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輝 萬 宇
(475001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河南 開封)
校園網貸的快速發展讓更多大學生提前享受到了更加高質量的生活,與此同時這些貸款也如巨山一樣壓在了大學生的肩上,如果沒有足夠的金錢去彌補之前的貸款金額,則有的大學生會重新從其它網貸機構借款來填補之前借款,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欠款金額越來越多,無力償還導致悲劇發生。例如2017年中,綿陽一大學生在畢業一周前因網貸20余萬元無法償還跳樓身亡。事后,警方通過大量調查工作發現,近6個月以來,此大學生共在6、7個網絡借貸平臺進行借款,金額高達20余萬元。此外,警方將他最近半年的消費記錄轉了過去。顯示消費項目多為手機、電腦等電子類產品,并且都是分期付款。大學生作為從青少年向成年轉變的一個關鍵時期,其消費觀念受到很多復雜因素的影響。
部分大學生受到網貸公司廣告詞的誘惑,通過簡單的借款流程,只需要在相關網站注冊一個賬號然后填寫個人相關信息即可,很多網站甚至無需抵押即可貸款。借款流程相當便利。還款條件一般是使用前1-3期免利息等吸引借貸者進行借貸,但是大學生對待這些信息無法清楚地辨明真偽,使一些并不具備還款能力的大學生對自己的經濟能力以及預期作出錯誤估計,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網絡借貸所面臨的風險不僅包括還不起款的信用危機,在一定程度上也涵蓋了在網絡上借貸之后一些個人信息泄露的可能。
在社會風俗方面,向熟人借債往往意味著人情,對于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講,對人情世故不夠了解,很有可能會選擇網絡借貸這種方式來滿足自身的消費需求。對自身經濟實力以及預期收入的估計不足,也是導致大學生選擇網絡借貸的一部分原因。
目前部分大學生消費觀念錯誤,存在超前、過度、從眾的錯誤消費觀念。作為當代社會主義先進的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改正錯誤的消費觀念以及學會適當的金融理財。充分認識到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從眾消費的危害,并堅決抵制。要避免盲從,同時要理性消費。還要有正確的金錢觀,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為了獲得錢財鋌而走險,選擇某些違法途徑如賭博、高利貸等。
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地點,高校應當通過開設相關的課程以及采取有效的宣傳措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避免學生非理性消費。例如增加心理輔導課,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的消費理念。開設投資理財課程,教育大學生學會理財并且正確認識網絡貸款的危害;同時擔負起一定的監管義務,發現學生的不正常消費行為應及時和學生溝通交流,防止學生走向極端。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對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但其發展方向并不明確,因此作為研究機構,對其發展也要特別關注,增加對相關領域的研究,盡早發現使其快速發展的正確途徑,使這一領域成為促進社會前進的動力。
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對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以個人和企業的信用信息為主要依據,對客戶進行信用評級,但由于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的準確性得到了一些選擇偏差和系統偏差。而某些不法分子也會盜用用戶信息,容易產生信息泄露的風險。以P2P網貸平臺為例,近年來新聞中多次報道某些大學生因網貸利息過高無力償還貸款而自殺的案例。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使互聯網上開放的數字簽名成為可能,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使虛擬產品交易能更可靠,對于大學生也會產生一定的約束,對抵制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的錯誤消費心理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1.立法規范
網絡金融涉及網絡技術、信息交換和金融監管等諸多方面。首先要通過立法明確網絡借貸是信息時代金融體系的有效補充,對在線貸款的性質、組織形式、經營范圍等予以規定,將從事在線貸款業務的網站進行明確界定,嚴格限制和取締非法的網絡借貸組織。同時對借款利率還款條件予以限定,以防止“網絡高利貸”的產生。并對非法網絡貸款組織人進行嚴厲的打擊處理,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把非法網貸遏制在萌芽當中。依法加強個人信用信息的保護,明確征信信息的收集、使用和查詢情況,查處非法披露、個人信用信息和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為。
2.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可以針對在校大學生設立專門的信用評價系統并且在畢業后與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對接。將大學生在校期間逾期和惡意不還款的網絡貸款行為進行有效的記錄。同時,將網上貸款中的信用信息納入信用數據庫,提高了信用信息的準確性。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網絡借貸平臺不僅要對用戶信用信息的收集和維護而且還要承擔嚴格保障用戶的信用信息不被泄露,保證信貸信息的準確合理的使用。
3.政府監管
政府應把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和銀監會的機構作為監管部門,加強網絡電子支付的風險管理。對網絡借貸機構的審查與監管。同時,要注意法律的制定不應過于籠統,適應市場需求,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防止企業利用法律的空白來進行非法謀利。例如,要建立完善的網上貸款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包括監測貸款用途、貸款利率、貸款期限、分級和還款狀況,并要求網站定期向監管部門報送數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