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滔
摘 要:我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在提高城市公用產品的供給能力及城市公用事業效率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價格上漲、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等負面效應在民營化進程中日益激化,政府公信力及公共利益受到極大侵害。本文基于蘭州水質危機事件,從政府責任、民營化負面效應的對策等視角進行研究,以此省思我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改革。
關鍵詞: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負面效應對策
城市公用事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主要構成元素,與城市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公用事業民營化是深入發展市場經濟注定的選擇。本文基于蘭州水質危機事件,分析在城市公共事業民營化改革進程中政府的定位及責任承當、公用事業民營化改革的負面效應對策,旨在推動我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改革在新時代不斷深入。
“蘭州水質危機事件”簡述
蘭州威立雅供水有限公司是蘭州市唯一一家供水企業,在2014年4月10日,該公司出廠水及自流溝水樣被檢測出苯含量過高,造成公眾恐慌,超市的礦泉水、桶裝水遭到市民的瘋狂搶購,自來水危機由此爆發,300 多萬人受到了影響。事發后,蘭州市成立了以市長為首的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啟動了一系列的應急處置措施,經過三天的不懈努力,緊急措施于4月14日上午正式解除,自來水正常供水得以恢復。
民營化過程中政府責任缺失的具體表現
民營化主導者薩瓦斯指出“即便實行民營化,政府依然保留服務提供的責任并為此支付成本,只不過再也不直接從事生產。”詹姆斯·森德奎斯特提出“民營化的過程當中,政府的角色是不能夠替代的。”
政府監管機制不完善
環保部指出此次事件與蘭州市政府對自來水監管不力有關,尤為突出的是環境行政監管不到位。因此,為確保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的深入推進,政府應當加強監管,構建以完備的法律法規、協同配合的內部運轉體系、有效的監督機制等為核心內容的城市公用事業管束系統。
制定與實施有關法規政策的責任缺失
在蘭州水務外包過程中,蘭州市政府沒有制定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來確保實施,承包的條件和具體要求并沒有落到實處,合同也沒有明確界定雙方的職責和義務。蘭州水質危機發生后,企業并未做出積極的回應,政府也未明確企業應當承擔的職責。
信息發布機制不健全
在信息發布機制不健全方面,此事件中政府責任履行不到位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信息回應不及時和質量不佳兩方面。因此,在民營化過程中,政府要不斷完善公共危機管理的信息發布機制,及時穩定人心,提升政府公信力。
行政責任界定模糊
目前看來,蘭州市水務管理呈現出分散模糊的格局。環保局、水務局等職能部門職責不夠清晰,政府應明確管理部門的責任權限,積極厘定各單位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
政府治理存在較大欠缺
蘭州自來水污染事件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治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政府治理理念滯后導致治理能力薄弱;政府治理中未能正確處理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未能解決好公益性與營利性博弈的問題。處置公共危機事件是政府核心能力的重要體現。政府在民營化過程中,應明確自身定位,主動承擔責任,完善監管措施,健全行政問責程序機制,完善城市公用事業的政府補貼機制,改革城市公用事業政府投資的結構和方式等。
克服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負面效應的舉措
我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總體上處于起步亦或是初級階段,其間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民營化帶來的問題并不罕見。就目前情況來看,其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在政府承諾缺失、普遍服務難以保障等方面,主要原因是民營化目標模糊、對民營企業的管制過于松懈等。
細化政府在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改革中的責任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深化機構改革,形成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民營化并不意味著政府“轉嫁”負擔,在民營化進程中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
從理論上講,政府扮演的角色是簽約外包中精明的購買者、有經驗的檢查者和評估者、賦稅的有效征收者、謹慎的支出者,必須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責任、政策扶持責任、公共輿論責任等。
明確城市公用事業的監管機構及其職能
需要引入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同時成立高效率的、有法律依據的、相對獨立的監管機構。政府需切實轉變職能,從直接管理到宏觀調控。特別是在深入推進市場化過程中,必須始終在促進公共部門競爭和維護公共利益之間尋求平衡,加強民營化的程序性和科學性。
推進多元主體合作治理
為了調和沖突的公共價值觀,就必須實現政府、市場和公民社會之間基于信任基礎上的良性互動和充分溝通,將實行結果導向和共識導向的公共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并建立多個實體共同參與的合作治理模式,推動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深入發展。
結語
民營化通過將市場機制和競爭引入公共服務,力求打破公共部門對集體物品供給的壟斷,追求更高的效率、效益和更高水平的公平。公用事業民營化是一個漸進式的項目,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還需要進一步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
【參考文獻】
[1]Savas,E.S.Privatization: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M].Chatham,NJ:Chatham House,1987.
[2]饒常林.論公用事業民營化中的政府責任[J].行政法學研究,2008(03).
[3]何文盛.轉型期我國公共價值沖突的內涵辨析、機理生成與治理策略[J].南京社會科學,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