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梅
【摘 要】通過使用超新學習通,解決內科護理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一些問題,利用超星學習通的移動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加了課堂參與度,對教學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移動教學 內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它包括疾病預防、治療、護理、康復等知識,內容體系整體性強、理論性強、專業性強。該課程與臨床護理學的實踐有密切的聯系,在臨床護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才的關鍵課程之一。
內科護理學包涵呼吸、循環、消化、泌尿、神經、血 液、內分泌7大系統的疾病護理,涉及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病原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理學、 病理學藥理學及中醫中藥等相關知識,我校高職護理學生進校時文化基礎薄弱,而傳統教學手段,枯燥乏味,使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產生惰性。加之我校高職學生未參與過臨床見習,對實踐學習缺乏感性認識。另外,我發起的微信不記名調查發現每個班約有60% 的學生在課堂上時不時地偷偷看手機,或者整節課都在玩智能手機,沉迷手機情況嚴重,課中課后都沒有認真聽講。以上問題都導致內科護理教學最終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基于此情況,本文提出借助超星移動教學平臺改革內科護理教學模式,提升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本方案具體實施如下:
(一)利用該平臺,教師創建包涵內科護理課程和該課程的具體班級的教學空間,從而進行教學資源建設和課程的教學管理 。學生在手機上下載并安裝超星學習通APP后,通過教師提供的班級邀請碼進入該空間。課前一周左右,教師盡可能多的收集COPD的相關學習材料上傳至學習通云盤,同時制作COPD病人的護理的課件,講稿,教案并上傳至學習通資料內,利用學習通通知功能下達預習任務。以問題為中心布置課前預習,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如“COPD的病因發病機制是什么?COPD與慢性支氣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關系是什么?如何診斷COPD?COPD治療的本和標分別是什么?”學生根據教師通知下發的學習任務,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并在班級群提出自己的疑問,討論并完成預習任務,通過軟件,教師還可以通過圖表看到哪些學生參與討論及次數,課前就了解學生預習情況,為課堂教學環節做好準備。
(二)課堂教學,完成合作學習。
1.通過學習通APP完成簽到,特別是大班教學教師可快速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節省課堂時間。
2.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給每位學生加平時分,沒有參與討論,或者沒有主動預習的同學將被酌情扣分。
3.進入課堂教學,結合多媒體課件、板書對知識重難點進行著重分析和講解,講解COPD病因發病機制時,通過超星學習通讓學生觀看肺部正常和長期吸煙導致肺部病變時通氣換氣動畫,動畫直觀形象,學生很容易理解。又如講解臨床表現時,讓學生觀看真實病人體格檢查視頻,病人典型桶狀胸,再通過搶答、選人的方式讓學生總結歸納COPD視觸叩聽的內容,變被動為主動學習,教師講解肺功能,影像學等輔助檢查,然后學習通發起小組討論,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與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入臨床案例,讓學生提出護理診斷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
(三)課后反思提升,完成考核評價。
1.課后,教師在對教學過程反思的基礎上,讓學生以小組角色扮演形式完成病人健康指導尤其是呼吸功能鍛煉指導,拍成視頻,上傳至學習通班級群,學生互相點評,教師參與點評,根據優劣情況給每組學生加平時分。
2.選取歷年護士證關于COPD的真題,配備答案和詳細真題解析上傳至學習通平臺作為課后作業,學生在規定時間完成后可查看作業批閱情況和題目答案解析,學生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利用平臺向老師請教,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
3.教師在學習通發放課堂滿意度調查問卷,實現師生互評,教師收集學生反饋信息后統計分析,反思教學并改進。
討論
筆者以本校15高職護理2班為試點班級,通過超星學習通使用,對比如下:
1.手機移動終端學習通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剛開始學生不太接受,原因是對學習通軟件使用不熟悉。隨著使用的深入,學生發現學習通實現了教學資源師生共享,學生再也不擔心課堂上因記筆記速度慢而忽視了教師的講解,可以全身心聽課,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2.播放高質量的動畫視頻更通俗易懂。學生對知識點容易掌握,同時學生可以領略到國內外重點醫學院校教師教學風采,提高學習興趣。
3.學習通改變以往考核方式,軟件把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情況都自動記錄下來并且統計,算入最后成績考核。讓學生明白通過臨時抱佛腳來提高成績是不可能的,平時就要積極學習。
4.彌補臨床實踐短板,教師收集臨床診療視頻,并以臨床典型的工作任務驅動教學,貼近臨床需求,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到主動獲取知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討論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超星學習通的移動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平時注重學習,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教師課前大量收集資料,擴展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參考文獻
陳興強,高鈺琳,蔡少蓮.基于Moodle平臺的移動教學模式在急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7):1105-1107.
譚春苗,周向東,陳曉梅, 等.基于醫護合作的移動教學模式對護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8):65-68.
孫麗梅,邱雪杉,張清富, 等.以微課為載體移動學習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8,(4):570-574.
蘇妮娜,宋璠.基于Android系統的地質認識實習移動教學平臺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8):202-205,220.
楊娟.信息化校園中移動教學系統的開發及應用[J].卷宗,2018,(27):142.
王智明,劉楠楠,張新悅, 等.將口腔頜面外科教學移動到你的“群聊”和“朋友圈”——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移動教學法[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4):601-603.
魏鄖華,劉靜.高職移動教學現狀調研報告研究及對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2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