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春
摘 要:自媒體時代,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受到智能終端設備所搭載的自媒體平臺的較大影響,如何利用自媒體來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效果,正在被更多的人所關注。通過分析自媒體時代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析得出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自媒體;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對策
伴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微小型、便攜式網絡終端不斷地得到普及,植根于智能網絡終端的微信、微博、博客、BBS網絡論壇等擁有自主、交互、多樣、平等性等特點的自媒體平臺也逐漸成為現代社會生活中獲取信息的主流陣地,個體力量在信息傳播中的效能得到了空前的展現和釋放,以至于學界和民眾皆發出“自媒體時代”來臨的感嘆。與傳統渠道不同的是,網絡自媒體雖然使信息獲取變得更加便捷,且憑借智能終端的科技感、人機交互的新穎性獲得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喜愛,但由于缺乏監管,自媒體所發布的信息不僅良莠不齊且部分夾雜著安于享受、奢靡拜金甚至違法反動的言論和思想,影響著當代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如何面對自媒體給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是教育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自媒體時代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機遇
(一)提升了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能動性
自媒體憑借自主性、交互性、多樣性、平等性等特點,打破了信息在通過傳統媒介向社會傳播過程中所存在的成本較高、技術復雜、審核嚴格等諸多壁壘,使得網絡信息的接收者通過智能終端可隨時、隨地變身為傳播者。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讓圖書館工作人員不論身在何處,只要手持智能終端即可自由瀏覽大量由實施者發布的蘊含正能量、傳播核心價值觀的影像,形成比書面文字更為鮮明清晰的視覺印象,提升記憶效果;可自主學習并分享、傳播、發布大量的時事政治、思想理論等資料,改變了機械的填鴨式教育方法,圖書館工作人員在瀏覽上述內容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觀點,從而促進其實現自主學習,真正讓中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
(二)提高了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時效性
諸多重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事件為圖書館工作人員以及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資源。自媒體時代重大事件的信息傳播速度極快。而在此過程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者在獲悉事件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即向圖書館工作人員傳遞與其相關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內容,可使圖書館工作人員在了解時事信息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提升理論與時事的聯結度。整合后可及時在自媒體平臺發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搶得先機、引領輿論,為圖書館工作人員及時提供信息,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時效性。
二、自媒體時代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不良信息影響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道德觀念
由于自媒體信息有著發布成本較低、技術簡單、審核寬松等技術優勢,使得其平臺內信息類型豐富、容量巨大。但是由于受發布者文化程度、行為動機、利益鎖鏈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其所發布的內容也良莠不齊,且部分夾雜著貪圖享受、奢靡攀比、虛假“雞湯”甚至違法犯罪的言論和思想。當圖書館工作人員手持智能終端隨意瀏覽自媒體平臺內容時,面對披著名實不副、嘩眾取寵標題這層外衣的不良信息,圖書館工作人員通常出于好奇而進行點擊瀏覽。在這些不良信息面前,如不能正確引導,讀取不良信息潛在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有可能使得圖書館工作人員這張本應由他們用陽光、活潑、積極、健康的正能量書寫的畫卷遭到污染,本應理性思考的他們有可能變得墮落、沉淪。
(二)自媒體熱潮可能讓圖書館工作人員患上了“網絡疾病”
自媒體時代許多圖書館工作人員都選擇各種新媒體進行交流溝通和聯系,導致圖書館工作人員在現實生活中的交流能力變弱,排斥面對面的交流,心靈孤獨成為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一種常態。現實世界和虛擬平臺終究有很大的差距,圖書館工作人員在現實的交流和交往中,難免遇到問題,這些問題容易讓圖書館工作人員體驗到交往失敗的挫敗,帶來心情沮喪、缺乏自信、心理壓力過重等心理問題。此外,自媒體的出現還誕生了特有的“宅”文化。宅在家里,動一動手指,便可知曉天下事,了解自己想獲取的各種信息,便可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但是真正的認知是必須從實踐中得來的。這種輕松便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卻弱化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實踐能力,可能使得圖書館工作人員成為“知識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三、自媒體時代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對策
(一)回歸自媒體本質,協助圖書館工作人員擺脫“便攜智能設備依賴”
道德與法治工作者引導圖書館工作人員重新給便攜智能設備定位,強調它所承載的自媒體平臺更多的是輔助學習的“工具”,而不是“電子老師”。讓圖書館工作人員以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自媒體平臺,從內心把它當成是一個工具來看,而不是一種精神依賴品。具體說來,就是需要用自媒體去查找資料、交流溝通的時候,再去使用便攜智能設備;不用的時候,應當把它“束之高閣”,就像我們身體需要的時候才去喝水,而不是隨時隨地保持喝水狀態。
(二)凝聚思想、整合資源,打造專業自媒體道德與法治隊伍
自媒體相關道德與法治工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關系到道德與法治理論教育效果的提升,關系到圖書館工作人員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我們應當由基層部門牽頭,由各地區分別進行自媒體相關道德與法治工作的形勢研討會、學術交流會,自上而下形成統一共識并凝聚思想,提高與自媒體相關的道德與法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理論課中形成自媒體時代道德與法治工作亟待改革的意識氛圍。
總之,在新時期,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抓住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機遇,勇于迎接挑戰,抵制自媒體的不良誘惑,著力于打造一支專業性強的自媒體道德與法治隊伍。
參考文獻:
[1]曹素鋒.淺析中學圖書管理員應具備的素質[J].當代教研論叢,2014(7).
[2]程秀芳.中學圖書管理員素質提升實踐與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5(27).
[3]呂霞,葉青.圖書管理員職業倦怠及其應對策略探究[J].辦公室業務,2015(2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