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
摘 要:基于2002年~2016年的數據,采用協整分析,對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從供給側改革的視角提出對策建議。研究結果表明:從長期來看,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和進口,分別與經濟增長存在均衡穩定的協整關系。進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正相關程度比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正相關程度更高。
關鍵詞: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經濟增長
引言
高新技術產品是以“高科技、新技術”為主導,生產制造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國家科技部修訂的《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目錄》中,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劃分成9大類,具體包括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生命科學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光電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和其它。
自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大力加強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高新技術產品的對外貿易得到快速發展,勢頭喜人。2016年,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提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實施創新驅動“5511”工程,力爭部分領域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的對外貿易能否對經濟增長產生正效應,能否成為江西省經濟的主要增長點,是亟需思考并探索的問題。
江西省高新科技產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現狀分析
到2016年底,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8364.4億元,較上年增長幅度為9.0%;人均生產總值為40106元,上升幅度為8.4%。從對外貿易來看,全省全年進出口總值上升至2643.9億元,較上年增長幅度為0.6%;出口值1966.9億元,比上年下浮4.1%;進口值677.0億元,較上年的增長比例為17.3%。
2001年12月11日,自中國正式加入WTO組織以來,江西高新技術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而且開始進入“快車道”。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額逐年增長,到2007年,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已反超進口額,貿易差額開始呈現順差。
2016年,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出現較大變動,出口值總共為293.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為8%,進口值總共252.6億元,比上年大幅增長,上升比例高達25.7%。
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
變量選擇和數據處理
本文的樣本區間選用2002年~ 2016年的年度數據。數據主要來自中國官方統計資料《江西統計年鑒》和《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各變量的具體數據及構造如下:
經濟增長總量(GDP):地區生產總值(GDP)代表經濟增長。因為年鑒中的GDP是按照當年實際價格計算的,所以歷年數據的統一口徑不一致,無法進行比較。
為解決這一困難,本文以2002 年為基期,根據可比價格計算實際GDP,將其作為被解釋變量,以消除價格因素的影響,使所得結果比較客觀準確。
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HEX)和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進口總額(HIM)分別反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作為解釋變量。
本文采用的計量軟件為EVIEWS8.0。
實證分析
單整(Integration)序列檢驗
計量經濟學要求在建模的時候,隨機變量應該是平穩的序列。因為對兩個隨機游走的非平穩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可能導致虛假荒謬的結論,容易出現“偽回歸”(Spurious Regression)現象。即變量之間實際上幾乎沒有線性關系,而檢驗結果卻出現了顯著的線性關系。
在檢驗變量的平穩性之前,先對三個變量取自然對數,這種做法可以把大間距的數據變換為小間距的數據,使它們趨于線性,轉化后的形式為LNGDP、LNHEX和LNHIM。為了驗證變量的平穩性,采用ADF(Augment Dickey-Fuller)檢驗法對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unit root test)。ADF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1。
在ADF單位根檢驗中,原假設為序列非平穩,如果ADF統計值小于不同顯著水平下的臨界值,且P越接近于0,說明接受原假設的概率越低,序列是平穩的;反之,序列非平穩。結果表明,LNGDP 、LNHEX和LNHIM在10%的顯著水平下,ADF統計值都比臨界值更大,序列是非平穩的。為了對三者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進一步的協整分析,對三個序列都進行一階差分。三個一階差分序列的ADF統計值均小于臨界值,都不存在單位根,具有平穩性,滿足協整檢驗的前提條件。
協整(Cointegration)分析
為檢驗各變量間有沒有長期的均衡關系,本文采用E-G兩步法來進行協整分析。如果LNGDP和LNHEX、LNGDP和LNHIM這兩組變量都是協整的,則兩兩之間的關系都是長期均衡的。
各變量間有無協整關系,取決于協整回歸方程的殘差序列是不是平穩的。假如殘差序列是平穩的, 那么變量之間是協整的;反之則不是協整的。對方程(1)和方程(2)提取殘差序列,對兩個殘差序列進行ADF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見表2。
如表2所示,方程(1)和方程(2)的殘差序列都平穩。從長期的協整關系來看,基于方程(1)的回歸結果可得: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總額每增長1%,江西省的GDP增長0.337804%;從方程(2)的回歸結果可得: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總額每增長1%,GDP增長0.485448%。
研究分析表明,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分別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可見,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貿易有利于經濟的快速增長。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對經濟增長的促進力度要強于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結論分析與對策建議
結論分析
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以下兩個結論:
第一,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長期的均衡關系。表明江西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方向是大有可為的,擴大高新技術產品的對外貿易能夠有效地促進經濟的長期穩步增長。過去,人們的消費動力不足,因此發展經濟重在拉動需求,在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發揮著重要作用?,F在,消費者的有效需求旺盛,消費動力充足,拉動經濟的重心不再是力圖讓更多的消費者來購買,而是從供給側的角度,依靠技術創新,致力于提供更多更優的系列產品給潛在的消費者,進而增加收入,促進經濟增長。
第二,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彈性大于出口彈性。說明進口貿易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大力引進高質量高水平的高新技術產品,通過技術的溢出效應,廣泛輻射相關產業,對經濟增長是大有裨益的。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中,附加值低、位于價值鏈末端的加工貿易仍然占據大部分,真正具有核心價值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并不多,因此,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促進效應弱于進口。在今后的發展中,應大力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對策建議
江西省高新技術產業起步較晚,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機遇和挑戰共存。供給側方面,勞動力、土地等資源、資本、技術和制度是帶動經濟增長的五大要素。為促進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發展,從而進一步實現經濟增長,基于供給側改革的視角,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夯實人才儲備基礎
人才儲備是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江西省高新技術產業的從業人員隊伍比較薄弱,有待夯實。第一,打造產學研示范中心,鼓勵高等院校與企業開展合作教學。第二,企業要積極引進高新技術人才,努力學習和消化先進技術,掌握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通過自主研發來培育本土品牌。
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從貿易結構來看,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主要依靠利潤較低的加工貿易,貿易產品的結構不均,貿易增長的動力不足。
在加快江西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的同時,可以加強國內外的科技交流和經濟合作,充分利用“引進來”的外部先進技術資源,積極消化吸收和創新國內外的高新技術成果,實現高新技術產品“走出去”。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江西省成立了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各地市先后建立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鼓勵大眾參與創業。目前,不少創業項目正在通過不同的方式積極努力地探索新技術、新產品,不管是自主專利還是技術轉讓,應盡量給予它們好政策和好環境。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基于工匠精神的青年教師成長路徑及政策支持體系研究——以江西高職院校為例”(項目編號:17YB320)
(作者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 胡鞍鋼,周紹杰,任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
[2] 郭雁,田飛.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 2016(02).
[3] 李婷,程寶棟,范君寰.北京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實證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