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琦
【摘 要】:自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以來,醫療器械檢驗機構規范化工作,得到了很大的重視。保障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是醫療器械檢驗機構的主要工作,同時,它也相當重要,但在實際的醫療器械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因素影響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本文就影響檢驗機構檢測數據的因素進行分析,試通過發現檢測過程中的問題,并加以分析以便于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改進措施。
【關鍵詞】:醫療器械;檢驗機構;檢測數據;準確性;因素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隨著我國高科技產業的迅速發展,醫療器械也在更新換代,各種醫療設備的出現,讓醫療器械檢驗機構面臨更多的挑戰,他們需要不斷提高檢測水平以達到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同時,社會水平的發展也催促著檢測水平的提高,現在,是否擁有良好的檢測水準,將直接關系到一個檢驗機構的未來發展狀況。當然,在現實檢測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會更多,但只有找出這些問題的存在因素,才能真正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使醫療器械檢驗機構更值得人們信賴。
一 檢測數據不準確的主要原因
(一) 檢測人員的技術
由于我國醫療標準的提升,醫療企業選取人才的標準也在相應提高,我國醫療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斷減少。人員的匱乏、技術人員的缺失已成為很多醫療器械檢驗機構的普遍難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在職的檢測人員技術仍然存在缺陷,技藝不精,不能對檢測數據準確把控,一味依靠機械所出的最終結果,難以發現檢測過程中存在的疏漏,又不勤加練習,對檢測流程不抱有認真的態度,造成技術水平逐漸下降[1]。
(二) 醫療器械的多樣性
目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帶來了許多先進的醫療器械,這些醫療器械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了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但另一方面,這些新型產品的出現,因為我國資源、技術的有限性,難以判斷新型醫療檢測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而在老器械的使用方面,不同的檢測人員有不同的檢測方法和標準,多樣化的器械設備存在不同的檢測標準,導致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存在一定的質疑[3]。
監管人員的素質
監管人員在對醫療器械檢驗機構進行檢查時,所要檢查的項目比較繁多,器械比較復雜,難免一些監管人員會疏于職守,忽視抽查過期的無源醫療器械的存在,檢測流程只關注外在形式,忽略核實病床、繃帶、聽診器等無源器械的數量和質量。監管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不高,無視資源浪費,對技術人員的誠信度和辦事自覺性不加以考究,不能盡其所能地糾正檢驗機構的檢測數據,致使許多檢驗機構的檢測人員對自身工作持松懈狀態,影響檢測結果。
標記不清
存在許多一次性的無源醫療器械,在規格和型號方面只存在細小的差別,而一些技術人員在進行分類時,用模糊的表述方式標記器械,對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結構組成、適用范圍等的標記存在一定的質疑,與實際的器械情況存在差異,導致其他技術人員混淆相關的器械,難以進行正確的器械存留決策,導致檢測結果不正確。
二 醫療器械檢驗機構的應對措施
(一) 設立器械檢測標準
認識到檢測方法都是經過理論和經驗得來的,對檢測人員要時刻加以正確的指導,以統一的器械檢測標準為基礎,確定一致的檢驗方法,專業人員在進行技術交流時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總結一套適合大多數檢測人員學習的檢測方案,對普通的檢測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
(二) 多層監督機制
除了結構外部監管人員對醫療器械進行飛行檢查外,機構內部也要建立相應的監管機制,以強有力的管理手段保障檢測結果。對于剛剛起步的醫療器械檢測機構來說,規模小、人力資源有限,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內部檢測人員,對這些人員進行技術監督的相關培訓,避免一些問題及器械故障所帶來的危害。
(三) 檢測結果校驗
對于醫療器械需要要求出售單位給出相關的合格證明,在存放方面要根據器械性能的要求,進行分類管理,對于樣品要注重質量驗收,多次無菌、無熱原地檢查樣品的真實性,對抽樣樣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以及相關要求的證明,進行逐一檢查,對整件商品進行不同階段的抽樣,并對抽樣后的樣品進行標記,對于相關檢測要進行復核校驗,在確保各項檢查、驗收合格后,再進行復原封箱。真實可靠地保障檢測流程不出差錯,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分類管理
不同醫療器械需要醫療檢驗機構對其進行區別管理。對于具有極高風險的醫療器械產品,在投入使用前期必須完成抽樣檢測,并對相應的器械采取備案操作,檢測合格后,在醫療機構檢測過程中急需這類器械時才可進行試用;對于高風險的醫療器械,可以事先對風險進行預測,預估風險是否在醫療檢驗機構的掌控范圍內,在進行一系列的使用效益比較后,對于那些不懼風險或風險相對可控的醫療器械,可以在檢測結果尚未出來前先進行檢測的運用。
嚴格守法
要想進一步做大做強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就需要在國家完善相應政策的基礎上,要求醫療人員嚴格地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醫療機構中的管理部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統一的管理制度,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對相應的體系規劃、職能要求、認可標準所設定的范圍都應落實到位。根據法律規定,本著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組建若干跨區域檢測集團,使各醫療器械檢測機構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進行實質性的整合交流,不斷地完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的規模和實質效用,對空白檢驗領域適當補充,提高檢測項目的有效性和準確性,確保檢測人員對檢測項目擁有預評價和確認的能力。
創新結構布局
優化機構的布局結構,創新醫療體制機制,簡化就醫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實現病人無家屬、無押金,也可直接進行檢測的人性化服務流程,達到系統內和系統間的結果互認,共同維護我國醫療檢測器械檢測的公正性、準確性和科學性,提高我國醫療機械檢測水平,實現科學監管和效能監管。
結束語
醫療檢驗機構的存在至關重要,就拿前段時間發生的百白破疫苗事件而言,假如檢測數據這個環節并沒有處理好的話,又將有一批兒童接種無效的疫苗,一些病狀不被預防和察覺,不僅使人們放置醫療的錢財付之東流,對本國醫療診斷機構缺乏信任,加大醫患矛盾,還會助長不法人員的氣焰,繼續制假售假,從中謀利,導致這種不良行為進一步惡化,嚴重的將影響人們的性命。總之,我國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要時刻加強警惕,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及時處理好相應的措施,把最為精確的檢測數據傳遞給廣大人民。
參考文獻
郎濤.醫療器械檢驗機構檢驗檢測數據準確性探析[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8(11):35-36.
朱毅忠,李赟.影響醫療器械檢驗機構檢測數據準確性的因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0):7920.
江春萍.檢測數據準確性影響因素在醫療器械檢驗機構的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