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鈞 薛金俠
1.河北工程技術學院信息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2.河北工程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
《企業法律實務》作為法律類專業的主要課程,做好相關教學工作可以培養高素質的法律人才,提高畢業生的法律事物處理能力。項目化教學結合具體項目,以任務為驅動,有機融合理論與實踐知識,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企業法律實務》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會重點講解企業法律實務教學中可能用到的法律條款、理論,并羅列出企業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而法律實務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學生只能通過“聽”的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方法存在明顯的弊端[1]。如,當需要草擬一份公司章程的時候,學生雖然知道章程包括哪些內容,但是并不清楚如何制定公司章程,也不了解法定的公司命名規則,不知道股東需要登記哪些身份信息等。
傳統院校教學過程中,部分師生并未正確看待人才的定義,簡單的認為具有專業知識或熟練技術的學生就是專業性技術人才,教學過程中忽視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或素養,造成培養出的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新時期教學過程中,需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充分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對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進行重新定位[2]。
新時期法律類專業教學培養人才時,要充分了解專業特點、學生情況及市場需求,制定合適的培養職業能力的目標。如,基于專業知識,樹立專業技能與綜合能力的目標,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專業性及技能型的人才。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法律類教師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情況,并了解與關注行業發展的動向,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提升,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項目任務應該來源于項目生產實踐第一線。但教師因為個人經歷問題、學校因素或環境因素等各種條件限制,不能經常性的、系統性的處理與企業相關的法律事務,所以在項目任務設置時不能全面、真實的將企業發展遇到的法務問題反映在學生面前。因此,為更好地實施法律專業項目化教學,教師應盡可能多地參加一些與自身專業相符的社會實踐活動,抓住機會盡可能多的去一些大企業參觀、培訓。
相較于工科專業項目而言,法律專業項目不會那么直觀,較為抽象和復雜,學生處理起來經常會忽視一些小的要素或細節。例如,學生在審查合同過程中對企業用現金支付貨款的現象就沒有表現出任何問題,因為從表面看現金支付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但經教師提醒并查找過相關文獻規定后,才發現企業進行現金支付時,現金數目應符合當前我國現金管理條例的規定,而原有合同約定中并不符合我國現金管理條例的規定。
像這類問題,為什么學生不能自己發現呢?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和掌握不到位。所以,法律專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項目化教學時,需要學生對以往知識掌握不足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幫助學生盡可能夯實基礎知識,因為這些知識總有需要的時候,教師不能只顧眼前項目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實施而忽視學生最基本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教師是學生的導向和楷模,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水平的高低,也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院校在教師選擇中應嚴格把關,對新應聘的教師嚴格考察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保證教師的質量,對在職教師,要定期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每位老師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水平上不斷提高[3]。
要求老師之間經常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學校還應鼓勵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以新的教學理念啟發學生,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成為綜合型,創新型,高技能的綜合性職業人才。科學的評價體系在教育教學中能夠給學校提供學生全面的學習情況,以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有極大的幫助,能夠對學校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項目化教學在《企業法律實務》課程中的應用,可以改善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當然,具體應用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完善應用方法,充分發揮項目化教學的優勢。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教學水平提升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