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樂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更是采用更活泛、創新的教學模式去教授學生初級信息技術知識,順應素質教育的發展潮流。差異教學便是這種創新、自主的教學模式之一。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從興趣、個人發展因素等方面開始分析,因材施教使每個人的身心得以發展,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若將其運用到信息技術課堂上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術能力,更能使其得以發展并成為未來競爭的優勢之一。
關鍵詞:初中課堂;信息技術課;差異教學模式
差異教學模式承認學生的智力發展不同,認知特點不同,學習能力上存在客觀的差異。它尊重學生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要求老師根據學生的這些特性,有區別地進行指導教育,使學生獲得更寬廣的發展空間,為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但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實施差異教學模式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阻礙。本文根據在初中信息技術中實施差異教學模式中面臨的阻礙,分析對策,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中學生創造條件。
一、實施差異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信息技術觀念有誤
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初級階段,應試教育之風仍然未完全消散。許多學生甚至教師認為信息基礎課是副科課程,不必花費太多的精力去對待。學生應把大量的精力運用到中考考查的科目上,這是老師和學生心靈上達成的共識。在此基礎上實施差異教學模式,難度不言而喻。對于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更是阻力
重重。
(二)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的課堂教授形式往往是老師進行計算機演示的統一教學,學生自由練習。沒有針對性,就算在自己練習時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加以輔導,進行小型的差異教學也無法滿足全部學生的需求。畢竟老師就一個,在課堂自由練習的短時間內無法對所有學生進行差別輔導。這就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要求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教學。
(三)教師難以判斷學生的差異性
學生上課不參與課堂互動,只是眼睛看著計算機,看著老師進行操作。老師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個性認知和興趣方向不清楚,這種情況下,即使老師有意識地實施差異教學模式也不能有效地將差異教學模式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
二、解決差異教學模式問題的措施
(一)集體交流學習,改變其觀念
首先應對教師展開思想教育工作,強調素質教育,使信息技術這一類課程重回正軌。老師上課時強調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改變教學方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意識到老師們也重視這堂課,并愿意花費精力和大家一起學習。
例如初中學校應重視培養老師的多媒體技術,加強與老師的交流,并要求老師們掌握這門技術并運用在課堂上。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又可以使學生引起對計算機技術的重視。同時老師應在課堂上講授計算機在生活中的運用,強調其重要性。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進行差異教學的大前提,只有學會自主學習老師才能有精力對每一個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加以輔導。而不是一刀切,在課上進行統一的計算機演示教學,缺少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發展、學習情況發展的關注。在輔導學生改善學習情況時,忙亂而盲目。
例如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利用先前的操作知識,對現在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演示講解,將重點操作步驟進行記錄。一遍過后,讓學生進行操作,老師進行重點過程提示,以此讓學生探索信息技術操作過程,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為實施差異教學模式提供
動力。
(三)利用教學評估分小組教學
實施差異教學模式,必不可少的就是找到學生的分類標準,利用教學評估可以記錄下每一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個性特點、興趣方向。并根據教學評估結果對興趣相近、個性相似、知識水平相當的學生進行條理清晰的分組。只有這樣在實施差異教學時才能將差異教學模式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
例如以多次課堂練習和課堂互動的形式,確定學生的知識層次。以與學生課下交流和課上互動的形式確定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興趣方向。針對某些學生的相似性來劃分小組。并在課上針對不同性質的小組實施教學,針對學生個別存在的問題提供教學方法和有針對性地講授知識。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課實施差異教學模式,首先改變老師與學生長期以來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偏見,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找到學生在興趣方向、知識水平方面存在的差異,為實施差異教學模式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在這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階段,信息技術為學生未來的計算機運用、技能操作提供了發展機會。在信息技術課上實施差異教學更加符合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趨勢,為學生全面發展帶來機遇。
參考文獻:
[1]康洪月.初中信息技術差異教學模式的研究[J].神州,2013(35).
[2]王艷艷.初中信息技術差異教學模式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誗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