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茂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的推廣下,“注重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的成果也愈來愈明顯。通過教學實例提供的參考,結合教學實例,對初中生物課堂當中開辦的生活化基本操作程序進行闡述,依此尋得生活化教學模式可行性的構建,為后期全面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去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174-01
前言
生物工程和其他相關的專業方向一直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醫療到食物,到自然環境的保護等等。在每一個行業和地區,生物學科的普及無處不在。但是很長一段時間,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存在偏差。刻板的情況嚴重,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缺乏興趣。它有一個消極的松弛。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突破這個困境呢?一個兩難困境,使學生能夠真正確立對這個學科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從心到愛這個課題,這是每一位初中生物老師面臨的重要問題。當前,在素質教育的全面指導下,我們應該學習涉及到的每一門學科,這些學科都有助于學生發展綜合素質。這需要教學教師要在教學方法上創新,教師的教學也要立足于自身的素質。教育應該開始真正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教學理念到教學工具。以內容的形式,學生們精神飽滿,感覺親切。突出他們內在的學習欲望,主動學習。如果它從初中生物教學開始,就可以達到這些基本目標,我將談談如何做好初中生物學的生活化教學和自己的理解。
1.學生學習熱情息息相關的教學情境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概念引導下,各位教師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和學習,生活是真正的學習大師,學習真正的主人才是其本身。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學習主動權要賦予學生。這能夠讓學生有責任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在情況下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與生活相結合,因為生活就是學習,學生對他們非常熟悉,他們的生活經驗相對來說會比較豐富,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都是和它們一起長大的玩伴。所以,為了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作用,實現生活情境。首先,讓學生真正關心自己的生活,熱愛自己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主動地生活,積極探索生物現象。
以“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為例。我們周圍的各種事物都是以問題的形式來介紹的。坐在桌子上的學生給你的是什么感覺,是男孩還是女孩?這很容易讓人感受出來。從冰箱拿一個冰淇淋,用你的手觸摸,是冰涼的。這樣的問題容易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它會給出一個非常積極的回應,因為這些感官是我們每天使用的,只是我們很少去注意它,在老師的問題之后,學生們會很好進行區分。而且,在這一系列的問題情境中,它們誕生在現實中,以生活作為一個基本點,對學生來說是很熟悉的。
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特別注意的是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要問出超過學生的知識范圍的問題。第二,一定要與與教科書相結合,不完全走出教科書;第三,問題難度適中,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例如,我們談論的是“生物學”,說到環境的內容,有一句話:“桔出淮南則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枳實葉片相似,但味道不同。問:“為什么同種生物存在?”但是在不同的地方特征也不同呢?以生物變異為例,介紹新課程,這種情況的產生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好奇心的充分調動,會使他們對生命的神秘現象感到好奇。
2.教師要推廣教材中生活化元素在課堂上進行生活化教學
在素質教育的指導下,我國現在使用的初中生物教材包含了很多生活元素,教師要依靠教材為媒介,對其進行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資源有效地開展生活化教學。注意我們的新教材資源應該實現學科交叉應用。例如,使用郭沫若的《女神》“地球,我的母親!我過去,現在,將來,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才可以報答你的恩情呢?”作為第四單元人類生物圈中的開篇,啟迪學生對人和地球的關系進行思考測試。此外,在生物進化教學的過程中,牛羊也在教科書中進行了描述。鳥、蛙、蜻蜓、蟲子和魚等生活在大自然中。這些都是生物。然而,我們對生物圈的感知最熟悉的景象是各種各樣的生物。它是如何從原始生命進化而來的?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使用,生動的講誦會使學生進入美好的生活世界,感受到生命現象的魅力。這樣,生物學也可以成為詩意的,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熱愛生物學。
想要保證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內容的時代感、豐富性以及新鮮感,還得依靠老師們對教材資源進行整理。及時的去更新那些相關的教學素材,引據新鮮的典型案例,使得教學的內容始終保持和這個時代的同步運行,也便是所謂的與時俱進。
結語
總而言之,面對素質教育思想的引導過程中,在每項初中生物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要作為其主要目的,教學的內容要依靠教師對其進行不斷的教學創新,從教學觀念根本上對其做出改革,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呈現新穎的派頭,貫穿生活化教學方式教學法的引入,使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走出來,對于生物行駛有效的學習,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通過生活,把生物科學知識合理的應用在他們的生活當中,這樣使得生物科學知識的應用可以達到提高綜合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襲才.探析構建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J].中外交流,2017(30).
[2]?方艷嶶.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吉林教育,2016(13).
[3]?沈維敏.關于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分析思考[J].祖國,2016(17):267-267.
[4]?林仁泰.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考試周刊,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