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濤
摘要:低年級識字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教給學生自能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識字,并從激發(fā)興趣、授以方法及系列訓練等方面入手,來探討小學生的識字技能培養(yǎng)方法,使識字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低年級學生的識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語文學習的角度講,它首先要為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從促進大腦發(fā)育的角度看,由于識字活動必須通過視覺、聽覺、動手等多條渠道獲取外界信息,從而形成對大腦的綜合刺激。[1]強化大腦各區(qū)的神經聯系和貫通。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度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所以,識字教學質量關系到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課堂教學,靈活多變
1、將生字難字編成形象生動的口訣。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將生字難字變?yōu)樾蜗笊鷦拥目谠E,無疑將大大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樹苗”的“樹”字,可以編為“村里的樹木對對齊”;“朋友”的“朋”字,可以編為“兩個月亮交朋友”;“播種”的“種”字,可以編為“禾苗種在水田中”;“肯定”的“肯”字,可以編為“云朵在行動,月亮不肯向后走”;“懷念”的“念”字,可以編為“好好學習,用心念書”,等等。
2、編字謎識字。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復,強化記憶。這個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顯得枯燥乏味。在進行一年級識字教學時,我常常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小朋友去猜,去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比如,我教“風”字,謎面編成“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云兒見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對后,興趣來了,我趁機教“手”字謎,編成“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字謎,小朋友猜對“手”字謎后,學習興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問小朋友:“誰能給這個字出一個謎面,請大家猜猜?”這樣的教學,小朋友的思維得以發(fā)展,在“手”字謎的啟發(fā)下,很快編成“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的字謎等。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何嘗不能使學生的學習變得生動活潑,喚起兒童的學習興趣呢?
3、加減法識字。在教學識字中,我會精心設計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強化記憶。例如“門+口=?”(問)、“早+草頭=?”(早)。“草—草頭=?”(早)有時,我也會利用數學中的加減法,遷移到識字教學中來。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頓時,學生來了興致,小手林立,發(fā)言踴躍,好題頻出。如“坐—土=?”(從)、 “立+日=?”(音)等,在課堂開展識字競賽,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除此之外,我還注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和發(fā)現形近字之間的異同,對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稱之為“姐妹字”。如:“蛙、哇、娃、洼”“請、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系,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隨機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字。
二、愉快學習,自主識字
1、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里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又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詠鵝》《春曉》《村居》這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在讀背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音讀準確、詩句讀流利,全詩能背誦。
2、認認涂涂中自主識字。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時,我引導孩子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如采用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說說自己平常認識哪些字,展示識字成果,并交流自己的識字心得體會,最后結合語文園地的練習,讓學生認一認,并把認識的姓涂一涂顏色。這樣做,既能夠激勵學生自主識字,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
3、讀讀畫畫中自主識字。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我通過認偏旁,析字形進行識字,效果較好。如語文園地里的讀讀畫畫,把你認識的偏旁和相對應的字畫上相同的顏色。實踐證明,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盎然中完成學習語文、鞏固基礎知識的任務。
三、拓展途徑,主動識字
教師要鼓勵孩子多利用這些渠道,從而加深學習效果。一定要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漢字與現實生活不可分割的關系,緊密聯系實際,增強他們識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將來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3]。
1、生活中識字。生活中隨處可見漢字的身影。因此,教師有必要拓展教學途徑,鼓勵、帶動學生利用課堂知識與方法,到活靈活現、精彩紛呈的現實中識字,在學習生活中識字,從而逐漸培養(yǎng)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和習慣。
2、校園中識字。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認字環(huán)境,如學校的標語、黑板報、宣傳欄等等,無一不是識字認字的好幫手,要引導學生去認識它們,遇到不認識的,要積極鼓勵他們請教老師或同學。還有,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辟識字“樂園”,諸如“識字加油站”、“識字樹”等等,在促進識字能力的同時,為班上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最近認識的新字創(chuàng)造機會[4]。
3、家庭中識字。家庭也是孩子認字識字的另一所學校。家里邊家長購買的水果、蔬菜,大人、孩子穿的衣褲、鞋襪,以及帶有商標的家用電器等,無一不是孩子認字識字的好途徑。
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而且識字量較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采用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識記效果的提高。總之,巧妙的教學方式,解決了識字教學的”枯燥無味”的問題。通過轉換學習角度,降低了識字難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下,學生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會越來越喜歡漢字,并能逐漸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習慣,進而提高了獨特識字的能力,為以后的語言文字知識的積累、運用和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5]。
參考文獻
[1] 陳敏.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幾點做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2(22):122-123.
[2] 高晶.小小生字奧秘多—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內蒙古教育,2010(6):48-49.
[3] 陳作梅.快樂學習輕松識字—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3(1):46-47.
[4] 吳永明.潤物細無聲—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10(8):26.
[5] 白小容.變枯燥為有趣—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6,24(24):221-2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