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激勵是激發人動機的行為與過程,在提高人的教學目標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人們的激勵法的使用,這樣的方式被廣泛應用于人參與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文主要以激勵法為切入點,淺談其在高校的績效管理中的作用和具體的激勵方式。
關鍵詞:激勵法;高效績效管理;激勵方法
激勵法概述
概念和內容
激勵主要就是指,一些高校等組織根據實際的需求,設計符合組織外部獎酬形式以及工作環境的措施,并通過特定的行為規范、懲罰措施等,以信息溝通的方式,來引導、激發、保持或者是規劃組織成員的具體行為,其主要目的是實現組織及其個人成員的活動目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第一,激勵法主要是為了滿足組織的需要,也就是設計適合的組織外部獎酬形式等,來實現組織的外在或內在性需要。
第二,科學合理的激勵法,既需重視獎勵,又需要注意懲罰,力求實現兩者并舉。
第三,激勵法的適應貫穿于組織成員工作的整個過程,包括組織成員個人需要、成員個性和行為過程的控制、評價等。
第四,在使用激勵法時,在工作管理的整個過程都需要有信息的溝通,從對激勵法宣傳開始,到最終成員工管理行為的評價,都需要保證信息的有效溝通。
第五,使用激勵法的目的是實現組織預期目標和個人目標,達到兩者客觀上的統一。
組成要素
在使用激勵法時,還要注意激勵法的組成要素,這些組成要素主要有:激勵主體,即實施激勵行為的組織和個人;激勵客體,就是指激勵的對象;激勵目標,指的是主體期望客體實現的預期效果;激勵因素,又被稱為是激勵手段,也就是刺激客體去完成目標的物質和精神等有形或無形因素;激勵環境,指激勵的過程中所處的環境。
激勵法在高校績效管理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組織中激勵法的作用,由于相關成員的認識不足,導致其難以實現有效發揮。但近些年來,隨著“人”在組織經營和發展中地位日漸提升,相關人員愈加重視其在使用中的作用,在高校中也正是因其可以為績效管理工作帶來良好效益,被高校人員愈加重視,而激勵法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激勵法有助于高校在績效管理中充分發揮管理效用。人是進行高校績效管理工作的主體,也是激勵法實施中的客體,是進行高校績效管理的最活躍以及最根本的因素,只要有效實施激勵法,才能有效實現績效管理中人的作用的發揮。
其次,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相關人員的績效管理效率。通過對激勵法的使用,有助于激發高校績效管理成員的創造性和主動性,提高管理人員對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視態度,進而使得績效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率。
最后,激勵法有利于提高員工素質。激勵法也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措施之一,高校使用一些列的措施,表揚對在績效管理中管理效率高的成員,批評不思進取的成員給予適當的,同時在物質待遇和晉升等方面進行激勵,可以促使員工直覺提高自身素質。
具體的激勵措施
目標激勵措施
為了實現激勵作用的發揮,在高校的績效管理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確保高校中個人績效目標與高校績效目標一致;其次,確定績效管理目標的方向和難度;再次,明確績效管理目標的具體內容;最后,制定好近期目標,同時確定好高校績效管理的長遠發展目標。
精神激勵措施
精神激勵措施,主要是指在組織的內部建立一個具有融洽、親密以及和諧等積極特性的環境,來提升員工積極性的方法。心理學表明,在一個群體環境中,如果充滿友好、滿足、友愛、關心和諒解等正面情緒,處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心理就是積極的,否則其心理就是消極的。因此,作為高校的領導者,要盡可能消除消極因素,創造積極因素,對此可以使用精神激勵措施。
直接、間接激勵措施
直接激勵
在多數組織中,會給做出業績的員工發放獎金,這屬于一種直接激勵的方式。在高校的績效管理中使用這種直接激勵的方式,可以取得極為明顯的激勵作用,是一種效果極佳的獎勵措施。
間接激勵
在進行高校的績效管理時,對薪酬支付的方式進行創新,提高其藝術性,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間接激勵的效果。
一般來說,高校的績效管理成員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者多種角色,不僅是高校職員,還是自己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等。在扮演這些角色時,任何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其他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高校為了保證管理人員的績效,需要為管理成員解除后顧之憂,使其并得到家人和高校的支持,這是一種間接激勵的方式。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的績效管理中,合理地使用激勵法來提高組織成員的積極性,是一種激發人的行為,為人提供內在動力,并促使組織成員自主工作的外部誘因。這種方法的使用不僅為人們指引了工作的方向,而且還為人們從事工作生活提供了動力。因此,為了保證高校績效的管理效率,要重視對激勵法的使用。
(作者單位:石河子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