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國
摘 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日益漸長,極大程度的促進了我國在整體經濟方面的提升。因此,我國開始越發重視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來解決中小企業在實際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得中小企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由此可見,我國極其關注中小企業,并致力于解決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就談談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期為中小企業能夠更好的融資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 問題及應對策略
當前,經濟全球化正在逐步的加快,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也在逐漸的上升,使得企業間的競爭越發的激烈起來,尤其是中小企業。在中小企業相互競爭的過程中,融資問題時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阻礙,受融資難的影響,部分中小企業實現不了迅速健康的發展。并且,我國經濟體制與結構本身就存在著歷史局限性,這也是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的主要原因之一。
融資的定義
融資從廣義上講主要指的是運用各類金融工具來對金融貸款予以獲取的相關行為。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均面臨著融資難的相關問題,并且在這一問題的限制下,使得我國中小企業得不到更好的發展[1]。所以,中小企業在進行發展時需要對金融市場予以積極的探索,通過融資來推動自身企業的積極發展。
融資在狹義方面則主要指的是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需求,來對未來的金融市場予以預測,以此來選擇適合企業的金融工具為中小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作支撐。盡管中小企業在規模方面并不具備較大的優勢,但對我國的生產與貿易的發展有著舉重若輕的作用。同時,在我國市場經濟制度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的整體數量增長迅速,并逐漸成為了我國市場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增長極其有利。
中小企業的主要特征
當前,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均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使得中小企業成為了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一支中堅力量。現階段,中小企業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8%左右,極大程度的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并為社會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等[2]。因此,對中小企業的相關特征予以分析,解決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的問題,增強中小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總而言之,中小企業所具有的主要特征為以下幾點:
第一,規模劃分方面的相關標準不統一。現階段,我國企業規模種類繁多,按照企業規模可以將企業劃分為小型、中型、大型以及特大型企業。但由于領域的不同,因此不同類型的企業在規模劃分標準方面也會存在著差別。由于為了實現統一管理,因此就需要對規模劃分標準予以統一,這就需要將銷售、營業收入以及資產總額作為考察指標,來對中小企業的規模予以有效的劃分,進而更好的來管理中小企業。
第二,中小企業在適應經濟形勢變化方面的能力極強。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規模方面還相對較小,并且在經濟行為方面的風險較低,物力、人力以及財力較為集中,進而能夠有效發揮出“小而專,小而活”等相關企業優勢[3]。其次,中小企業能夠有效適應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可以為企業發展注入旺盛的活力。
第三,中小企業融資需求較高,但卻不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并且資金儲備較為薄弱,因此融資能力并不是很強,同時這也是我國中小企業所具備的主要特點,使我國中小企業得不到更好的發展。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籌資管理效率低
通常情況下,中小企業中的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的、系統的財務管理知識較為缺乏,一般都是立足于過去的經驗對企業的資金需求量進行預測的。他們尚未將系統的預測方法掌握到,不能和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合理預測資金需求。同時也不能合理選擇企業籌資的最佳時間,經常因為錯過了最佳籌資時間使企業的籌資成本增加,或是因為沒有在預定時間內把足夠的資金籌夠,從而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影響。
3.2企業融資信息不對稱,停業倒閉率高
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規模都較小,其主要是因為受到我國基本國情的影響,在成立初期財務報告也較為缺乏,公司的管理結構缺乏合理性,財務機制存在不足之處,企業的誠信度不高,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抗風險能力較弱。并且,大多數中小企業均會通過“債務重組”的方式來懸空銀行債務,進而使得銀行嚴重流失了用來投放給中小企業的信貸資產,致使銀行內部逐漸降低對一些中小企業的信任度,對于貸款變得十分謹慎。
其次,金融機構的借貸會導致中小企業的發展不穩定,企業具有較高的歇業率和倒閉率,同時中小企業缺乏較強的對抗市場波動和經濟波動的能力。據相關調查表明,三分之一的中下企業和在進入市場近兩年的時間內就從市場中退出,剩下的中小企業會在四到五年內消失。倒閉率和歇業率呈上升趨勢,進而導致金融機構在放貸的時候必須特別小心謹慎。
3.3融資途徑受限
在企業的融資過程中,其主要包括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兩個途徑。首先,站在企業內部融資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部分中小企業的資金分配盈余較少,缺乏自我累計的意識,所以導致當前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不盡如人意[4]。其次,當前國家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所采用的稅制讓中小企業失去了稅金方面的優勢;再次,提取的折舊費用過少的情況將難以滿足固定資產更新的要求;最后,由于當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資金有限,所以難以推動現代企業穩定的向前發展。通過全面分析當前企業的外部容融資情況,部分中小企業的籌資途徑較少,而且審批資金的流程較為復雜,所以在較大的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融資。
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相應對策
4.1增強中小企業改革,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素質
為了更好的解決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融資困難的問題,便需要切實解決企業在發展中的問題。通過深入改革發展體制,提升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素質和水平,以此來推動中小企業更好的融資。首先,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設置明確的產權結構,制定“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和管理科學”的制度,采用兼并、租賃和股份制形式,從而促使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優化組織。同時,政府應該加快淘汰一些發展效益較差的企業,加大對發展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其次,應該合理調整中小企業的產業和產品結構,不斷提升中小企業各項產品的科技含量,盡量創造自己獨有的品牌,以便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在市場發展中的競爭效力。在產品的服務方面,應該盡量滿足廣大市場和消費者需求;最后,應該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經營者的綜合水平,以便能夠更好的滿足現代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中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強化內部控制,不斷完善財務制度,有效提升自己的信用水平。
4.2加強信用制度建設,構建與中小企業適宜的貸款模式
首先,在現代經濟體制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市場競爭力不斷加大,所以中小企業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更好的發展,便需要合理的調整發展戰略,有效提升自己累積資金的能力,以便能夠推動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的發展;其次,應該構建完善的財務制度,進一步提高相關信息的透明度。為了進一步對新增貸款的風險予以有效控制,企業在貸款過程中應提交真實、準確的財務報表;最后,各企業應高度重視內部管理。一是要對自身產權予以明確,讓其成為在市場發展中的先決條件。另一方面應該不斷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從而逐步實現中小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的科學化和準確化。
并且,銀行應該根據中小企業在發展中的實際情況,站在宏觀的角度來制定貸款經營模式,全面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制定符合中小企業發展特點的貸款審核、授權授信、風險定價和激勵約束的經營管理制度。另外,各種中小企業應基于自身實際建立健全識別、評價與化解風險相關機制,這一做法不僅可迎合中小企業貸款需求,并且還有利于激發貸款人員主動性與積極性,以此來有效預防各貸款風險的產生。此外,中小企業還應該不斷創新貸款模式,積極創新信貸評估和抵押,盡量屏蔽當前一些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指標,采取科學合理的小額貸款方式,從而切實滿足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資金需求。
4.3拓展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首先,各地政府應為中小企業營造優質的融資環境。我們正處于資本市場經濟時代,資本市場呈現出多元化和多層次化特征,這樣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便會得到充分滿足。其次,要優化銀行貸款環境,就商業銀行來講,需結合自身業務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風險控制要求,建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信貸中小,以此來為中小企業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同時還需要適當的降低對中小企業在貸款方面的相關限制要求[5]。再次,還應組織開展各種市場調研活動,主要是指按照企業經營情況、市場競爭力和信用度等指標將其劃分為各種類型,并根據中小企業行業屬性制定不同的融資正常。并且地方政府需結合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建立一些中小企業金融機構,并設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銀行,以此來滿足中小企業對于貸款的需求。
4.4規范管理,降低融資成本
中小企業需要積極引進財務管理方面的優秀人才,并不斷對企業財務制度予以規范與完善,以此來防止中小企業出現財務管理混亂以及不規范等相關問題,這樣才能夠得到銀行的支持與信任。并且,中小企業還需要對自身形象予以改善,不斷提升信用水平,增強信息透明度與披露,以此來改善企業與銀行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同時,相關金融機構也需要對自身服務理念予以轉變,不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流程進行優化,讓信貸審批手續更為簡便,以此來提升放貸效率,并合理調整融資成本,盡可能降低資本投入量,基于企業類型的不同制定針對性、科學合理的融資計劃與成本投入計劃,使得各中小企業資金需求得以充分滿足,市場競爭力得以提高。其次,現階段民間資本借貸還并不規范,存在的隱患較多,且利率較高,需要政府部門增強對其的有效管理,使其能夠向著正規化的方向發展,這樣在未來民間資本必定會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中堅力量。
結語
總之,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已經步入高速發展時期,中小企業市場競爭日益嚴峻。在這一背景下,中小企業為了能夠生存與發展下來,應注重自身實力的提高,盡快解決好融資問題。目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的情況,不僅需要企業自身努力,還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融資難的問題,確保企業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傲洋.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商場現代化, 2015,(29):118-120.
[2]王淑芹, 孫凱寧.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企業技術開發月刊, 2015,(5):111-112.
[3]董春陽, 馬云平. 論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商場現代化, 2016,(4):232-233.
[4]于歡. 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商業經濟, 2016,(11):97-98.
[5]韓躍, 盧迪.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經營管理者, 2015,(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