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蔓莉
摘 要:中考語文復習知識點繁多,文言文更是瑣碎,很多學生一談到文言文復習就害怕。因為花了很多時間去背誦、去做題,考試出來的結果總是令人不太滿意。那么如何在短暫的時間里讓文言文復習更加高效,這是每教一屆學生都在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中考;文言文;復習;高效;方法
中考語文復習知識點繁多,如何在短暫的時間里讓文言文復習更加高效,這是每教一屆學生都在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讓文言文復習行之有效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背誦是成功的基石
人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也是如此。學生三年學習的文言文,如今兩三個月就要讓他們?nèi)跁炌ǎ蝿樟看_實很大。只有抓住讀、背這一根基才可以讓文言文復習枝繁葉茂。讀背可以激發(fā)學生固有的記憶,讓以往所學的知識點重新浮現(xiàn)在腦海中。雖然初三時間很緊,我們還是應該擠時間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在讀背中搜索記憶,給下一步復習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比如復習《陋室銘》時,首先讓學生背誦這篇小的短文,在背的時候?qū)W生自然會聯(lián)想到描寫陋室環(huán)境的句子,而這篇文言文恰恰就要掌握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和所涉及的三個方面內(nèi)容。所以背誦就像給泉水注入了原動力,帶動一切波紋涌蕩起來。
二、默寫是通向成功的橋梁
有讀就有默,大腦中的記憶用心記錄下來,能讓知識點更加牢固。在默寫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自查,畢竟中考是要考古文默寫的。如果在這一塊失分未免有些可惜。個人覺得中考考綱要求學生掌握的文言文最好在文章梳理前讓學生“裸默”一遍。我所謂的“裸默”就是不看書,就憑印象默寫,找出自己不會的地方。比如很多學生在第一次默寫《愛蓮說》時總喜歡將“濯清漣而不妖”的“漣”寫成“蓮花”的“蓮”。憑記憶默寫錯的地方就是學生記憶丟失的地方,往往也是考試出錯的地方。一般情況下,文言文第一遍自查默寫我會讓學生在書上用紅筆標出自己出錯的地方,這樣在看第二遍的時候,任務量就減輕不少,側重看自己出錯的地方就行了。
三、板塊梳理不可少
我覺得文言文復習就像燉一鍋美味的羹,切不可心急,在背誦默寫的基礎上,讓學生準備一個軟抄本,逐字逐條翻譯是必要的,然后用紅筆在第一次默寫的原文上給重點的字詞加點,加點后進行翻譯,翻譯時選中考真題給學生進行范文講解。如果仔細觀察真題你會發(fā)現(xiàn)文言文字詞的解釋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見下面一個例子,這是2013年安徽中考真題,考查的是《三峽》。
第一項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以下幾個詞語:
略無缺出: 通“缺”,斷缺
沿溯阻絕: 逆流而上
則素湍綠潭: 白色的
屬引凄異: 連續(xù)
故漁者歌曰: 所以
安徽省的中考試題中,一般選擇解釋的詞語大多在現(xiàn)代文中還是有活力的詞。它會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和“詞類活用”幾個方面考查。可以在復習的時候傾向這些詞語。在解釋一些詞語的時候要在把握本義的基礎上適當聯(lián)系文本進行遷移,也就是要符合句子的語境義。
解釋詞語之后就是一些關鍵的句子,這些句子往往富有詩意,讀起來朗朗上口,或是一些生命力特強的句子,也就是說聯(lián)系這些句子能夠理解文章的核心內(nèi)容、主旨或是文本中主人公的性格等。在翻譯這些句子的時候可以運用《傷仲永》這課課后練習所介紹的“古文翻譯六法”來翻譯,即“留”“換”“補”“增”“刪”“調(diào)”。一般情況下以直接翻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的時候還是要做到“興”“雅”“達”三原則。比如:“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就以直譯為主;“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就需要自己根據(jù)語境添加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使句子翻譯更加合理化。
四、思維導圖喚醒沉睡的記憶
在復習了詞語和句子后,文章內(nèi)容的梳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光是做題,時間一長學生必然會忘記。而且時間久了,他們會將一些課文內(nèi)容混淆,自己做完習題后還認為是對的,很難察覺到錯誤之處。個人覺得用思維導圖將文章的內(nèi)容畫出來,自己在腦子里搭建一幅圖畫,這樣能事半功倍。舉《曹劌論戰(zhàn)》一例:
這樣看來有了思維導圖后,整篇文章學生就能跳出來縱觀全局。時間再長,一幅圖在腦子里幫助搜索記憶總比死記硬背來得強。
五、類復習法的重要性
仔細觀察考題就會發(fā)現(xiàn)安徽中考近幾年偏向于比較閱讀,從課內(nèi)比較閱讀漸漸變?yōu)檎n內(nèi)與課外相似小短文比較。如果復習的時候還是一篇一篇地復習,不給學生總結出文章之間的相似點,那么學生很可能會失分嚴重。這就需要我們給學生找出相似的文章,然后從內(nèi)容、情感、主題、寫法上區(qū)分出文章之間的共同特點和不同特點。
今年中考復習,我仔細閱讀大綱并結合前幾年文言文閱讀考查情況,將文言文劃成幾個梯隊。我將《出師表》《鄒忌諷齊王納諫》《送東陽馬生序》放在一類復習,因為這三篇文章都有一個相似的考點就是勸說。任何兩篇在考查的時候都可以問主人公勸說的方式有何不同。又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這三篇屬于游記類,三篇文章的作者經(jīng)歷也是一個可以考查的點。把這類類型相似的文章放一起,復習的時候能更好地有的放矢。
文言文的復習方式有很多,細細品味復習也是有內(nèi)在生命的。如果一味地死記硬背就會失去學習文言文的意義,也會給復習帶來很大的困惑。在背誦基礎上找出出題的規(guī)律,有方向地進行復習。復習的時候如果能在背誦、默寫的基礎上運用板塊梳理、思維導圖和類復習法則更加有效。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