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志桂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現在已經運用到了各個領域。尤其是在教學方面更是廣泛使用。本文將主要闡述多媒體技術和教學整合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從而將多媒體技術長久的運用到中學數學的教學中。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學數學;整合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求知欲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 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事物、知道而沒有見過的事物都感興趣,因此,筆者注意在課堂實踐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激起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激發起學習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
多媒體手段進入到課堂教學中, 使數學教學有了質的轉變,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因多媒體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活潑且易懂明了,特別在幾何圖形課、應用題課上作用更加突出。在中學教學中,數學課本是靜止的,借助多媒體創設動態情境,以鮮明的色彩、活動的畫面把活動過程全面展現出來,既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化抽象為具體,又可促進思維導向由模糊變清晰。例如:在教授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學生往往對運算川頁序這一重點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燈片就可以突破這一重點: 先出示混合運算試題讓學生判斷每題運算順序,把學生說的先算部分用紅色閃爍的線條標出來且配以聲音,再現知識點,以此突出重點,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
數學科學的另一特點是邏輯性強、抽象思維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維空間問題、動態過程問題、復雜計算問題等。傳統教學手段由于以靜態為主,很難在課堂上利用黑板將這種復雜的情景展示出來,更不用說借助情景來分析,因此長期成為教學中的難點。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恰恰在這一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它能使這些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直觀、形象、生動的感性情景,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和教師教學的難度。運用建構主義思想進行教學設計,通過課堂教學中學生、教師和多媒體的互動,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使教學難點得以化解。以數學教學為例,幾何畫板是數學教師最喜歡使用的教學軟件,它操作簡單、功能豐富、動感十足,能夠滿足數學教學中化抽象為形象直觀的要求。教學實踐中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在學生初步掌握幾何畫板功能的基礎上,開展數學實驗研究,通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能夠有效地突破數學教學中平面幾何的難點。以“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一課為例, 教師設計制作了多個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實驗,利用網絡教室的操作平臺及校園網,以具體的數學問題結合“幾何畫板 ,有趣的數學實驗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教師利用幾何畫板軟件的賦值和計算功能讓學生動手 做 數學實驗,。完成意義建構,探究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聯系,通過實驗得出規律。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自主的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
如今,信息技術已成為學生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有力支持,已經有許多學生利用計算機軟件和圖形計算器自主地在。問題空間 里進行探索和做。數學實驗 。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務交給學生去完J或。
在數學實驗課中,可考慮把學生分成2~3個人一個小組,每組共用一臺計算機。教師提供問題,學生利用計算機提供的環境積極思考、討論,動手演算,解答問題。教師深入小組中參加討論,觀察其進程,了解遇到的問題并及日寸解答,對有共性的問題組織全班討論或講解,在全班創設一種研究探索的學術氣氛。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教師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如何問學生一些問題,如何讓學生在解題中將有關的資源運用起來,如何提供給他們存儲、操縱與分析信息的工具。教師的角色更像學生的輔導者或幫助者。他們設置環境、幫助學生提出問題并進行探索,激發學生解答問題,并為學生提供他們需要使用的工具與資源。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啟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操作能力
思維的創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維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良好的思維能力不是憑空而生的,它依賴于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其與一個人的思維素質及所受的思維訓練密切相關。根據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系統性、應用的廣泛性等特點,教師要為學生開拓思維空間,幫助學生破除因循守舊的思想,增加思維的自由度,鼓勵學生探索,啟發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利用多媒體技術中圖文并茂、綜合處理功能,可以將例題編制成一題多解的形式, 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加以示演比較,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一題多解、靈活運用已學知識的好習慣。
五、運用多媒體。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學風的養成,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所以,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教lJ幣的主導作用下,發揮計算機容量大,信息的檢索、提供、顯示及信息類型的轉換方便迅速,信息傳播速度快的功能優勢,巧妙設計練習,激發學生 樂學樂做 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應廣泛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素材、更多的練習和表現自己能力與成就的機會。同時,也為教師提供及時獲得學生準確、真實的學習成效和學習態度及反饋信息的方法和途徑。
在課后,可以利用輔導軟件復習和鞏固某些已經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速度和準確性。這種課件教學內容的組織多按章節劃分知識點模塊,同時提供文字、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文、圖并茂。學習者可以自己決定進度, 針對自身情況逐步深入地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內容。另外,利用計算機信息容量大的特點,可以做成一些智能題庫,學生可以用它做題、復習知識。計算機還能同時測試答題者對于某些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智能地調節題型、題量,并在線調出相關知識點的理論講解,復習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利用智能題庫隨意生成程度不同、內容不同的電子試卷,還可以記錄學生一個時期(一學期或一學年)的測試情況,列出統計圖,發現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總之,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教育改革實踐中的一種新探索,由于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多媒體技術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學生數學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發展。我們深信:教學改革伴隨著多媒體手段的普遍運用,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得到全面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