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銀英
摘 要:初中時期是學生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新課改的背景下,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負責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跟上時代的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增強自身親和力,讓學生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初中生;班主任;管理策略
班主任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僅是老師,也是一個值得信任、談心的大朋友,管理班級眾多的學生,聽起來是個簡單的事情,但是想要管理好班級,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嚴厲,學生害怕你,太溫柔,缺乏威信也會難以開展教學管理工作,這“一松一緊”之間的尺度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改進。
一、換位思考
(一)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
初中生自我意識已經逐步形成,從小學過渡到初中,學習任務一下加重了不少,大多數父母在教育上沒有辦法幫助孩子,因為深知沒有知識在社會中是無法立足的,因此把自己的觀念無形中強加給了孩子,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換個角度看問題,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要學會發現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一些學生基礎較差,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教師就要多開導學生,讓學生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多夸獎學生,可以讓學生提高自信心,也可以讓學生之間建立幫帶制度,讓基礎好的學生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這樣讓基礎好的學生知識得到鞏固,基礎差的學生得到提升,一舉兩得,在幫帶制度下,學生學習氛圍濃厚,能創建良好的班級環境。
(二)家長配合
學生除了在校時間,在家時間就是最多的了,家長們工作日幾乎都是在忙碌中度過,想要管理孩子,卻是有心無力。青春期的孩子,對任何的道理都是采用急于反駁的態度,對于家長的勸告,往往是左耳進,右耳出,這個關鍵的轉折階段,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配合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教師要及時反映學生的情況,保持和家長之間的信息溝通,讓家長了解到學生的在校情況以及學習情況,相信家長和學生之間的默契配合,會讓學生的管理和教育更上一層樓。
二、改進日常工作
(一)時常關注學生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主要管理者,需要更加用心地關注每個學生的狀態,多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學生在課堂上往往是比較拘謹的,在課后往往會放開自我天性,這時候學生的一些問題就會顯露出來,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觀察不能僅局限于課堂,還要注重課后,觀察到不良現象,教師要在班會上及時提醒和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一次不行就兩次,多給學生宣傳正確的價值觀,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在生活中也要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青春期的學生是比較敏感和脆弱的,作為班主任,可以時常開展一些情感教育班集體活動,讓初中學生順利地度過青春期。
(二)聽取意見和建議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想要更好地建設班級,就需要聽取多方的意見和建議,這些建議可以是家長給老師的反饋,也可以是班級學生的建議,或者是其他科目的老師了解到的情況,這些都可以作為班級管理改革的參考點。班主任要及時更新班級管理的方式,更好地服務于班上的每一位學生,注入時代新的教育觀念,讓大家的智慧凝聚在一起,才有可能打造更好的班集體。
三、亦師亦友的管理方式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學生和教師之間要保持溝通的順暢,讓學生了解老師的想法,明白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例如,教師可以在開班會的時候告訴學生們為什么要這樣嚴格地要求他們,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學生:第一,因為現在你們處于學習階段,心理年齡還不成熟,需要老師的引導和管理。第二,老師對待每個學生都是一樣的,希望每一個學生將來都有美好的未來,長大成為一個對社會和國家有貢獻的人。第三,在老師心里,你們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希望你們健康成長。有時候對于學生而言,長篇大論反而不太愿意聽,教師不妨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表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真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敞開心扉和老師談心,教師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情感,更好地管理班集體。
(二)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也是班級管理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每個學生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教師要綜合各個方面,改革班級管理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可以建立班干部制度,讓學生幫助自己管理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班干部可以作為領頭羊,起到帶頭的作用,它是老師的小幫手,也是班級建設小標兵,班干部的選擇可以采用輪流制,讓每個學生都能擁有主人翁意識,參與到創建優秀班集體的活動中來,有了大家的努力,班級這個大家庭才會越變越好。
初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是學生和學校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班主任在初中班級管理中,不僅要培養學生,更要引領學生全方位地發展,要讓每一位學生內心都注入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建設中來,配合班主任的建設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培養優良的班風、學風,讓學生在書香氛圍中學習和成長,是每一個教師都值得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
參考文獻:
[1]盧燕.冷熱互濟潤物無聲:淺談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教育藝術,2013(3).
[2]教育部師范教育司.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6.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