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為了營造優良、安全、規范的教書育人環境,改進中學學校的辦學理念,全面實施新課程理念,不斷提升我校教師的師德素養和人文素養,樹立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進一步有效的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教學管理的現狀和新時期教育發展的要求,特對學校教學管理制定本改進方案。學校本著“以人為本、人人成才、突出特色”的辦學思路,確立了“學生有特長、學校有特色、管理高標準”的辦學目標,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健康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一、實現管理制度人性化
學校不僅要以學生為本,更要以教師為本。現在,教師中普遍感到壓力大,情緒波動也大,甚至產生了厭教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只憑學校管理制度去約束每個教師的行動,規范教師的行為,教師必將出工而不出力,工作效率低,達不到學校的預期目標。因此,在學校教學管理過程中,除了重視制度管理外,更應該重視情感管理,使管理制度人性化。要定期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及時了解教師的思想和工作狀態。學校領導要善于溝通,認真傾聽教師心靈呼聲,真正做到與教師“手把手、心貼心”。
二、抓好“師資隊伍建設”
堅持把師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開展系列評比活動,樹立正面典型,用身邊的人和事帶動全校教師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嚴禁體罰與變相體罰、亂收費等違紀事件的發生,努力塑造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更新觀念,轉換角色。教師職業觀要從做“教書匠”轉向當“教育家”,要引導教師閱讀教育經典,研究教育案例,撰寫教學心得,全面提高教師教育理論水平。注重學習培訓,提高業務能力。實現教研活動的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以備課組為單位,利用每周固定的教研時間分學科集體教研,完成超周備課,實現教研活動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各學科均設一名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作為學科負責人分管該學科,督促、檢查和指導本學科教研活動,對教研課、公開課、優質課所用的學案、說課稿要把好關。聽課、評課、教研活動全程參與,保證各教學環節落到實處。學校定期召開教研負責人碰頭會,總結問題,深入反思,提出改進措。為達到以教研促教改,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研求質量的目的,本學期自始至終,每大周都進行各學科的組內教研課活動。 組內教研課任課教師全員參與授課、聽課、評課。每一節教研課后,聽課教師認真思考、集體點評,給出課堂觀察評析及打分,組內課堂觀察評析及打分匯總作為本學期本學科優質課評選依據,講課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反思,解決教改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讓教師們在比較、反思和研討過程中,做到相互借鑒、優勢互補,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
三、教學常規管理
規范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備課管理,提高集體備課效率。重新規范備課要求,確定好集體備課內容和操作步驟,提高集體備課效率。同時加大對備課過程的檢查力度。各科教師要強化課堂組織教學,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利用多種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導處要加強教學指導,每月要進行一個專題調研,從關注“教”轉向關注“學”。加強作業管理,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嚴格控制作業量,倡導分層練習,作業設計要突出拓展性、開放性、實踐性、綜合性、應用性,及時批改和反饋。加強質量監控,注重過程管理。教導處要采用多種形式對各學科的質量進行調研,及時深入了解反饋情況,認真做好單元檢測,有效控制質量過程。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努力打造辦學特色,提高辦學質量。完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加強教學常規檢查力度,及時反饋檢查結果,及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四、提高德育實效
加強養成教育,建設“文明校園”。開展衛生、文明禮貌、普通話等養成教育的專項訓練,形成優良的校風、班風和學風。充分發揮團組織的活動載體功能,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根據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開展讀書活動,豐富學生精神生活,促進學生讀書明理。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交流會,開好主題班會觀摩,增強班主任管理意識、責任意識、育人意識,營造全員育人氛圍。繼續開展優秀班主任評比,鼓勵優秀教師從事班主任工作。加強安全教育,創建平安校園。充分利用晨會和主題班會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以黑板報,法制、安全知識講座、安全演練等強化師生安全意識和提高防護能力。團隊、后勤要加強校園安全檢查,發現隱患、限時整改,使校園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鐘長鳴。加強家校聯系。通過召開家長會、家長學校、致家長公開信、家校聯系卡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讓家長共同參與教育孩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校園環境,塑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增強校園文化內涵,倡導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
加強衛生宣傳教育。要定期刊出有關衛生小知識,做好常見疾病的預防及健康宣傳教育。團隊要組織各類衛生檢查評比,加強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及時處理突發病和意外受傷的學生。進一步強化安全衛生工作。學校要進一步強化安全衛生工作長效機制,落實各項安全衛生工作措施,明確安全衛生工作責任,對學校的各項教學設施做到每周一查,做到每周的辦公會首先研究安全衛生工作;將安全教育課納入新學期的校本課程,確保學校不出現任何安全事故。
五、加強教師的培訓學習
提倡教師積極參加省市教研部門的各項教研活動及萬寧市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項教師業務、技能培訓活動。加強新老教師之間的聽課、評課活動,促進年輕教師的成長。要求
所任課教師一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聽課時做好聽課記錄,認真寫好聽課反饋意見,并積極參與評課活動。要求每一位教師一學期至少讀一本書(專業書籍、教育教學理論、方法、學生管理等),寫一篇讀書筆記,以促使教師的專業成長。充實實驗設備,促進實驗教學。要充分發揮實驗器材、電教器材的輔助教學作用,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益。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對電教器材、實驗器材逐步補充,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六、完善制度監督
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對制度遵守不力,造成一定影響的,要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方法,責令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力的,要作相應的處理。行政務公開、校務公開,接受師生和家長的監督,并通過工會、教代會、社區、家長委員會等途徑,廣泛聽取各方面建議和意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