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 董宇萌
摘 要:從2013年國家頒布成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簡稱自貿區)以來,上海成為我們國家經濟體制向前發展推動的帶頭者。本論文通過探討上海自貿區近幾年發展給上海帶來的影響,尋求自貿區未來更多的突破點,實現自貿區建設帶動經濟自由化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自貿區;經濟;自由化
自貿區所展現出的功能
自貿區的內涵通常是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者更多地區,通過簽訂相應的貿易協定,取消了部分貨物的關稅,取消了一些關稅壁壘,加大了市場的準入開放,能夠使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相關達到自由流動共同促進發展。
在設立的自貿區內,國外的輪船可以自由進出,取消了進口關稅,對貨物的管制相對放松,體現出國家對外開放的延伸功能。自貿區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加大了出口企業的發展,允許有更多的資金注入成立比較大的企業,同時一些金融機構在各國之間簽署協議共同成立。此外自貿區對于一些協議之外的國家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性,也起到了協議國家相互保護、增進各個成員國相互經濟增長的功能作用。
自貿區給上海帶來的影響分析
自貿區的成立可能會導致一定的經濟風險
上海成立自貿區其主旨是實現金融資本自由化。從國際金融政策來看,首先美國放棄了寬松的量化貨幣政策,這會使上海很多資本流出國內,而且國際上也會有大量的資產在上海進行轉移,這是金融自由化帶來的直接效果。這也使得上海的實體經濟虛擬化加劇,會有產能過剩的效果,所以上海自貿區成立之初其原有的金融體制可能會被國際上大量的資本所套牢,成為很多資本市場大規模套現的適用地,因此上海經濟有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
自貿區成立給上海帶來的經濟正面影響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上海自貿區運行的三年時間里,其貿易領域以及互聯網金融方面都得到了積極的推動?,F在上海已經對稅收采取放寬政策,對外匯的使用也有相應的優惠與扶持,更有利于跨國公司金融機構在上海注冊營業,金融自由化會推動上海金融以及一些保險公司的成立,其中保險公司會解決上海貿易區金融支持的安全問題。隨著貿易區項目的不斷增加,政府優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上海將有望成為貿易以及相關購物零關稅的自由港口,在金融自由化的引領下,將會有更多的生產制造、貿易以及倉儲物流行業快速的發展,并加快整體上海以及中國的產業經濟的升級。
自貿區對政治體制帶來的影響
自貿區在上海的建立必須有完整的制度,為規范這種制度要與國際相接軌,實現貿易金融等領域的規范管理。一直以來我們國家對于經濟的管理模式是采取行政審批相關的制度,但是自貿區的設置使得上海貿易金融等管理逐步與國際接軌,審批方案也發生改變,不斷遵循國外其自由化的理念模式。這種政治體制的改革能促進上海自由貿易向經濟新方向發展,推動政治理念向更民主更開放的方向發展。
上海自貿區未來發展方式
(一)自貿區發展規則與國際接軌
當前要采取自貿區對外開放,對內加速發展產業鏈的原則,加快其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使得經濟快速轉型,有助于產業鏈的完整和風險的減少。在整個改革過程當中主要增強的是自主創新的能力,在自主核心能力的創新同時,自貿區主要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又在其體制管理上形成新的規則,要與國際貿易其慣例相接軌。只有不斷修改自貿區的政策相關規則,才能與國際慣例相接軌形成新的貿易協定,逐步將自貿區變成世界經濟體公認的自由港。
自貿區金融市場更加開放
自貿區的建設其中主要一條就是金融市場的自由化改革。這里包括匯率市場化、人民幣自由化以及金融相關產品創新,因此上海自貿區未來的金融市場更加得開放。同時資源配置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會有更多的大宗商品融資以及現金管理、基金公司等服務需求在上海自貿區進行交易。有更多的跨國總公司將在自貿區成立融資機構,擁有大量的現金以及相配套的產品在自貿區當中形成一定的產業鏈,會有全球性的調撥融資以及有更多的金融服務相關需求,離岸金融也隨之得到創新和發展。在上海自貿區需要有更多的企業,利用境內與境外的不同資源,實現跨境融資的自由化,會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頻率。在融資和離岸業務當中,同時包括一些保險業務將使離岸人民幣發展迅速。未來自貿區人民幣自由兌換、利率化市場定價更加便利,可以使更多的利率產品衍生交易與證券化產品創新速度加快。接下來自貿區會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延伸,建立全球人民幣清算系統,能夠鞏固我國利率化市場當中的基準地位,在上海更多的交易中使用。從2016年以后人民幣在貿易、投資等更多領域廣泛使用,能夠推進境外的直接投資試點,發展人民幣在離岸金融當中豐富更多的金融產品,更容易拓展全球金融市場。
自貿區未來逐漸取消對信息相關服務業技術的管控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尤其全球經濟都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服務產業,逐步成為全球經濟的新支撐點。未來自由貿易將全面取消對于軟件、信息、傳導以及相關的信息技術服務業相關的管控措施。因此自貿區為了適應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按照一定的步驟,從農業、制造業、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逐步的進行削弱限制和管控?,F階段以上產業都要跟信息技術服務業相關聯,主要消除這種限制并不是完全保護本國的信息服務產業,而是避免未來經濟自由化的走勢發生偏向。自貿區未來更注重服務,但是要穩妥的方式進行放松管控,對于制造業自貿區也要保護本地勞動者的權益,對于密集型的制造業要進行一定的限制,對于技術密集型可以逐步的放開,這都能體現出自貿區其市場自由度的開放理念。
自貿區未來將成為特別行政區域
上海自貿區到2016年已經運行三年,在運行過程當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在實際運行當中卻遭到了政治因素、經濟因素以及傳統意識形態的阻力。所以國家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全力發展自貿區,使市場變得自由化的主題方針最終目的沒有變,還是要實現自貿區的升級改造,其未來的目標是變為特別行政區,在這個特別行政區當中順應了我們國家國內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時將與國際經濟的發展態勢相結合,建立一個更加公平自由有創新意識的市場環境。因為我們國家各個城市之間發展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上海自貿區為先行試點不斷的摸索經驗,使得我們國家在未來的自貿區發展能夠打造出更加健康持續的良好范例,是我們國家一次經濟、政治上的制度創新與突破。
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的建立,順應了我國目前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中的發展形勢,要真正建立一個公平、自由、創新的市場環境,我國需要找到一個突破口然后將成功的經驗復制。由于目前中國不同區域之間發展水平還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條件較為成熟的地區先行試點,對于探索經驗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義,對我國經濟健康、繁榮、持續的發展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設立上海自貿區不僅有助于促進貿易活動更能加速要素流動,而且能夠推動政府轉變職能,釋放改革效益帶動全國改革進程。
建設上海自貿區意味著中國改革又前進了一大步。但后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上海自貿區建設中還要注意對相關風險的防范,特別是要注意防范制度套利和監管套利問題,防止資金非法在自貿區內外流動擾動經濟的正常運行。雖然以后也會有許多困難與挑戰,但從現實結果來看畢竟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這次經濟上的改革一定會引領中國經濟的新發展,更希望能出現經濟上的“一國兩制”可以使中國經濟走上更高的一個臺階,引領中國經濟新的發展,為中國經濟新一輪的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