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103
為實現沉淀資金歸屬的最優配置,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若根據格式合同中的公平正義原則,孳息權屬于使用第三方支付的用戶,但若是在一個交易周期內將所獲得的孳息分攤至每個用戶,則會加大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運營成本,從而導致使用效率下降,不利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持續發展,且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根據第三方支付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協議,客戶資金所產生的孳息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收益的一部分。我國相關監管部門為維護金融秩序的穩定,防止犯罪的發生,可以規定這一部分收益的用途,如:按照消費者權益優先保護原則,成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防范網絡交易過程中出現的潛在風險。
綜合考量中國社會經濟現狀,依據中國國情,借鑒英美信托雙重所有權理論,建議可以將這筆資金分成四份,分配方案如下:第一,將沉淀資金所得孳息的10%用于電子商務稅收,有利于政府對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活動進行有效調節與引導,維護網絡經濟的發展與金融環境的穩定。第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計提10%的孳息作為風險基金,用于防范在互聯網第三方支付交易體系中出現的潛在問題。第三,設立網絡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將孳息的60%作為其資金來源,用于補償消費者因權益受到侵害所造成的損失。第四,將孳息的20%分配給第三方支付平臺,用于技術提升以及人才引進,加強業務培訓,努力建立一支既精通業務又掌握專業化的技術知識的精英隊伍,保障網絡交易安全,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用戶體驗。
對于消費者資金安全的保護:第一,第三方支付平臺應以適當的方式向用戶說明并公開第三方支付機構各種業務的交易規則,在用戶申請注冊使用時,應當向客戶明確其中存在的風險及其在具體交易過程中用戶依法享有的權利與應當承擔的義務;第二,公安機關的計算機安全檢查部門應嚴格監督管理計算機病毒的制作與傳播,并對違反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安全法的行為處以嚴厲懲戒,從而,防治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有害數據;第三,建立信用評價與交易準入機制,嚴格核實客戶身份信息的真實性,規定客戶必須在商業銀行開戶,并審查客戶的身份證件與開戶材料,從源頭防范欺詐風險。
首先,對于防止虛假套現問題的建議。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虛擬性、審核門檻較低以及外部監管滯后的原因,導致通過第三方支付套現的成本較低,從而影響了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持續良好的合作關系。筆者建議,對于虛假套現問題的規范,大概可以分三個方面:第一,加大對套現行為的懲罰力度。調整第三方支付監管長期處于缺位的狀態,遏制套現行為的發生。第二,提高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進入門檻。加強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監管力度以及進入行業的準入條件,從而增加套現成本,遏制套現行為的發生。第三,規定第三方支付服務為有償服務。根據信用卡在ATM機上取現需要收取4%的手續費的情況,建議網絡交易也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提高不法分子的套現成本,使其無利可圖,從而遏制套現行為的發生。
其次,對于遏制洗錢風險的建議。因網絡交易的隱蔽性以及相關記錄缺失,導致交易過程中存在洗錢風險,嚴重危害互聯網交易的安全。因此,加強對第三方支付在反洗錢方面的監管至關重要。筆者建議,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完善改進。第一,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除銀行金融機構外,第三方支付機構這樣的非金融機構也是反洗錢義務的主體,應設立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監管與約束。根據我國現有的關于金融機構的反洗錢規定,完善關于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機構反洗錢專門化制度建設的改進措施。第二,完善統計與披露制度。完善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系統的統計和信息披露制度、信息安全審核制度以及信息報告與備案制度,從而有利于對客戶身份真實性識別與交易過程記錄,為防治洗錢犯罪提供有力證據。
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相關法律的建設是當代經濟發展至為重要的社會資源。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立法的活動,應與信息化建設緊密相連,為維護互聯網金融秩序掃除障礙。因此,應當對可操作性不強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有效調整,監督約束網絡第三方的行為,加快建立和健全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法規的步伐,從而提高第三方支付的服務質量與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