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娜
摘要:民辦應用科技大學結合學校特點以及學生興趣點,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多舉措多平臺助力學生創業就業,努力抓準創業就業的切入點,探索創業基礎教育內容。把創業就業教育融入到校園文化和專業知識教育的全過程,通過加強政策宣傳,讓就業創業文化深入人心,以比賽營造創新創業實踐氛圍,分類分階段分層次對學生進行創業培訓和引導,加大對創業學生,就業困難學生的提高扶助力度,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做好創業知識儲備。在師資隊伍建設中,民辦應用科技學院通過各種方式對師資進行培訓,建立科學合理的聘選渠道,同時要求創業就業教師要實現自我培養。
關鍵詞:民辦應用科技大學;創業就業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34
教育部于2013年1月底啟動“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項目,該項目主要是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建設職業教育體系。全國共有13個省市自治區的33所高校參與該項目研究。河南省有一所民辦高校位列其中。從民辦高校在向應用科技大學轉型的發展中,民辦高校在創業就業方面更具有鮮明的代表性。
1民辦應用科技大學創業就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1.1努力找準創業就業教育切入點
民辦高校在辦學過程中拓展就業創業教育路徑,將就業創業融入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在專業教育中找到切入點,融入就業創業教育,通過專業實踐、社會實踐提升專業素質和創新創業素養。從學生所學專業的教育與學科競賽、二課競賽或活動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提升專業技能。采取分層次、分類別、分時段等方式,從全面到個體,理論緊密聯系實踐,構建遞進式的,科學合理的創業創業教育模式,形成了符合民辦高校發展的創業就業教育體系,培養出動手能力強、實踐運用強、適應性強的大學生人才。以應用型大學黃河科技學院、寧波大紅鷹學院為代表的民辦高校,結合地方經濟和區域優勢,從新生入學就將就業創業教育意識的培養列入計劃并具體實施。
1.2努力探索創業基礎教育內容
在創業基礎教育的內容上,民辦應用性高校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研究。創業基礎課程是從原來的就業指導課程中分離出來的。就業指導課程分為三大模塊,分別為職業生涯規劃、創業基礎、就業指導。從最初的8個學時的創業基礎課增加到32個學時,教授的內容更加豐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更加緊密。目前創業基礎課程現行教材內容基本上涵蓋了創業的基本概念、如何識別創業機會,如何組建團隊,企業融資、風險評估等,還有一些高校在國內首次開設了創業心理學和演講力的課程。隨著社會需求和學生自身的需要,還需要更進一步把創業理論、創業技巧結合起來,通過選修或者必修工商、稅務、法律等方面的課程,完善創業教育體系與實踐。
1.3整合資源提供創業就業平臺
民辦高校為營造就業創業氛圍,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創業平臺,需要建立高校畢業生創業基金,專門用來激勵和扶持畢業生創業,同時激活小額擔保貸款,減少審批程序。通過大學生科技園,創業孵化器等,為學生提供創業場地。同時吸引校友和投資人對創業項目進行投資、孵化,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與地方產業相結合,發揮學科和互聯網優勢,利用網絡平臺創業,并提供相關的法律保障,免除大學生創業的后顧之憂。
2營造校園就業創業文化
2.1加強政策宣傳,讓就業創業文化深入人心
就業創業氛圍的營造,會鼓勵更多的學生投入到創業實踐的過程中,對學生擺好就業心態、更科學地擇業有非常大的幫助。民辦高校要通過校報、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途徑,大力宣傳政府的創業就業扶持政策,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和掌握有關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宣傳大學生見習崗、失業補助金、創業補貼、精準就業等各項扶持政策,營造良好就業氛圍。積極宣傳校內外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或者鼓勵學生參加比賽,使他們能及時掌握創業就業信息,樹立典型,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引導學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和企業,建設大學生創業就業服務站,擴大創新創業就業教育的受眾面和受益面。
2.2在校園文化中融入就業創業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更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為了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民辦高校需要在校園文化中融入就業創業文化。通過邀請校內外知名學者、企業家做講座,讓學生在學校就能獲得專業的前沿動態信息,就業創業形勢等,通過充滿活力的團學組織,開展多種創業就業調研、競賽、二課活動等,吸引學生們參與創新創業,理性就業,查找不足,更好地在大學期間鑄造自己,形成濃郁的就業創業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意識。
2.3以比賽營造創新創業實踐氛圍
民辦高校應該在各項活動中突出“創新創業”導向,通過舉行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申報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參加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以各種競賽活動為載體,使創新創業教育常態化。并以獲取相關資格證書、技能證書、專利證書、企業注冊證書為依據,獲得創新性學分,并以彈性學制為保障,以講座、競賽、實訓實踐為依托,營造校園創新創業實踐氛圍。制定相應的考核考評機制,把創新創業融入專業知識教學,強化實踐,與公共選修課、必修課相結合,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2.4分類分階段進行創業培訓與引導
需要區分學生是有能力創業、還是有意向創業或者想要了解創業,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分時段、分學習階段進行創業培訓與引導,并且注重對全體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的培養,符合不同層次和類型學生的需要,實現分類培養,有效提升人才培養效果。事實上,高校在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中,逐步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對科研意向強烈的學生,通過學術導師制培養,對于有創業潛力和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學校會提供平臺和資源,使他們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從而提升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水平。endprint
3民辦高校亟需打造優秀創業就業師資
創業就業教育離不開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但是目前各高這方面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整體水平不高,隊伍不穩定,水平參差不齊,教學反饋及評價不科學,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創業就業教學的質量。
3.1加強師資培訓
民辦應用科技大學創業師資隊伍基礎薄弱、先天不足已是眾所周知,不僅數量不足,并且很多任課老師都是由就業指導部門、輔導員、學生管理部門等組成,個別的是專職任課老師,大多教師都是由學校到學校的經歷,缺乏創業實戰經驗,也少有企業工作經歷,創業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培養迫在眉睫。第一,通過邀請專家來校授課外,還需要派教師外出培訓,上研修班,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渠道。第二,要經常性的集體備課,參加沙龍活動,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第三,做學生的創業指導教師,與學生一起做創意類或者創業類項目,在做中學,在學中教,做到教學相長。第四,參加學校的創業大賽的評委或者嘉賓,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思維和眼界,更好地指導學生做好項目。
3.2建立科學合理的選聘渠道
創業教育的任課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就能找到,民辦高校在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應以專職教師為主導,拓寬師資來源渠道,聘任有經驗的兼職教師,改善教師隊伍的學緣結構。在師資隊伍管理方面,要統一管理,而不能多部門共同管理,比如,成立創業基礎教研室,分為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專職教師由本校人員組成,負責課程的教學和組織,協調和安排教學內容和時間。兼職教師由優秀校友,政府人員、企業家、各學科專業教師等社會精英組成,對學生在創業實踐過程中進行相關內容的解答和輔導,從而形成教學互補,優化創新創業師資團隊的結構,提高師資力量和水平,使整個隊伍更加多元化、合理化,更符合人才培養的需要。
3.3創業基礎教師要實現自我培養
創業基礎教師應該從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的需求為主體,自覺主動地學習相關的知識,學習國家的方針政策,財務知識、營銷技巧等相關內容,通過SYB、KAB等創業模擬實踐訓練等活動,提升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另外,需要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與企業深度合作,主動要求到企業頂崗工作,增加自己的實際管理和運營能力,力爭成為創業型的專家。
在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中,黃河科技學院做法可以借鑒。該校整合全校資源,挖掘校友資源,利用企業資源,建立了由校內、校外、校友組成的三位一體導師團隊,并加強了管理與考核,有效提升了師資隊伍的質量。校內45名創新創業教師、153名一線學生管理與園區服務人員主要負責理論課程的講授,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學科前沿的介紹,以及對有創業意向和已創業學生的日常跟蹤輔導、項目論證、檔案建立與完善等。校外與歐美同學會2005委員會達成戰略合作,以其成員為主的導師團主要通過創業大講堂、創客訓練營等途徑對有創新潛質和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等優秀校友導師主要通過“創業1+1工程”對已創業學生進行對口指導。取得了較好成效,該校連續兩年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多次獲獎,并且培養出了多名優秀創客和優秀企業家。
創新創業教育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不僅促進了學生的成長,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業務能力。民辦應用性科技大學在轉型發展中,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發揮自身優勢,做好就業創業教育,形成就業創業教育體系,構建高質量的師資隊伍,使人才培養的質量有較大提升,就業創業教育,讓就業的學生更加理性地擇業,找到更合適的崗位,提升了自身與企業的匹配度,創業學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帶動了學生就業,緩解就業難題。民辦高校也只有提升學生的就業質量,才能樹立學校品牌,從根本上解決招生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茜等.應用科技大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現狀研究[J].江蘇科技.2014,(22).
[2]黃兆信.論高校創業教育轉型發展過程中的幾個核心問題[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2(6):147-154.
[3]楊雪梅.轉移-改造-提升:民辦高校向應用科技大學轉型的演進及意義[J].中國成人教育.2013,(12):44-46.
[4]黃兆信,王志強,劉嬋娟.地方高校創業教育轉型發展之維[J].教育研究,2015,(2):59-66.
[5]楊保成,李海霞.民辦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戰略路徑探索--以黃河科技學院為例,[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5,17(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