照物就是企業內部,包括相同職級者之間、不同工種和不同層次之間、企業效益增長率和企業規模擴張速度之間。
目前,企業出現矛盾的焦點在于內部分配不公。現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情景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勞”如何認識,在社會層面上還沒有一個比較一致的認識。國家提出實行年薪制或幾倍于員工收入的規定,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勞”是比較大的付出。但假如差距過大,超越企業多數員工心理承受能力和水平標準,勢必會引起員工心理失衡和不公平感。加之由于國家的改革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人均GDP水平已經到了容易引發社會矛盾的階段。因此,在企業內部分配上把握相對公平顯得格外重要。要讓員工能夠共享到企業發展的成果,讓員工體現其價值。
企業福利是潤滑劑
福利應屬廣義薪酬的范圍,也應是企業內部分配的一部分,尤其是實物的發放,按國家統計局的要求,統屬工資總額的范疇。但是福利的功能又不同于工資,福利的支出一般小于工資,但其作用有時要遠大于工資。聰明的企業用好福利的功能,對和諧勞動關系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有著事半功倍的效用。如生活保障方面的企業年金、租房補貼等,能使員工無后顧之憂;再如體現企業關懷的節日禮品、員工生日蛋糕等,使員工在特殊的日子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關懷,從而化解日常工作中的積郁;還有組織員工進行一些知識性、運動性的競技活動,組織游歷京郊教育基地和景點等,加強了員工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潛移默化地解除了平時工作中的芥蒂,降低了摩擦系數;還有帶薪休假和員工培訓等,都是提高員工的工作質量和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我們企業在這方面受益非淺。各下屬企業僅靠資產紐帶聯系各企業遠遠不夠,我們就通過舉辦體育比賽、晚會和紅色之旅等形式,加強各企業間、員工之間和企業領導間的聯系,切實提高了企業的凝聚力,和諧了勞動關系。
多樣化的職工發展通道是動力
員工來到企業工作,首先是為了生活,這是人的基本需求所決定的;其次是為了有一個較好的發展空間,通過企業實踐實現自己的價值。企業要和諧發展,就要給員工提供適合發展的空間,所謂“事業留人”,正是如此。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人事相宜,員工發展通道多樣化;二是平等競爭。人事相宜即是在特定的工作崗位上安排合適的員工。崗位的分類和職業發展方向要多樣化而不可唯一。一個企業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不能要求員工都能成為管理者,因此不能僅以職務升遷為發展通道,要為各類員工設計相應的職業發展通道并給予相對公平的待遇才能留住人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這對和諧勞動關系非常必要,是勞動關系和諧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和標志,否則會產生諸多的矛盾和不和諧。平等競爭是人事相宜的延伸,是通過競爭的方式達到人事相宜,通過平等競爭,將適合的人配置到適合的崗位上,讓每一位員工都有創新的欲望和動力,并始終與企業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從而達到企業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企業文化是精神支柱
企業文化是一個成熟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建設是調整與和諧企業勞動關系的重要方面,企業的文化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內部表現為一種親和力,在企業外部表現為一種感召力。同企業品牌、形象和信譽一樣,企業文化屬于企業的無形資產。我們常言道要抓住市場機遇,而市場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這個準備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企業文化建設。
建設企業文化,就是教育所屬企業員工認知、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增強彼此支持的責任感,共同追求和實踐企業的價值理念,去創造企業和個人的美好明天。中交置業有限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并不斷完善了有著自身特點的企業文化。其基本表述是:“以人為本,尊重人,信任人,培養人,愛護人,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造就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要求每一位員工“在人格上完善自己、在知識上充實自己、在能力上提高自己。” “性別不分男女、年齡不分大小、學歷不分高低、進公司不分先后,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有平等競爭的機會。” “在社會做好公民、在公司做好員工、在父母面前做好兒女、在兒女面前做好父母、在配偶面前做好愛人。” “言必行,行必果。助人為樂,不求回報,知恩圖報,永遠不忘記幫助過自己的人”。語言樸實無華,內涵是人的和諧、發展。核心是培養每一位員工成為能夠繼承中國文化傳統美德,又具備與當代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知識和能力的人。
實踐證明,公司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潛移默化教育所屬員工,使員工對企業有強烈的歸屬感,自覺地以主人翁姿態從事著崗位工作,營造出團結和諧的環境氛圍。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借助企業文化力和經濟力的有機結合,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可否認,企業文化所起到的作用是物質因素無法替代的。它的作用就是使員工向企業凝聚,通過共同價值理念和力量造就一支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營造企業和諧向上的氛圍,成為公司戰勝困難和挫折,謀求發展的精神支柱。在我們企業,員工的收入未必比別的企業多,但企業精干的團隊非常穩定,關鍵原因是員工在人格上得以提升,能力上得以增強,知識上得以充實,個人的整體生活質量得以提高。
企業文化是企業之魂,沒有魂魄的企業難以遠行并持久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孕育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以良好形象獨樹一幟,占據制高點;也使企業在遭受挫折時,眾志成誠,戰勝困難,沖破困境,化解危機。可以說,今天的企業文化就是明天的企業發展。
(作者單位:中交置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戴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006(02).
[2]張寶森.當代中國“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