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露
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所謂“裸貸”,是指在借貸過程中,放貸人要求借貸人手持身份證件且裸露身體進行影像制品拍攝,并以此作為借貸憑證,當借貸人在規定期間未能還本付息時,放貸人以公開借貸人的裸照或視頻迫使借貸人盡快還貸的行為。所謂的“裸貸”本身涉及多項法律問題,且社會影響惡劣。因此對此種亂象的治理則是刻不容緩。本文接下來將會對“裸貸合同”涉及的相關法律問題、對受害者的權利救濟以及國家與社會各界應如何建立相應的權利保護機制進行探討。
以裸體照片作為借貸的擔保不具有法律效力;《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4條明確規定:“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如今“裸貸”行為嚴重挑戰了社會的公序良俗,“裸貸合同”應視為無效合同。
1.“裸條借貸”設置超出法律保護范圍的高額利率;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息超過年利率百分之三十六,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而裸貸的利率早已超過法律規定的比率。
2.逾期不還款放貸人傳播借款人裸體照片的行為侵犯借款人的名譽權及隱私權;在“裸貸”過程中,裸照作為抵押物,其人身屬性與人格屬性無法成為金錢債務的抵押品,這種抵押行為本身不具有抵押效力。
1.借款人欠款未還時,放貸人公開其裸體照片的行為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
2.放貸人以公開其裸體照片要挾逼迫借款人支付高額利息,還可能涉嫌構成敲詐勒索罪。
依上所述的“裸貸”合同效力分析可知,“裸貸”自始至終即為無效合同,不以任何人主張和法院、仲裁機構的確定為要件,“當事人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以名譽、隱私受損害為由要求追究傳播者的行政法律責任或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同時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侵權人承擔停止傳播行為、刪除裸照視頻、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精神損失等民事責任。如果涉及到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話,可以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刪除、屏蔽相關信息和數據等”。[1]
當放貸方以對方當事人的裸照相脅迫以謀取暴利時,極易觸犯刑法中的“敲詐勒索罪”以及“傳播淫穢物品罪”須依據法律對涉案的犯罪嫌疑人進行刑事處罰。對于因裸貸問題衍生出的性交易、性脅迫、侵犯公民的人格權、隱私權的問題,在法院進行審判時應作為量刑依據,從重處罰。
現今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學生發卡,向已滿18周歲無穩定收入來源的學生發卡需要明確第二還款來源。但對于沒有收入來源的大學生來說,自主消費是一種“私人”行為,如果還需向家長打報告與嚴格的審核程序,極易使得其放棄信用卡的申請。“此事件從另一個側面也表明,“理性的金融排斥”使得大學生群體成為信用卡市場初期發展不完善的犧牲品。”[2]因此正規的金融機構應與當地政府或高校合作,針對確有金錢需要的大學生放低申請信用卡的門檻,增設更多利于大學生融資的金融產品。
《廣告法》第28條:“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校園貸多屬于民間借貸,非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為發展校園“裸貸”業務,一些小額貸款公司在宣傳初期,往往打出“免息”的宣傳,卻隱瞞了高額利息與服務費的存在,這種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與公認的商業準則,是一種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監督檢查部門應加強對廣告宣傳的監管。
大多校園貸信息審核程序的資質審查不嚴或根本沒有資質審核的行為易導致重復授信、被貸款等風險。因此相關立法部門對相關借貸平臺還應提出統一的審核標準,并對同一借款人的貸款次數做出最低限制。
該標準必須符合學生的市場需求,網貸平臺貸款必須在此標準范圍內經營。禁止消費能力不足以償還利息的女大學生進行借貸,同時該標準也應限制貸款額度及還款利率。
各高校應當將關乎大學生正常健康的金融教育、消費教育列入必修課。也可創建介紹關于各類校園貸的風險分析的微信平臺,為學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借貸參考。
“大學生群體對小額金融貸款的需求不容忽視,但管理個人的道德水準是很難的,真正需要管理的是提高學生金融風險意識和網貸平臺的責任意識,這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3]女大學生自身也應當盡快樹立起健康的消費觀,學習相關的借貸法律知識,認清某類借貸行為的違法性與危害性,不以貪圖享樂為目的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