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華 葉前林 何倫志
摘 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龐大的經貿合作體量,為人民幣國際化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了新的機遇。人民幣國際化自2009年試點以來,取得了重要的顯著成績,但同時面臨人民幣國際化程度較低、風險較大等諸多障礙。為此,如何借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融資需求的擴展,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障礙;策略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融資、跨境電子商務、大宗商品貿易、產業園區建設等經濟金融國際合作項目,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多邊金融機制的實施,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注入了新的活力,將使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中發揮更大的國際貨幣功能。自2009年我國試點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以來,人民幣國際化試點已走過了近7個年頭,在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計價和儲備資產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績。同時,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緣政治復雜、資本金融市場不健全等綜合因素制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將遭遇一定程度的障礙。如何突破上述障礙,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投資建設提供金融支持,將成為新時代開放格局下的重要任務。
一、人民幣國際化取得的進展
自2009年我國開展試點邊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以來,我國人民幣國際化在跨境支付結算、計價、儲備資產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具體表現如下:
(一)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額快速增加
隨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發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完善,跨境人民幣支付結算業務政策的不斷優化,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順利推進,人民幣在世界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用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人民幣越來越受到廣泛認可和接受,并作為貿易計價結算貨幣。2016年,我國跨境人民幣現鈔調運業務金額達638.09億元,跨境人民幣收付總金額達9.85萬億,已連續6年收付金額穩居中國第二,約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的近1/4,境內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結算達24萬余家。其中,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金額約為5.23萬億元,對外直接投資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金額約為1.06萬億元,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金額約為1.39萬億元。
(二)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數額穩步增加
近年來,為了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我國加快了金融市場雙向開放進程,人民幣跨境證券投融資試點穩步有序推進。2016年,世界上共有18個國家或地區獲得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總額度達到1.51萬億元;共有407家境外機構獲準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總金額達1.97萬億元(不含港、澳、臺地區)非居民的境內銀行人民幣存款余額達9154.7億元,以香港為主要的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余額達1.2萬億元,人民幣國際債券未嘗余額達7132.9億元;全年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外匯即期成交折合約為5.93萬億美元;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成交折合達10萬億美元,人民幣外匯遠期市場成交折合約1500億美元;全國共設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1716個,其中1052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發生了跨境支付業務,其收付款總額達1.75萬億元,凈流入為7.7億元;滬股通和深港通業務資金流入流出總額達1634億元,凈流入為577億元。
(三)人民幣儲備功能和國際合作逐步深化
隨著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形象得到很大提升,人民幣在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投資領域得到更廣泛使用,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雙邊本幣互換機制和結算協定將得到更加完善。2016年,全球共有包括英國、俄羅斯、韓國、新加坡、歐洲央行等在內的60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官方儲備資產。截至2017年6月,外國官方持有人民幣外匯儲備規模約為993.6億美元,較2016年底上漲9.5%。同時,人民幣作為全球金融安全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全球第6大支付貨幣,越來越受到國際上的認可。2016年,我國央行與36個國家或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達3.3萬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四)人民幣跨境使用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為發揮人民幣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便利化等領域的優越性和便利性,我國央行加快推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和擴容,并在海外建立人民幣業務清算銀行,大大提高海外市場主體跨境人民幣支付和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2015年10月,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在上海正式運行,建立了包括海外清算行、代理行在內的相對完善的人民幣跨境或離岸支付清算體系。2016年7月,中銀香港作為首家直接參與者接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其業務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效率亦得到極大提高。截止2016年底,在全球六大洲80個國家或地區共有28家CIPS直接參與者和512家CIPS間接參與者,共涉及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量72.29萬筆,總金額達4.84萬億元。在境外,我國央行已在歐洲、美洲、大洋洲、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的2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境外人民幣業務清算行,為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主體跨境支付和使用人民幣提供方便,促進海外貿易投資便利化。
二、“一帶一路”倡議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障礙
(一)人民幣國際化程度較低
一般而言,人民幣國際化需要經歷從“周邊化-區域化-國際化”的“外圍-中心”貨幣過程。目前,隨著我國經濟貿易實力的增強,“一帶一路”倡議在沿線國家的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持續走強。2009年,我國開展試點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時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僅為0.02%,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使用幾乎處于空白;截止2016年末,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已上升至2.26%,7年間增長了113余倍,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開始顯露頭角。但是,與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相比,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程度較低,總體仍處于周邊化階段。目前,人民幣已能在緬甸、蒙古、越南、老撾等周邊鄰國直接使用,在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已成為邊境貿易結算的重要貨幣。2016年,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使用占有率僅為1.68%,以人民幣結算的全球國際貿易份額僅為2.11%,由于受到美國大選和美聯儲加息的攪動,以及國內“8.11匯改”后匯率承壓、資本項下政策趨嚴等國內外綜合因素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民幣國際使用意愿,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有所放緩。endprint
(二)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風險較大
“一帶一路”沿線覆蓋國家基本上處于經濟發展中或欠發達狀態,各國地緣政治、種族構成、政局狀況、自然環境、市場結構、經濟水平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從地域綜合經濟實力角度看,西亞北非區域國家依靠豐富的石油出口、旅游和外商投資能夠帶來國民經濟較快增長,但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境內的極端恐怖分子的干擾將對該區域的經濟增長帶來一定的破壞性和不穩定性;中亞區域發展潛力較大,但受到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等大國勢力滲透,除了哈薩克斯坦經濟勢力較強外,其他中亞國家經濟發展緩慢,金融抗風險能力較弱,貨幣當局以貶值方式維持經濟運行;南亞印度國家經濟增速較快,有望成為亞洲經濟新的增長點;東南亞各國經濟增長平穩,但內部發展不平衡,印尼經濟增速連續多年達到6%,而泰國經濟卻陷入僅為2%的低速增長狀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除了中國、印度、土耳其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之外,其他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經濟規模總量較小,經濟結構相對單一,貨幣政策穩定性偏弱,本幣匯率波動及貨幣貶值幾率較大,不利于國際經濟金融和國際貿易投資資本的進入,容易產生金融風險,最終制約和阻礙人民幣區域化或國際化進程。
(三)資本項目下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
國際收支資本項目下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條件之一。目前,我國已經實現最低層次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下的人民幣自由兌換,由于我國現行的匯率和利率市場形成機制不完善,難以通過二者的相互作用機制達到調節國際資本流動效果,容易引起貨幣貶值,釀制金融系統風險,極大影響人民幣跨境投資與貨幣流通?!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產業貿易結構與我國對外貿易結構互補性強,在國際貿易方面對我國依賴程度較高,沿線國家的匯率形成機制參照人民幣程度高于美元和歐元,但沿線國家跨境貿易人民幣實際收付金額僅占發生貿易額的14%,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居民和企業認可度和接受度不高,貨幣自由流通仍受到很大限制,亟待改善跨境人民幣流動渠道,增強金融資本市場雙向開放。2016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體上處于順差,對外貿易總額約為6.25萬億元,暫時還無法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金融項目實現雙逆差提供充足的人民幣,從而保證跨境貨幣流動性和可持續融資能力。
(四)國內金融機構國際化經營水平較低
人民幣國際化需要一定的國際化金融機構載體來實施。在我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經貿合作提供業務支持的金融機構,大多集中在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銀行,而這三家金融機構的業務基本集中在大企業和公路、鐵路、電力、港口、通信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領域,民營企業小型項目由于海外經營投資風險性大的緣故,難以獲得有效的政策性金融支持。2016年,中國進出口銀行在海外圣彼得堡、巴黎、東南非和西北非等地設立的代表處,為“一帶一路”沿線50個國家和地區的鐵路、公路、機場、電力、通訊、水利、航運等1200多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項目提供了高達6225億元的貸款金融支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基礎設施項目中,外資金融機構貸款占比不足10%,大多數金融貸款由中資金融機構提供。然而,當前我國國際化經營水平最高的中國銀行貸款也僅占總貸款的10.1%?!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覆蓋面廣,目前中資商業銀行仍無法觸及每個沿線國家,在沿線金融機構網點分布處于低密度狀態,主要集中在新加坡、越南等東南亞部分國家,在中亞、西亞、北非和南非等國家中資商業銀行海外機構網點數量更加稀缺,無法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金融服務需求。
三、“一帶一路”倡議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選擇
(一)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投資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已從國內拓展到國外,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人民幣國際化順利推進的關鍵在于保持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中國作為全球貨物貿易大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和資本流動密切,為貿易金融領域推行人民幣跨境計價結算創造了巨大需求。一方面,中國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貿易金融國際合作,保持適度的貿易逆差,并保證人民幣在沿線國家貿易投資合作中擁有充足的流動性,同時對沿線國家美元兌換人民幣進行適度補貼,擴大人民幣跨境計價結算范圍,提高人民幣跨境計價結算普及程度。另一方面,中國應鼓勵本國企業和沿線國家企業在大宗商品和跨境電商領域,率先突破人民幣跨境計價結算規?;褂?,為沿線國家大宗商品及跨境電商交易提供必要的人民幣金融衍生產品支持,降低貿易融資成本,共同促進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蓬勃發展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二)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貨幣金融合作機制
通過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已建立的國際經貿合作協商機制,鼓勵和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并實現貨幣直接兌換和交易,確?!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和地區能源、貿易、水利、通訊、交通等重點基礎設施投資領域人民幣流動性需求。繼續強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雙邊或多邊跨境投資貿易人民幣清算合作協議,拓寬人民幣跨境計價、結算使用范圍,完善人民幣境外清算網絡,在“一帶一路”沿線毗鄰國家和地區相近省份(如新疆、云南等)建立人民幣跨境清算區域中心,進一步暢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幣結算渠道。一方面,加大人民幣跨境輸出回流循環清算創新渠道,在發展邊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人民幣投資和貸款融資等傳統人民幣輸出方式基礎上,改革創新,建立人民幣跨境清算循環回流體系,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幣使用意愿。另一方面,建設和擴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區域性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提高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安全性、高效性,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投資可持續發展。
(三)穩步推進有管理的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endprint
國際金融發展經驗表明,貨幣可兌換性與金融風險成正相關,隨著貨幣可兌換性程度的提高,金融波動的風險性也在逐步增大。為此,在人民幣國際化推進過程中應深入借鑒世界其他貨幣國際化經驗,堅持有管理的資本項目可兌換,減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政治和民族沖突等系列因素帶來的國際資本流動對我國造成的沖擊。在現有的以發達國家為中心或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框架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多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抵御國際金融風險能力方面較弱,而且沿線國家和地區發生的資本流動往往是因國際資本大進大出和流向逆轉等外在因素導致的。為保持經濟金融秩序的穩定健康發展,掌握經濟金融發展的主動權,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應堅持有管理的人民幣可兌換,防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金融波動風險傳遞,杜絕過快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帶來的隱患,確保人民幣國際化平穩推進。
(四)加快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能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提供合法、便利和快捷持有人民幣計價資產的渠道,增強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吸引力和意愿,促進人民幣國際信貸投融資規模的擴張。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發行人民幣債券、股票等多元化金融產品,將金融市場籌集的資金投資在“一帶一路”公路、機場、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直接或間接發揮人民幣在離岸市場上國際貨幣角色作用。另外,應加快以境外人民幣清算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健全人民幣登記、托管和交易等清算功能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增強以香港離岸市場為主體的金融市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輻射力。同時,還應發揮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銀行和絲路基金在人民幣國際化中的推動作用,發行以人民幣為計價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債券并增加人民幣計價比重,間接促進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使用范圍,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2017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EB/OL].http://www.pbc.gov.cn/huobizhengceersi/214481/ 214511/214695/3398597/index.html.
[2]耿明英.“一帶一路”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的融合發展探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5,(11):9-13.
[3]韓玉軍,王麗.“一帶一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J].國際貿易,2015,(6):42-47.
[4]任志宏.“一帶一路”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障礙及路徑[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28-34.
[5]曲鳳杰.構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J].國際貿易,2017,(8):65-68.
[6]伍自強.發揮優勢 勇于擔當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5,36(6):72-76.
[7]張禮卿.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金融論壇,2016,21(3):3-8.
[8]盛偉,彭娜,張祥建.“一帶一路”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戰略與推進路徑[J].科學發展,2017,(9):86-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