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翌
摘 要:我國的商業銀行在近十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信貸業務的規模也逐漸擴大,在商業銀行中,龐大的信貸業務已成為了銀行最重要的利潤來源。與此同時,商業銀行的信譽風險也變的有增無已,信貸業務風險成為了商業銀行最緊要的風險來源。與日俱增的信貸業務風險自然已成為銀行本身與銀行監管機構的關切對象,深一步管理信貸業務風險水準儼然成為了銀行業與銀行監管機構的面臨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度量;風險控制
我國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我國商業銀行的不科學的信用貸款組織結構
就銀行機制而言,各自的商業銀行間對借貸信息溝通共享的缺失,致使信息的不平衡,滋長了個人及企業進行造假騙取銀行,增加了銀行進行信貸風險防控的困難,引發了嚴肅的道德風險問題。最終,在我國商業銀行的內部,信用貸款業務部門與信用貸款管理部門并未形成互相獨立的形勢,嚴重衰弱了信用貸款管理部門對于信用貸款業務部門的安全監管,阻礙了信用貸款業務風險的防范與避免。
1.2信貸業務結構不科學,致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居高不下
最近幾年,我國商業銀行的進行信貸業務重點集中在含有政府背景因素的企業與國有性質的大中型企業,還包括汽車與房地產等利潤豐厚、發展迅速的領域行業,但是對于農村地區、民營性質企業及中小性質企業提供的信貸業務與資金偏少。這樣高度集中的信貸業務結構不利于改善國內的經濟結構,不利于國內經濟的繼續穩定發展。
1.3信貸管理機制與監控系統尚不健全
我國商業銀行對于借貸人的信譽信息尚未形成健全的完整的評級機制,也沒有健全的完善的信貸風險管理預警信息機制,無法對辦理信貸業務的企業形成 客觀地財務情況報告,缺少準確的定量及定性分析。
1.4信貸業務投放的行業領域過于集中
最近幾年,地方規劃項目由政府財政作為擔保,在短時間內不會產生較為嚴重的信貸風險。可是當前仍確定不了經濟復蘇是不是持續的,倘若地方的政府財政收入工作壓力過大,規劃項目的信貸風險也會變大。并且出現風險后就會呈現集中性敗露的形勢,在處理不良資產時還會因政策的牽制很難達到成效。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情況如下表所示。
健全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度量及管理的策略措施
2.1完善信貸風險管理體系,健全信貸崗位的責任追究機制
我國的商業銀行要實行信貸業務崗位責任追究機制并認真貫徹崗位責任制。設置關于決策人員的一般考核機制,把對信貸業務人員的管理與領導的管理進行有機統一。尤其是對存在貸款質量問題的工作人員的責任追究與責任確定方面,務必加強力度。
2.2加快建立符合國內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的度量模型
在做信貸業務風險管理前,最重要的技術工具也就是風險量化度量,通過進行全方位的量化度量商業銀行發展歷程中的風險,繼而詳細剖析商業銀行銀行的風險,在分析時通常采用組合分析法。利用信貸業務風險量化模型,能夠使商業銀行更為確切地知曉該行存在的風險,進而使銀行更好地避免與防范一系列風險。
2.2.1依據銀行特征,建設符合本行的信譽風險鑒別模型
當前時期國內還未形成高水平的信貸業務風險量化管理技術,所以應在以下兩方面對此水平進行提升,第一是學習吸收已開發且驗證成熟的內部評級系統與信譽風險模型;第二是全面剖析本行現狀,利用積累有關數據信息,建設契合本行現況的內部信譽風險鑒別模型。在建立后必須依據本行的發展狀況對模型進行適當的調整,以確保其有效的時效性與正確性。
2.2.2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進行有機統一
信貸信譽風險的鑒別模型進行剖析銀行風險時主要運用定量分析,可是卻不代表在剖析商業銀行的信譽風險時直接放棄運用定性分析,要統一運用定性與定量進行分析,使兩者共同發揮最大化得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在應用本模型做風險分析時,要重注風險本身帶有的風險。
2.3加速構建合理健全的信譽信息數據庫
國內的市場經濟發展不久,有關機制仍然處在建設時期,但是信譽信息數據則要求長時間的積累。詳細的講,要求銀行與其他利益對應者,比如車管所等構建起共享型信譽信息數據庫,所以使得有關客戶的信譽情況能夠進行整體的剖析。最后構建起以國內的上市公司為中心的信譽信息數據庫,利用這些信譽數據庫對當今的信譽風險計量模型與方式進行決定,進而促使管理技術的能力與信貸風險預測能夠增強。
2.4強化信貸業務風險的管理機制
2.4.1構建科學合理的風險信息預警體系
真正的銀行風險信息預警體系包含:信息、信息分析、中心操作、信息警報。利用以上的重要因素最終促使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進行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銀行有關的工作人員主要利用兩種形式獲取最新金融信息,也就是非實地調研與實地審查,利用有關技術對獲取來的信息展開深入剖析分析。
2.4.2嚴格管理流程,強化控制信貸業務的具體流程
當前時期,商業銀行把“查”作為了在風險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也就是貸款發放的前后要展開對應的檢查、考查和審查。經過國外的實踐使得我們得出,這項程序能夠很好地控制信貸風險。在國內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風險之中,首先要讓強化風險預防能力,其次要真正的對職務分離開來,也就是分割為審批、檢查、監督權,這樣來形成監管組織的單獨性,進而保證有關信貸業務風險管理決策的安全性。經過分散權利可以使風險進行的三查機制形成各自獨立的狀態,可以強化相互間的影響作用。
結語
信貸業務風險富有信貸業務風險回報的布局不平衡、顯著的系統特點與非系統特點、并且相關信貸業務風險的信息顯然不匹配、分析數據較難得到,綜上風險特點導致了信貸業務風險度量與管理技術的繁瑣與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