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濤 沈永勤 范文英 黃雅倩
【摘 要】 目的:通過對銀質針導熱療法和常規取穴針刺法的療效差異比較,觀察銀質針導熱療法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以銀質針治療;對照組以毫針刺入穴位治療,比較其結果。結果:2組患者VAS評分、ODI評分較治療前均有下降(P<0.05);治療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組OD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觀察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銀質針溫針灸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療效顯著。
【關鍵詞】銀質針導熱療法;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2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由于第三腰椎橫突周圍組織的損傷,使局部發生炎性腫脹、充血、滲出等病理變化,從而引起的附著于橫突周圍的軟組織出現疤痕粘連、筋膜增厚、肌腱攣縮,造成慢性腰痛,出現以第三腰椎橫突處明顯壓痛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可影響鄰近的肌肉、筋膜、神經纖維,故常伴有下肢疼痛。本病多見于青壯年,尤以體力勞動者常見[1]。根據國內學者研究[2],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發病率高且屬于難治愈的腰痛病之一。陸氏銀質針由陸云響所創,其具有改善局部循環及血流供應[3]、消除局部炎癥反應、解除肌肉筋攣、促進組織修復[9]等作用。為了對比銀質針與毫針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的療效差異,我們進行了此項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來青海省中醫院針推康復疼痛科門診就診的確診為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患者4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銀質針治療組20例和毫針對照組20例。其中銀質針治療組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齡23-47歲,平均34.2歲;毫針對照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齡21-48歲,平均35.1歲。2組的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納入標準 (1)確診為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即: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年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符合以下條件:①有突然彎腰扭傷、長期慢性勞損或腰部受涼史。②多見于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③一側慢性腰痛、早起或彎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難,有時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④第三腰椎橫突處壓痛明顯,并可觸及條索狀硬結。⑤線攝片可示有第三腰椎橫突過長或左右不對稱能夠按計劃療程堅持治療者。(2)并配合本課題研究者;(3)年齡在18—48周歲;治療期間未使用其他方法治療者。
1.5 排除標準 不符合診斷標準者;不能堅持治療,影響資料收集和療效評價者;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急性期,伴有血象異常或發熱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
1.6 治療方法
1.6.1 銀質針治療組
患者俯臥位,以第三腰椎橫突壓痛點為中心范圍1cm取3-5個壓痛點,常規消毒,將銀質針刺入皮下針尖抵達第三腰椎橫突,針柄連接銀質針導熱巡檢儀(上海曙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型號YRX-1A),將溫度調至100℃加熱20分鐘,治療完畢后關掉總開關,待銀質針冷卻后,取下加熱探頭,拔出銀針,無菌棉簽壓迫止血。每2周治療一次,兩次為一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
1.6.2 毫針對照組
選穴:阿是穴、腰1-腰5夾脊穴、腎俞、大腸俞、委中、環跳。
隨證配穴:外邪侵襲加風府、腰陽關;氣滯血瘀加膈俞、次髎;腎虧體虛加命門、太溪。
操作方法:選取直徑為的0.35mm的1.5寸和3寸毫針備用,患者取俯臥位,常規消毒后在各個穴位上快速直刺進針行提插捻轉法,得氣后持續加強針感,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然后將TDP放置在針刺部位,留針30min每隔10分鐘行針一次,治療完畢后將毫針取出用無菌棉簽壓迫止血。治療每日一次,每10次為一個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
1.7 觀察指標
1.7.1 腰部疼痛評分:采用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監制的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來評測患者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的疼痛程度,0代表無痛,10代表最痛,根據評分進行統計學分析。
1.7.2 腰部功能活動變化: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來評測患者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的腰部功能活動變化程度并將得分進行統計學分析。
1.7.3 療效判定: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1994年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療效標準如下: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復;好轉:腰痛減輕,活動功能基本恢復,勞累后仍覺疼痛不適;未愈:腰痛無明顯減輕,活動受限。
1.8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行進行統計檢驗,治療前后的VAS評分以及ODI評分以均數±標準差()表示,以配對t檢驗比較治療前后各變量,臨床療效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療程、治療2療程的VAS評分情況。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療程、治療2療程的ODI評分情況。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療程、治療2療程的療效情況。
3 討論
本文中患者經過銀質針導熱療法治療后,疼痛癥狀明顯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明顯恢復、療效明顯優于普通毫針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由于治療組患者接受治療的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因此患者所受痛苦較對照組小、接受度較對照組高。綜上所述,銀質針導熱療法對于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在治療過程中有療程短、起效快、副作用小、安全系數高、費用低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銀質針導熱療法的遠期療效尚不明確,還需我們進行大樣本、多中心研究。
參考文獻
李淋,杜智勇,馬光輝,等.銀質針熱灸療法治療腰腿痛的臨床觀察[J] .河北醫藥,2002,24 (2):144-145.
韓艷久,劉國輝,歐陽柳等. 緩釋的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對于水凝膠中內皮祖細胞集落形成單位的影響[J] .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15,19 (1):1-6.
羅玉明,鄭維逢.骨關節炎與細胞因子TNF-α、IL-6關系的研究進展[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 (2):326-327.
謝財忠,劉蓓蓓.銀質針肌肉導熱療法對跟腱末端病大鼠白細胞介素-6表達的影響[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29 (11):1079-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