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薇
(410131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湖南 長沙)
個別教育,是指在法律和政策的指引下,監獄人民警察針對罪犯個別、特殊、具體的問題,運用個別接觸和個別談話等方式,而采取的一種單獨的面對面的思想影響、情感溝通和知識傳遞的活動,包括個別談話、個別感化、個別訓練、個案矯治等方式。司法部《監獄教育改造工作規定》第14條規定:“監獄應當根據每一名罪犯的具體情況,安排監獄人民警察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個別教育具有針對性強、靈活性強和滲透力強的特點,但是在監獄工作實踐中,監獄民警必須運用教育技巧,方可取得更好教育效果。
(1)認真傾聽,尋找教育突破口。傾聽是溝通技巧中最基本的技巧,是影響過濾和篩選信息、實現溝通目標的第一障礙。罪犯個別談話教育中的傾聽,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認真。罪犯教育警察在個別教育過程中必須認真傾聽罪犯的陳述。在溝通過程中,如果罪犯教育警察不認真地傾聽罪犯的陳述,對罪犯的發言表現得漫不經心,或不耐煩,或急于打斷罪犯以便盡快表達自己意見,都會難以了解罪犯的具體與真實的情況;另一方面,由于不尊重罪犯,所以當罪犯教育警察開展教育時,罪犯也有可能會用同樣的態度回敬,這樣的個別教育就無法進行下去。二是專注。在傾聽中,罪犯教育警察應該注視對方的雙眼,并用一些體態語言,比如點頭、微笑等來表示專心和關注,以調動罪犯主動陳述的積極性,鼓勵罪犯認真的講述相關情況信息。三是全面。為了全面掌握罪犯的全部信息材料,在罪犯陳述時,盡量讓罪犯開口,把一切都聽進來;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時提問,讓罪犯在重復一遍甚至幾遍,直至完全明白而清楚地把握罪犯的思想動態為止。在個別教育過程中,罪犯教育通過認真傾聽和觀察,就可以把握罪犯的心理定勢和個性特征,獲得正常的信息反饋,形成有效的思想交流。
(2)設身移位,情理結合。個別教育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其中“動之以情”就是一種感化,即以情感人。罪犯教育警察在對罪犯進行個別感化教育時,如果雙方情感真摯、心理相容、態度誠懇、語氣親切,就能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鳴,促進思想問題的解決。反之,如果缺乏真情實感、態度傲慢、語氣生硬,必然會引起罪犯的恐懼心理、防御心理和頹廢心理,始終與罪犯教育警察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就難以達到教育的預期目的。因此,在個別教育時,罪犯教育警察要營造出一個情感融洽的、氣氛良好的環境。感化罪犯的目的是“曉之以理”,即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即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中引出一定的道理。當然,動之以情,不是感情用事,不能忘記曉之以理,更不能忽略真理,甚至悖理換情,一味滿足遷就罪犯不合理的要求。這里強調的曉之以理,就是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不講假話、大話和空話,而是要堅持實事求是、以理服人;要按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人的正確思維活動方式,把情與理緊密地結合起來。
(1)語言簡潔、得體。罪犯教育警察在對罪犯進行個別教育時,應當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讓罪犯明白更多的道理、盡量提出和解答更多的問題,這就要求罪犯教育警察在內容上要既要緊扣主題,又要簡潔明快、言語得體。也就是說,要注意談話的對象、目的、背景、場合和氣氛。例如,在不同性別、年齡、犯罪經歷、犯罪類型、改造態度及性格、氣質、修養的罪犯面前,說話的語氣、語調要有所不同。在正式與非正式,眾犯與單獨場合,談話內容要有所區別,努力做到說話得體。與初犯、頑危犯,反改造尖子等談話,不能隨隨便便,無所顧忌。與老犯、女犯等談話時,不要講該犯忌諱的話。過年過節,喜慶日子里不要對罪犯進行批評式和使其難堪的談話,即使要談,也應在事后委婉地表達。在罪犯碰到傷心的事情時,應說些慰籍的語言、開導的語言,不言不語會使罪犯誤解警察對他的傷心表示冷漠無情等。
(2)語調多變,感染力強。語調,通俗而言就是說話的腔調。在口語表達中,語調往往比語意(內容)更為重要,因為它是傳情達意的重要聲音手段。罪犯教育警察在個別教育的口語表達中,要綜合運用不同的語調要素,使自己的語調生動且富有感染力,對罪犯產生吸引、感化的效果。首先,要注意聲音高低的變化。話語的表現力,很大程度來源于聲音高低的變化。關鍵詞或者重要的觀點,應當把調子提高點,音量重一點。聲音一定要有高低輕重,不僅能夠重點突出,而且也讓人舒服。沒有高低輕重變化的聲音,很容易讓人昏昏欲睡。其次,要注意說話節奏的快慢。語速的快與慢,以及相應的節奏感,也是決定語調的重要因素。說話聲音的快慢可以由自己掌控,要快慢交替著講話,總是連珠炮式的語速不好,總是和風細雨、不緊不慢也不好,不能自始至終都一種速度,否則語調也不會發生變化。最后,要注意去掉不恰當的尾音。一個句子的結尾,加上不必要的拖腔、奇怪的上滑音、令人不爽的綴語,讓語調變得令人不悅,都是不恰當的,要堅決去掉。
罪犯教育警察在開展個別教育時,要善于利用目光注視、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空間距離等非語言行為。一般而言,有助于個別教育的非言語性技巧主要有:保持著裝整齊,警容風紀端正;態度端正,表情自然,既不過于嚴肅,也不與罪犯嬉皮笑臉,個別教育過程中即使比較愉快或幽默,罪犯教育警察的笑容也不宜過分張揚;罪犯教育警察與罪犯之間的距離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在80-100厘米較為適當,坐姿不要后仰和蹺二郎腿;非特定情況,個別教育過程中一般不當面做記錄;罪犯教育警察主動與罪犯進行眼神交流,但不必長時間注視在一點,如罪犯回避或低頭時,可以適當提醒罪犯抬頭進行目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