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佳楠
(210008 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 江蘇 南京)
自我國開始實施自主產權戰略至今,人均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不斷上漲,知識產權的法治化進程逐漸走上軌道。但在認識到知識產權繁榮發展的同時,也有必要認清在發展背景下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其中假冒專利行為在每年知識產權侵權中占據很大比例,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經營活動,同時也阻礙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因而對于該問題,有必要從法律角度進行深入研究與思考,以正確認知該行為。
根據《專利法》63條規定,假冒專利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1)該產品未按規定被授予專利權,而商家仍然在產品上予以專利標識,或者該產品專利權已被宣告無效,而繼續使用專利;(2)銷售前款規定的商品;(3)對該商品所用材料或技術,雖未獲得專利權,而對外宣稱以獲得專利,或未經所有人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消費者誤認為該材料或技術已經獲得專利;(4)對專利證書、文件、申請文件進行偽造、變造;(5)其它能使公眾誤認為產品、材料或技術已經獲得專利權的行為。
從刑法領域分析假冒專利的犯罪行為,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首先從客體角度分析,假冒專利行既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同時又擾亂了社會管理、侵害了知識產權領域,因而該行為客體屬于復雜客體,主要客體是專利管理制度,次要客體是權益受損的消費者。
其次是客觀要件角度,行為人應具備假冒他人專利行為,和達到情節嚴重的標準。其中假冒專利行為已在上文論述過,這里主要就“情節嚴重”進行分析。作為侵權行為的一種,假冒專利必然會為行為人帶來非法經營數額,此時按照數額作為“情節嚴重”的劃分標準,在我國立法中已早有體現。2004年兩院出臺的司法解釋中,已經從數額角度對知識產權中的侵權行為進行了情節性劃分。在考慮犯罪數額的同時,還需要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惡意,主要表現為行為人是否多次實施了假冒專利的行為,以此來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較強的主觀惡意。
再者從主體角度分析,假冒專利行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這在實踐中也早有體現。
最后從主觀要件角度分析,假冒專利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故意,即明知道該專利產品并未獲得專利許可,或者并未經過專利權人授權,而仍然對外銷售產品,使用該專利,引起了消費者的誤解。
在實踐中因假冒專利行為入罪的案件很少,原因在于因假冒專利入罪需要行為人對該產品以及產品所具有的專利對外宣傳程度、消費者基于宣傳而對產品的認可程度達到很高的要求,事實上這幾種情況很難同時發生。但通過總結實踐中常見的假冒專利,筆者得出了以下幾種表現類型:
一是假冒專利的產品本身是非專利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非專利產品通常價格較低,在功效相同的情況下,非專利產品可以吸引大批的消費者,很快搶占了專利產品在市場中的份額,同時在非專利市場中,因為該假冒專利產品擁有“專利”的標志,對其余的非專利商品來說構成嚴重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專利產品,還是非專利產品,其所在的市場都會遭受嚴重的侵害。
二是假冒專利的產品,實則為第三人的專利產品。在這種假冒行為下,原本使用第三人專利產品的消費者,很可能因為價格因素,且產品性質相同的原因選擇假冒專利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假冒行為則會對專利市場造成嚴重沖擊,其侵害的主體包括第三人商品,第三人商品的專利權人,與第三人商品處于同等專利層次的所有權人。
三是假冒專利的產品,實則為專利權人所有用的其它專利產品,這種假冒行為同樣可以為行為人吸引大批量的消費者,帶來許多的消費盈利。在這種假冒行為下,權益受到侵犯,財產遭受損失的主體包括被假冒專利的所有權人、與該專利處于同等層次的專利權人,以及其專利產品經營者。
綜上所述,在假冒專利侵權的行為中,受到損失的主體往往是與該假冒專利商品存在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這是最常見的受害主體。只有當假冒專利的商品,無論是專利標志還是產品外觀都與被假冒的專利產品完全一致,并且在市場中的份額達到相當大比例時,專利權人的權益才會遭受損失。
根據《專利法》63條中的規定,市場經濟中任何一種假冒專利的行為,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通過上文對假冒專利行為界定、表現類型的分析,不難看出假冒專利實則為市場競爭中虛假宣傳的一種,因而其所侵害的主體不僅僅是專利權人本人,還包括各類經營者,這些權益主體與《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的權利主體相一致,因而應當受到該法的保護。同時《專利法》63條是通過援引其它法律來處理假冒專利的法律責任問題,因而筆者認為,完全可以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相關規定進行責任承擔,具體包括停止侵權行為、賠償主體損失、公開道歉等等。而對于對經營主體和權利主體帶來經濟損失的問題,筆者認為侵權者所承擔的賠償數額,可以參考商標侵權的賠償計算,對受害主體予以補償。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在知識產權領域中的各種侵權問題也逐漸躍入公眾視野。假冒專利是知識產權領域中最常見的一種侵權行為,為了準確界定該行為,必須要理清假冒專利行為的構成、定義以及其常見表現,這對于消費者自主維權,以及司法實務來說,都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