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菁
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開放設計是通過學生自學,教師導學環節,來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開放設計以其新穎性、實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得到了教育界的推廣。
學生可以盡展個人的創造力與才能,發現并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筆者憑借多年教學經驗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案導學法進行研究。
一、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要素分析
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開放設計的各環節相輔相成、互相制約,可以最大限度培養挖掘學生“學”的本領,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素養,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好根基。
(一)教案要求
在備課時,教師要對單元的內容有整體掌握。備課是以單元為單位,在整體把握課本的前提下實施的,教師要將總體的教學要求細化為每單元的授課任務,將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相結合以完成授課任務。提取教學重難點,采用學案導學法,規劃導學方法,提供學生充足的自學、自思、自練的指導與機會。備好教案的同時編好學案。
(二)導學方案
學案的撰寫可選用方式有:要點提示、問題思考、網絡綱要。要點提示要表明學習的重難點、學習方法等。要指導學生利用學案課前預習該單元學習的重難點,了解自己上課時要重點聽講的核心問題,來調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創造力。
另一方面,教師要利用學案解決教學中個體與整體的矛盾問題。
(三)導思方案
1. 新課引入———開導是至關重要的過程,每個單元的引入方式不同。引入新課應與學生的心理特征相符合,遵循新穎性、變化性、多樣性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按照集中注意———引發興趣———激發思維———明確目的———進入學習主題的步驟。設置契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的要點明確的導語,來激發學生興和求知欲望,啟迪學生思維,使新舊知識串聯在一起,逐步深入課題。
導入新課的方法非常豐富,主要有直觀導入法、復習導入法、情景導入法、設疑導入法等。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各種導入法又是相互交叉、滲透,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各種導入法優化組合,以達到最上乘的教學效果。
2. 自主學習——指導是學案導學的關鍵環節,以充分發揮和提高學生能力為目的。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規劃學習方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擁有科學的認知方式。自主學習的突出特征是討論問題并設計討論提綱。自主學習使學生掌握了新知識,提高了科學思維與口頭表達能力。
3. 突破難點——疏導指的是突破教材中難點,學案要善于疏導,變“難學”為“易學”。學案設計也要遵循由淺入深的方法,幫助學生條理性、層次性以及系統性吸收教學知識和規律。
4. 實踐練習——輔導。教學過程總是伴隨著新問題的產生,教師與學生應將新問題總結歸納并再次結訓,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教學策略的開放設計
(一)情景導入策略
上課前的五分鐘決定了學生能否認真聽講一堂課,因此教師在導學策略中必須要注重如何在前五分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導入到課堂的學習氛圍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的老師要善于生活中常見的與信息技術有關的情境,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對于身邊熱點話題的提問“什么是云計算”“什么是物聯網”,讓學生懂得運用搜索引擎來獲取知識。同時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模式時要注意考慮學生本身知識結構的有限性,運用一些常見的生活實例,從而能夠有效地與學生產生互動。
(二)輕松課堂策略
信息技術的內容往往都是信息理論知識或者枯燥的,在很多學生心里是一門相對比較無趣的課程,甚至有些人認為上信息技術課是一種負擔。教師要改變這一局面,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要投其所好,在上課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有趣小游戲,讓學生運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編寫一些打字游戲、背單詞的小程序中。學生能夠在游戲獲得對自身價值的認同,從而會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同時可以舉辦一些小競賽,例如打字比賽、制作PowerPoint比賽等,通過比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掌握知識的快樂和成就感。
三、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開放設計操作運用
(一)確定學案導學的教學內容
筆者多年教學實踐發現,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開放設計教學法適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操作性強的內容,這在計算機上可以驗證,如E-mail的使用、Frontpage網頁的制作、Flash動畫制作、Photoshop圖像處理等。 3.2編寫學案工作
學案的內容應在教材外加以拓展,強化探索知識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學案撰寫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凸顯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
筆者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基礎》(選修)中的Flash這一部分的內容分為9個課時進行,共編寫了7個學案:Flashl-圖層基本操作、Flash2-文字的添加、Flash3-圖片的合成l、Flash4-圖片的合成2、Flash5-羽化蒙版、Flash6 -濾鏡等用65個課時,Flash7-校園藝術節海報的制作用2個課時。
(二)分發學案
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表明,對于操作較強的內容,需要進行計算機實際操作,但是學生大多為住校生,上機機會少。另一方面,學生文化課的課程較緊張,所以用在信息技術上的時間很少。所以,大多數Flash學案都是當堂分發。
(三)學案的導學過程
筆者以《Flash7-校園藝術節海報的制作》為例來講解復習課的導學過程。學生應在課前完成學案的自主學習部分。
教師活動:檢查并糾正自主學習部分。
學生活動:掌握并改正自主學習部分。
教師活動:展示前屆校園藝術節海報的幻燈片。
引入課題:校園藝術節海報的制作。海報的圖片素材學生自由選擇,有問題可以和老師同學探討。
師生互動:師生共同探討海報制作過程,并進行歸納總結。
教師活動:草圖的設計由學生課課后完成。
學生活動:進行校園藝術節海報制作。
教師活動:觀察學生的制作情況,指導學生進行制作,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師生互動:師生共同對作品進行評價。主要由學生互評,并指出:是否體現了本校的特色;作品的原創程度如何。
(四)分析修正學案
教師通過總結學生對學案的反饋,修改完善學案,并且完成學案的反思與點評工作,在學案上加以批注,提醒學生做好學案的留存,通過學案復習、鞏固,深化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水
結語 :
社會信息化發展迅猛,對信息技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基礎教育、終身教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采用學案導學法,改進習題化教學內容的錯誤做法,讓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空間,設計問題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合理的引導學生解決知識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每個學生優勢,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進行大膽的設想,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化發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