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秉
摘要:健康的黨內政治生態是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環境保障。當前,黨內政治生態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著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不強、理想信念淡化、精氣神不佳,腐敗文化未除,選人用人導向不正等政治生態方面的問題。構建健康政治生態必須從黨內民主、理想信念建設、選人用人機制、制度創新、改善社會風氣等領域多措并舉,協調聯動推進。
關鍵詞:健康 政治生態 構建
一、健康政治生態的重要性與內涵
(一)營造健康政治生態的重要性
目前,政治生態還沒有完整和權威的定義,只是用生態學的概念、方法研究分析或者表述政治環境和政治現象。它探求的是政治系統內部和外部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動、相互影響的生態聯動規律,集中反映的是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活現狀和政治發展環境,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
政治生態是否健康,關系到黨能否長期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關系到黨能否長期堅定黨的性質與宗旨,關系到能否長期持有凝聚力與戰斗力,關系到新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時,政治生態是否健康,不僅影響著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而且因其執政地位還會對其他社會組織乃至整個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與示范作用。努力營造健康的黨內政治生態是黨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要求,是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礎。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營造健康政治生態,關系人心向背,關系事業興衰。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要著力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境”,“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
“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只有在健康的政治生態中,才能夠使黨員干部改造主觀世界,真正從思想上入黨,實現全黨的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貫徹執行;才能夠及時發現、有效解決黨內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更好地激發黨的生機活力,更好地團結凝聚廣大黨員為黨的事業共同奮斗。
(二)健康政治生態的內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也指出,“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激勵領導干部積極應對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要解決黨內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可見,健康的黨內政治生態標準就是風清氣正。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至少應包含六種形式:
1.堅定的思想政治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最關鍵的是要牢牢抓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各級黨委作為管黨治黨的領導主體,只有真正承擔起責任,盡心竭力抓班子、帶隊伍、正風氣,才能營造出良好的從政環境和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各級黨委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強化日常管理監督,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始終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
2.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對于監督黨員干部、解決黨內矛盾、提高黨的凝集力都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樣的黨員、干部作風”,“要堅持不懈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堅決反對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不斷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和水平”,“黨內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都要講政治、講原則、講規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隨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娛樂化、庸俗化。黨內上下關系、人際關系、工作氛圍都要突出團結和諧、純潔健康、弘揚正氣,不允許搞團團伙伙、幫幫派派,不允許搞利益集團、進行利益交換”。
3.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選人用人導向是政治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嚴格標準、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規范程序,使選出來的干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干部服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激濁揚清,堅持激濁和揚清兩手抓,讓黨內正能量充沛,讓歪風邪氣無所遁形”,“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讓那些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讓那些陽奉陰違、阿諛逢迎、弄虛作假、不干實事、會跑會要的干部沒市場、受懲戒,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要保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
4.奮發的干事創業激情。有什么樣精神狀態,就有什么樣工作結果。敢于擔當是精氣神的重要變現,是領導干部的重要標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形成敢于擔當、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激勵領導干部積極應對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真抓實干、雷厲風行,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抓工作”,“我們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應該予以嚴肅批評”,“為了黨和人民事業,我們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當,做我們時代的勁草、真金”。
5.嚴厲的執紀問責態勢。管黨治黨必須嚴明黨的紀律,因為紀律是否嚴明是全黨意志、行動、步調能否統一一致前進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全面從嚴治黨,重在加強紀律建設。我們現在要強調的是扎緊黨規黨紀的籠子,把黨的紀律刻印在全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心上”,“各級黨委和政府,各級領導干部,在出現侵害群眾利益、違反黨紀國法的事情時,一定不要護著掩著,要表明堅決反對的態度”,“領導干部不論職務多高、資歷多深、貢獻多大,都要嚴格按法規制度辦事,堅持法規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規制度沒有特權、執行法規制度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