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民 李琳 張晶
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是高校競爭力的有力體現。建立一支能力強、素質高、專業基礎扎實的“雙師型”教師團隊,是測繪工程本科院校進行職業人才培養和專業研究的關鍵,測繪專業應順應高等教育職業化的發展形勢,將教師隊伍由以往的“講授型”向“雙師型”轉變。
關鍵詞:測繪工程;雙師型;嵌入式
在高等教育進一步普及的環境下,多數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標準是:扎實基礎知識、具備生產能力、管理能力、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但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是由當地高等職業院校升格合并建立而成的,師資基礎薄弱,缺乏相應引進政策,故普遍存在缺少學科帶頭人、引進“雙師型”教師力度小、科研成果服務地方能力不足、拓展新專業難度大等問題,極大地約束了專業的快速發展。
概念界定
職業能力“嵌入式”
校企互動的“嵌入式”教學模式,關鍵是突破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在某種意義上,突破學校與企業的知識壁壘,讓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到人才教育中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的行業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
測繪專業“雙師型”教師
職業人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的培養目標。職業人才是指在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行業規范的指導下,進行實際生產工作,將書本上的理論模型轉化為具體的技術流程或產品,將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應用型人才。
優秀的職業人才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廣闊的知識面、較強專業實踐能力、較高職業素養,其能力外放主要體現在文化素養、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和應用創新能力四個方面。
測繪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測繪行業的技術與方法也是突飛猛進,從早期簡單的測角、測距發展到現在的以空間科學、地理數據庫、位置服務為核心的高新技術,測繪科學已經被賦予了信息化與產業化的內涵,為適應專業的快速發展,培養“雙師型”教師極為關鍵。
測繪專業“雙師型”教師的現狀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所包含的要素包括專業教師、院校和校企合作單位三個方面。從現行的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制度來看, 教師、學校、合作企業單位的積極性和實施力度均不高[3]。
對于測繪專業教師來說,“雙師型”教師與非“雙師型”教師崗位相同、任務相同、待遇相同。因此教師主動參于“雙師型”教師培訓的積極性不高。
對于學校而言,教育政策對現行體制約束性不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取得的優勢在短期內難以完全顯現,又受到辦學成本、地域限制等困擾,導致學校參與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
對于校企合作單位而言,單位從教師和學校獲得的科研成果和人力資源較難直接獲利,且沒有義務培養教師,多數地方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也沒有相關的優惠政策,參與“雙師型”教師培養的積極性更不高。
測繪工程專業“雙師型” 教師的培養
培養適應現代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測繪工程專業教學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目前高校測繪專業建設重點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
重新整合現有師資力量,組建“雙師型” 教學團隊
按照測繪工程專業課程的不同方向進行教師隊伍的分組,按不同教齡形成梯隊,有針對性地進行團隊協作培養。
在教學能力的培養上,由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年輕教師進行測繪理論、實驗課程教學的示范和引領,傳承老教師的優秀教學方法、豐富教學經驗、良好的工作作風;為年輕教師搭建平臺,展示年輕教師的先進專業知識和現代教學理念,進行青年教師教學交流活動;鼓勵中青年教師考取注冊測繪師、建造師等職業技能證書;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教學水平的測繪專業“雙師型”教學團隊。
嵌入實踐技能,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專業素質
由于測繪專業性質,大多數測繪專業高校教師都是從高校畢業后選擇避開繁重、勞累的測繪外業工作,直接走上講臺,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對參加專業技能重視程度不高,缺乏測繪生產經驗。
校企互動“嵌入式”教學模式力爭充分整合校企間優秀的教育資源,包括學校良好的地緣和生源優勢以及企業的市場和職業技能優勢,通過“優秀教師赴企業,企業精英進課堂”等多種形式,使教師率先建立測繪生產思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并通過多種途徑傳輸給學生。
(作者單位:黑龍江工業學院)
【參考文獻】
[1] 鄭永進.應用型高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04).
[2] 陳小虎,吳中江等.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及發展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06).
[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N].光明日報,2010.
[4] 趙琴霞,陸欣.論應用型本科測繪專業“雙師型”教師的培養[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