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喆琳
廣東省廣州市南粵公證處,廣東 廣州 510620
遺囑信托發源于英國,后來傳入美國,屬于家庭信托類型。遺囑信托可以使委托人在其死后可以按照本人生前的意愿分配和處理特定的財產。具體說來說,遺囑信托是指,立遺囑人在遺囑中詳細說明去世以后的財產分配問題,受托人則根據遺囑內容,在委托人去世以后對其指定財產進行分配和管理的法律行為。2001年我國頒布的《信托法》中規定,委托人可以根據《繼承法》以遺囑的形式設立信托。雖然遺囑信托在歐美國家已經實行了上百年,但是在我國卻是一個新興起的事物,早在2001年的《信托法》之前,我國還于1985年制定有《繼承法》,但是已經過了十幾甚至幾十年,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這兩套法律卻沒有伴隨著社會變化而進行修改,以至于我國在遺囑信托實施中,存在著很多的法律障礙。本文結合我國當前實際情況,討論了遺囑信托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一般的遺囑繼承,是遺囑人使用立遺囑的方式,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個或多個來繼承生前財產。遺囑信托則是委托人使用信托的方式,將信托財產交由受托人按照遺囑內容進行分配、管理。在本質上,遺囑信托制度是一種以資本和信托為基礎的新的遺產處理方式,這種制度把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加入到原來的繼承人和被繼承人之間中。其優點在于:
普通遺囑是將遺產一次性地分配給繼承人,而信托遺囑是受托人依據信托內容,將信托資產分期、分階段、分批地進行分配,更能體現委托人的意愿。并且遺囑信托受托人只依照委托人的意志進行財產管理,而不受繼承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干涉。設立遺囑信托不僅可以避免繼承人、利害關系人的干涉,還可以避免被不當侵害,而不能及時救濟或者因為取證不能而無法得到救濟。另外據稱中國高凈值人士的財富有80%是來自股權收入。對股權設置遺囑信托有更為巨大的優勢,一是可以由專業人士來管理公司,二是可以避免股權被侵奪旁落,而致使辛辛苦苦打拼的財富不能福澤后代。另外,設立遺囑信托可以有效防止受益人隨意揮霍財產,即在信托合同中設置“敗家子條款”。遺囑信托還可以解決后位繼承人不被認可的問題。即遺囑人在遺囑中聲明,滿足一定條件或者一定期限到達,優位繼承人應該將遺產傳授給后位繼承人。優位繼承人獲得財產,并且在失去繼承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往往不會輕易放棄財產,而由此引發一系列的爭產糾紛。設定遺囑信托則可實現對后位繼承人權益的保障。
我國《信托法》第十六條規定,信托財產與屬于受托人所有的財產(以下簡稱固有財產)相區別,不得歸入受托人的固有財產或者成為固有財產的一部分。受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被宣告破產而終止,信托財產不屬于其遺產或者清算財產。這一條要求受托人將固有財產和信托財產進行區隔,而且信托財產獨立于受托人的固有財產。同時,信托財產還獨立于委托人未進行信托部分的財產。所以,就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來說,不管他們有任何的風險,都不包括信托財產。
遺囑信托在某種意義上,比普通遺囑更能體現遺囑人的意愿。哈佛大學教授、現代信托法之父斯科特說過這樣一句話:信托的應用范圍可以與人類的想象力相媲美。就是說,只要委托人愿意,且不違背相關法律法規,信托可以應用到相當廣的范圍。
贈與稅、遺產稅的征收迫在眉睫。通過信托進行財產傳承,受益人在獲得信托收益時,只需要繳納一定的所得稅,而通過遺囑等繼承則需要交納遺產稅。在財產傳承給孫輩時,則需要再次交納遺產稅,再次進行傳承時必須交納第三次遺產稅。如果設立遺囑信托,將財產轉移至“不朽的”財團,這些財產就不會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傳承,而被重復征稅。
設置遺囑信托,不僅僅能使財產得到有效傳承,避免多重征稅,還能由專業人士來進行管理,比如資金信托,受托人可以進行組合投資,進而實現財產的增值;控股股權遺囑信托,由受托人自己或者委托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可以實現企業的持續經營等等。由此看來遺囑信托還具有實現財產專業管理與增值的功能。潛在的客戶群體有對遺產管理及配置有專業需求的人,對受益人“不夠放心”的人。
《信托法》自2001年頒布后,商事信托相繼開展,而由于制度及各方面原因,民事信托一直沒有得到落實。近年來,私人企業及其他投資人的財富在不斷增長,但是財富積累者卻在不斷老齡化,面臨著退休,亟待進行有計劃地財富繼承。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配套制度,導致目前遺囑信托制度在我國無法普及。
信托制度源自英國,后傳入美國,是歐美國家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一旦遺囑生效,遺囑信托中涉及到的財產就會立即轉給受托人管理,受托人成為一般法律上的財產所有者,擁有信托財產的所有權,可以對該財產進行管理。為了保障有一人的收益權,平衡受托人和收益的利益,收益人僅僅只能享受財產而不能控制財產。這就是“雙重所有權”。在這種制度下,委托人財產的管理權和收益權是分離的,能更好的實現委托人的意愿。在中國,使用則是與所謂“雙重所有權”相矛盾的“一物以所有權”原則,致使遺產的歸屬權不確定,受托人對于受托財產的管理受到束縛,不能自由管理,而受益人在受益方面,也會產生相當的影響。
《信托法》為了維護交易安全,將已經建立信托的事實向社會公布,所以規定了信托財產必須依法登記。對于公益信托和商業信托,依法登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對于民事信托而言,卻阻礙了遺囑信托的發展。對于遺囑信托,該法律中的登記制度,損害了信托中的保密性。而遺囑信托的保密性和私密性又比較強,它是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間的協議,不需要他人同意或者審批。如果將委托人的財產狀況和受益人的情況公布于眾,那么極有可能引發不必要的財產紛爭。另外存在一種情況:建立遺囑信托時,遺囑不生效,當遺囑生效時,委托人已經死亡,所以不能確定規定要求的登記義務人。
在對民事信托和營業信托的監督保護方面,《信托法》并未作出任何的規定,為了維護受益人的權利并監督受托人的行為,僅僅規定了公益信托應該設立相應的監察人。信托是一個長期的財產管理過程,而且遺囑信托是在委托人死亡以后生效,那么,受托人在管理受托資產過程中,就有可能因為道德原因或決策失誤導致信托財產存在風險、受益人受到損失。
一旦信托生效,所信托的財產就會立即交給受托人進行管理,那么該財產的所有權在法律上屬于受托人。我國法律規定,轉移動產所有權的標志是交付,相對比較簡單,直接過戶或者交付即可。而不動產所有權轉移時必須進行登記,尤其是機動車和房產,受到很大的制約。我國辦理房產轉移手續時,必須進行過戶登記。目前很多城市在房產方面都出臺了限購政策,每個人名下的房產是有嚴格規定的,如果遺囑信托為房產,又遇到限購等政策,那么將不能辦理過戶手續。而且我國法律還有規定,房產等轉讓、過戶需要交納稅額,這樣的話,委托人到受托人,受托人再到受益人,需要兩次交稅。另外,如果信托財產是機動車,有些城市由于某種原因限牌,機動車在辦理過戶登記時,不包括車牌,僅限于機動車本身。沒有車牌的機動車則根本無法使用。總之,這些方面都能造成信托資產的減值。
現今社會,世界上很多國家在繼承領域都廣泛使用了遺囑信托,這種制度的實施,人們可以對其財產進行自由分配。我們國家,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個人財富也在不斷增加。而這些積累了相當財富的人們,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對財產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管理,使財富能夠繼續傳承。在這種情況下,遺囑信托出現了,他可以按照當事人的意愿對遺產進行自由轉移和合理管理。根據我國在財產繼承中遺囑信托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在以下方面進行完善:
世界范圍內,信托財產的法律中,英美法系是“雙重所有權”,而我國是“一物一所有權”,這兩個原則相互沖突,所以民事信托制度在我國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阻礙。針對這一問題,1985年在荷蘭召開的國際會議出臺了《關于信托的承認及其法律適用的國際公約》,該公約中針對這一情況,提出了信托的定義。其中就有“委托人將其財產置于受托人控制之下”的規定,與我國《信托法》中“委托人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管理和處分”相一致。
英美法系的“雙重所有權”的規定中,為了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沒有完整的登記制度,但是在大陸法系中,信托法的重要內容就是登記制度,這是為了說明財產的信托性質,不屬于受托人的性質。但是財產信托的登記生效主義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實施難度,提高了信托成本。對于這種情況,韓國、日本等國家在信托財產登記的相關法律中有“未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的規定。
在我國,《信托法》中的規定缺少對民事信托的監督,很有可能由于受托人的道德問題發生信托資產的風險問題,所以很有必要建立民事信托的監察和保護機制。就是要設立獨立的信托保護人,和受托人、受益人在信托關系中,相互制衡,以保證委托人意愿的順利執行。世界上信托制度比較完善的國家和地區,對信托保護人在私益信托領域中的適用均有相關要求。
作為一種遺產處理的新興方式,遺囑信托在我國的財產繼承領域逐漸發展起來,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仍存在各種各樣的障礙,這就需要我們有關法律,在制度設計上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以便其能更好地為委托人服務。
[ 參 考 文 獻 ]
[1]褚雪霏,徐騰飛.試論我國遺囑信托制度之構建[J].河北法學,2015(8).
[2]葛俏,龍翼飛.論我國遺囑信托財產的法律屬性界定[J].學術交流,2015(9).
[3]葉朋.法國信托法近年來的修改及對我國的啟示[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