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丹興+丁娟
【摘 要】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大力發展家政行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家政從業者整體素質不高,阻礙了家政行業的健康發展,急需對其進行高質量的成人家政培育;反觀我國家成人家政培育現狀,存在諸多問題制約其人才培育質量提升;基于此,探究以政府為宏觀主導、院校為實施主體、企業是培育價值實現關鍵的“政府、院校、企業”三位一體的成人家政培育模式,以期助力成人家政培育優化,促進我國成人教育均衡發展。
【關鍵詞】家政成人培育;質量;問題;培育模式
1 加強成人家政培育必要性分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個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將繼續教育納入區域、行業總體規劃。”這一要求的提出既為我國成教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同時也提出了挑戰—在數量上達標、質量上提升、效用上契合社會發展需求。這就要求在遵循成教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植根國家產業優化升級宏觀發展的時代背景中,敏銳地洞察社會經濟需求,為成教發展拓展新的疆域。
(1)家政從業人員數量大—為我國成人教育發展拓寬新領域
隨著傳統社會加快向現代社會過渡,傳統大家庭的格局逐步被核心家庭為主的格局替代,我國正在邁進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生活現代化與勞動社會化,這些都直接促使人們產生家庭服務的需求,使得家政服務的市場會越來越大、從業人員越來越多,而該行業健康發展有懶于其從業人員素質、技能的不斷提升。這就需要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繼續教育與培訓,以確保該行業高素質人才源源不斷地輸入。
(2)家政從業人員素質偏低—為我國成人教育發展提出新任務
家政從業者可分為家政管理人員與家政服務員兩類,前者指家政企業的經理人、行政管理人員等,后者指服務于家政市場一線的家政工作人員,如月嫂、鐘點工、老人護理員等。就兩者的來源來看,調查顯示,家政管理人員(或企業創辦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失業或下崗工人,絕大多數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絕大部分是由家政服務員發展而來的,雖有實際的工作經驗,但缺乏現代公司經營理念。這顯然與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現代化的家政公司發展方向相悖,阻礙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由于傳統觀念的限制,高文化、高技能的人員不愿意從事該行業,現役家政服務員幾乎全部來自于農村剩余勞動力與城鎮下崗職工(她們以女性為主,年齡偏多于40-50歲之間,文化水平也以初中以下文化層次為主),再加上現在家政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她們往往不經培訓或稍加培訓就直接上崗,更無暇顧及就業后的經常化培訓。這就出現其職業態度、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偏低,從而服務質量低,顧客中、高層次家庭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從而造成家政市場“有場無市”的尷尬局面。
(3)家政培育重視缺位、主體間缺乏合作—為我國成人教育發展提出新挑戰
由于我國家庭服務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各項監督、保障、激勵等機制還不健全,故我國在家政從業人員培訓上的作為并不理想,還沒有將其擺在應有的位置上加以重視,相關的支持政策、約束要求也為完善,比如行業規范、市場準入標準尚未出臺,這就給家政從業人員培育帶來折扣空間與盲目性;已有的培訓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其缺乏不同主體間資源共享與合作機制,各行其事,再加上家政行業的微利性,很多家政公司對其員工的培訓力不從心,資金、設備、實操場地、師資等都成了其開展家政培育的阻礙。雖然近期如商務部、財政部、全國總工會實行了“家政培訓服務工程”,依靠工會系統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一些家政公司從中獲益,但諸如此類政府性質的培訓幫扶工程,一般起點比較高,受益的只能是少數做的比較好的家政企業,且培訓名額有限,又局限于自主招收員工的培訓活動。社會一些專門從事家政培訓的盈利機構,一般收費比較高,微利的家政公司不愿意、也沒能力送自己的員工去培訓,員工自己更不愿意花錢、花時間去培訓;有些有家政專業、設施的院校,一般“眼光高、看不上家政小公司”,不愿與其合作,而大型的、有影響的家政公司又鳳毛麟角,這也造成了其師資、設備的閑置,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業出路也不理想。這種企業間、企業與院校機構間缺乏良性互動合作機制,成為了阻礙家政成人培育的又一主要瓶頸。
2 “政府、院校、企業”三位一體家政成人培育模式的提出
國家鼓勵根據當地家庭服務市場需求和用工情況,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和在職培訓;支持高等院校和技工院校開設家庭服務業相關專業,培養從事家庭服務的經營管理人才和中高級專業人才,鼓勵有條件的家庭服務機構與高等院校、技工院校合作,建立家庭服務人才培養基地與實習基地。基于此,結合我國家政成人培育的現狀與時代背景,筆者提出“政府、院校、企業”三位一體家政成人培育模式。
(1)政府是促進成人家政培育健康發展的主導
在大力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時代背景下,家庭服務業作為基本的民生行業,帶有明顯的公益性,初始階段無法按照商業化來運作,僅靠企業自身發展遠不能及。這就要求政府應根據我國家政行業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扶持、制度規范等主導作用,為成人家政培育營造良好的氛圍與空間。
1)近期發展與長期規劃相結合,制定合乎區域實際情況的家政發展綱要;逐步制定該行業從業人員的權益保障條例、行業發展評價體系、具體發展舉措等條文規定,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力度保證其健康發展;通過各種媒介渠道大力宣傳大力發展家政業的積極作用,使人們逐步改變傳統觀念的認識誤區,讓家政業以應有的職業面貌走進民眾心中。
2)規范行業管理,加強行業規范化建設。建立行業標注,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嚴肅查處違法經營、打擊非法中介,凈化家政服務市場;大力支持優秀企業做大做強,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支持,以此實現“以點帶面”的積極輻射效應。
3)加大成人家政培育的幫扶力度,為企業、院校、機構合作牽線搭橋。構建以職業類院校為主體,以企業、社區、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社會機構為輔的家政培訓網絡體系;在基地建設、技能鑒定資格等方面要給予資金與政策上的支持,統一培訓考核標準、考核程序與考核辦法,使受訓人員一旦取得家政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則不受地域的局限,在全國各地均予認可、就業。endprint
(2)高等院校是成人家政培育健康發展的實施主體
由于我國家政行業剛剛起步,成規模、規范化的家政企業有限,再加上家政行業的微利性,這就使得很多企業在培訓資金投入、實訓設備建設方面捉襟見肘,在師資儲備、技能考核、規范教學管理等方面也力不從心。這就決定了家政企業尚不能成為家政從業人員培育的主體。但我國高等院校在成人家政培育上做得并不理想,沒出彰顯其在家政從業人員培育的上主體優勢與地位。筆者認為,要突破這一僵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建設。
1)樹立合理的成人家政培育理念,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行,積極主動對接家政公司。
根據家政從業者的分類及家政服務員的類型層次——簡單勞務型(主要依靠簡單的體力勞動基本經驗,如普通保姆、清潔員等)、知識技能型(需要一定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如月嫂、營養師、育嬰師、老年護理員等)、專家智慧型(需要具備較為高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從業經驗,如家政咨詢師、婚姻咨詢師、高級醫療保健顧問、家庭心理顧問等),學歷教育應主要是針對家政管理人員與專家智慧型及部分知識技能型的家政服務員;非學歷教育主要針對簡單勞務型家政服務員,采取短期、中期或連續培訓的方式進行,并且對其進行相應家政職業技能等級的考核,辦發技能等級證書,以使薪酬待遇與技能等級相掛鉤,以此調動其積極性、促進培訓質量的提升;恪守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憑借自身家政培育優勢,積極主動地為周邊家政從業者提供培育支持,與家政企業互利共贏、多邊合作,在企業人員培訓、學校學生實習就業等方面各取所需。
2)培育內容要與時俱進。
無論從服務內容的覆蓋面還是服務內容的質量要求上,都要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并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滿足各類家庭不同內容、層次的需求;培養過程因材施教,技能強化與素養提升并重,針對教育對象文化背景、職業背景、家庭背景等施以不同側重的教育培訓,力保每位受訓者都能高技能、高素質從業。
強化實訓基地建設,完善師資力量。
實訓基地的完善與否直接決定著家政從業人員培育質量的高低,高等院校一是要借助政府的資助進行實訓基地建設;二是要積極與各社會團體合作,借助各界社會的力量強化實訓基地建設、拓展學生就業渠道。充分調動校內在家政行業有建樹、特長的教師,使之加入到家政教育的教師隊伍中;聘請家政行業術有專攻的社會人士或其他高校的優秀家政教師到校任教,以補師資不備之需。
(3)家政企業是成人家政培育成功與否的關鍵
家政企業是整個家政行業鏈中最活躍、關鍵的環節,家政服務企業化、市場化是當今世界家政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它構成了高等院校等家政教育、培訓機構教育對象主戰場與中轉站,是成人家政培育價值能否在家政市場得以實現的關鍵,其運作狀況如何直接制約著成人家政培育的規模與層次。
1)必須立足市場經濟,走企業化、產業化發展之路。
“小作坊”式的家政中介機構已經不符合當今家政行業發展的潮流,也必將隨著家政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規模化、集團化、產業化的現代化家政服務公司。后者從開始的注冊成立、服務項目開發到員工培訓管理、客戶服務跟蹤反饋等每個環節都嚴格按現代化企業管理經營模式運營。
2)注重特色、打造品牌,走連鎖經營之路。
品牌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關鍵籌碼,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特色品牌,那么這個企業也必將在競爭激烈的商海中所沉沒。對于家政企業而言,也應當找準自己的特色服務項目所在,將之發揚光大,在全社會產生“品牌效應”,以帶動企業其他服務項目的發展。借助企業的品牌效應,以連鎖經營的方式,開設企業品牌連鎖店,將企業做大做強。
3)完善家政從業人員管理、待遇機制,激發員工在培育積極性。
家政企業能有具有一批高技能、高素養的家政從業人員是決定該公司成敗的關鍵所在。所以,家政企業應當一改過去中介式的、對招聘人員不負責的管理、待遇弊端,應當對招聘來的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把他們當做企業的正式員工對待,為其買社會保險和鑒定“勞動合同”,進行全程的跟蹤管理,負責處理員工與用戶的糾紛,為員工建立誠信檔案與客戶反饋登記表,以此為其劃定服務質量等級類別,與客戶雇傭薪酬待遇相掛鉤。這種員工管理模式,既可以使家政從業人員有一種職業歸屬感,調動其培訓、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還可以吸引、穩定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家政服務工作。
3 總語
政府通過其主導作用的積極發揮,在政策、條例、資金、輿論導向等方面為成人家政培育的健康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與保障;院校科學的辦學理念、模式與高質量教學條件、師資是高素質家政人才培養的直接決定因素;家政企業的規范發展是成人家政培育價值順利、充分實現的關鍵。政府、高職、企業是成人家政培育發展的必備三要素,三者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方可推進我國家成人家政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才能真正地促進我國成人教育內涵提升與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長江.機遇、困境與突破:我國家庭服務業發展模式建構探究[J].江蘇商論,2012(5).
[2]姜長云.家庭服務業的產業特征[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3).
[3]姜長云.第三產業發展中的現實維度:有家庭服務業觀察[J].改革,2010(7).
[4]郭劍平,曹炳泰,羅勝帥.改善江蘇省家政服務業發展狀況的對策探究[J].江蘇商論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