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政權
作為餐飲行業的重要構成部分,大眾餐飲不僅能夠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服務,而且是一個比較經濟且實惠的餐飲形式。2012年開始,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八項規定,餐飲業收到了一定的影響。我國餐飲業增長速度逐步減緩,整體呈下滑趨勢。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哲學中提出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八項規定對于大眾餐飲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大眾餐飲經營特點
所謂大眾餐飲,是指簡單而便利、經濟且快捷、被民眾廣泛接受、大眾化的餐飲服務。大眾餐飲屬于中低檔餐飲服務的范疇,面向的消費者也是偏中低收入收評范疇的,提供的餐飲形式包括早餐或者快餐,或者家常菜等。無論餐飲類型如何,能被廣泛認可認同的餐飲就屬于大眾餐飲的范疇。大眾餐飲不僅僅是餐飲,而是一種傳統、簡單、經濟快捷的大眾飲食分化形式。
大眾餐飲機遇及挑戰探究
大眾餐飲所面臨的發展機遇。
1.餐飲行業的整體回暖
作為國民經濟中增長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餐飲業成了中國服務業中的支柱產業,成為拉動內需、繁榮市場、安排就業、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生力軍。社會經濟轉型之后,我國整體餐飲業經過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不僅是在市場結構上實施了改革,經營模式也實施了創新。2016年我國的餐飲總收入35799億元,而2015年我國的餐飲總收入共32310億元,專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餐飲行業總收入接近5萬億,我國餐飲整體收入正式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餐飲行業整體增幅和發展速度驚人,餐飲市場實現趨穩回暖。
2.逐漸加快的城市化
我國經濟轉型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城市化進程也在逐漸加快,而城市人口就會快速增加,且城市內的流動人口數量也會增加。新進入城市的流動人口在收入收上偏中低層,且生活節奏很快,只有相對很少的時間用于就餐,所以外出選擇大眾餐飲這種飲食服務方式成為流動人口的主要就餐方式。而且,不僅是流動人口,很多城市居民也開始將大眾餐飲作為休閑娛樂的就餐方式。餐飲是所有消費者的剛需之一,我國餐飲市場發展空間很大。
3.餐飲市場的優化
從2013年開始,餐飲行業的刷卡手續費持續下調,而且進入大數據時代之后,各種支付方式使餐飲支付更加便捷,例如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方式。宏觀上來講,國家多次修訂《食品安全法》,對食品行業加強監管,為食品經營市場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和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已經將餐飲行業作為大力推動發展的行業之一,尤其是已經成為餐飲主流的大眾餐飲。
大眾餐飲發展挑戰。
1.品牌意識缺失
現在部分餐飲企業片面的將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放在了首位,單純的認為只要質優價廉就能獲得客戶認可。在實際的企業營銷管理過程中,很多企業仍然缺乏品牌意識,這與當前投機取巧的企業生存環境以及企業經營者的短視行為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不做好自身的定位,盲目跟風,模仿大品牌的經營模式和經營方式,不能夠根據本企業特點確定經營方式,導致經營效果差強人意,勉強維持。
2.盲目的經營方式
很多中小的餐廳都會在經營模式上產生盲目干,認為整體形勢大好,自己就會從中獲取實惠,所以盲目擴大經營,經營范圍也盲目跟從市場需求。比如近幾年,火鍋或者烤肉比較受歡迎,就以火鍋和烤肉為主菜,或者發現其他菜比較受歡迎,就開始換菜品,沒有仔細鉆研,對經營只屬于一知半解的地步,而且處處慢人一步,不全力經營最終只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3.片面寄希望于刺激消費
餐飲企業在經營中面對困境或者瓶頸時,往往寄希望于刺激消費,就是通過大量的促銷活動或者退出新菜品的方式。然而事實證明,刺激消費只是經營疲勞時的一個“興奮劑”,只能起到短暫的效果,不利于長期的經營。在經營生產過程中,不能只關注其他企業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或者新技術,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
大眾餐飲發展策略建議
有競爭就有創新,餐飲市場也是富于創業激情、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具有強大創新力的專業市場。雖然現今市場經濟狀態下餐飲行業整體回暖,但大眾餐餐飲在未來發展上也要注重發展策略,大眾餐飲行業要變經營模式和經營策略,拓寬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樹立合作意識,用建立戰略合作伙伴的方式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且能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利用互聯網提升品牌知名度,例如現在的團購網站,微信等。
規定出臺以后雖然對餐飲行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整體上來講大眾餐飲不僅面臨著挑戰,也面臨著發展的機遇。大眾餐飲只有根據市場狀況調整發展策略,才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