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琴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愛鋼琴藝術,學習鋼琴成為提高人的修養和素質的需要,許多孩子從四五歲起開始學琴,社會上興辦了各類鋼琴學校,出現了眾多業余鋼琴教師,各種業余鋼琴考級和比賽都有大量考生和選手參與,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對普及鋼琴藝術、提高我國業余鋼琴教育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基礎教育;鋼琴演奏;基本功
我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鋼琴教育至今已20年。經過多年的教學,積累了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基礎和不同條件學生的教學經驗。我參加過中國音協的業余鋼琴考級、各類業余鋼琴比賽、藝術特長生考試等,發現在業余鋼琴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不少學生基本功差,沒有音樂感,這是教學中不重視基本功、不抓音樂表現的結果;另外,追求考級、升學、加分等不正確的學習與執教目的,忽視基礎教育,是出現上述問題的重要原因。我認為在教學中堅持樹立正確的學琴目的,狠抓基本功和音樂表現,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鋼琴基礎教育首先要抓基本功
教師、學生、家長都必須重視這一點。從歷年比賽、考級、特長生考試等活動中暴露出眾多學生大指蹺、五指躺、二三指折、四指無力等常見病、多發病。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一些教師沒有重視基本功教學和訓練,沒有嚴格要求并糾正學生的毛病,在手指不能站立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彈出速度的,一旦養成不良習慣是很難糾正的。石叔誠老師曾說“盡管現代的鋼琴演奏依然涉及全身的參與,但最關鍵的部位依然還是手指”。我在基本功教學和訓練方而卞要是通過哈農、音階、琶音、練習曲解決掌關節支撐的問題,這種練習是很枯燥的,尤其對幼童,應采用形象的比喻來示范,使他們很快理解和掌握練習的要領。我曾教過一位5歲的女孩,當時我發現她手指站不住、手掌塌陷、抬指下鍵敲擊,更談不上彈奏流暢和音樂感。我要求她先停止彈琴三個月忘掉錯誤的指法,然后從指法基本功著手,先要求手指貼鍵,掌關節支撐,大臂松弛,手指有抓的感覺,大指、3指、5指構成像似房l的框架。解決好手指站穩后彈一個音、三個音及和弦、轉位,使她體會到力量是從上臂放下去而不是用手腕壓出來的。解決了手指站穩就可以教連奏了,我用抬腿走路比喻抬手指、力量轉移;用各種錯誤的走路姿勢比喻她的錯誤彈奏方法,如翹指、勾指,她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自覺糾正。在糾正她不控制手指下鍵的毛病時,我以大量練習曲、相關樂曲和手指變節奏的訓練,使她的手指彈勻了,從此也就跑快了,經過三年的訓練,她去年在音協七級考試中獲優秀。專家對她的評價是:指法干凈、流利,樂感好,希望培養搞專業。
基本功訓練很枯燥,上課的時間主要是示范和糾正毛病,回課時間有限,大量練習是回家之后進行的,因此基本功的重要性必須得到家長和學生的理解,尤其是年幼兒童,家長的督促、指導十分重要,總之,教師、學生、家長缺一不可。我在教學中,與家長、學生形成制度:帶錄音機,家長記筆記(四年級以上自己記);每日定時練琴,保證練琴時間。我常用電話監督和指導學生練習,回課時針對問題施教。對于從別處轉來的學生不論他們學琴時間多長、水平多高,我首先要檢查基本功,不符合要求的必須補課。
二、彈奏中沒有音樂是眾多學生存在的問題
這里既有自身樂感問題也有教學啟發和培養方法的問題。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彈琴必須用腦和耳朵,如果僅抓基本的技術練習,沒有聽覺的積極參與是不可能收到良好的音樂效果。我強調學生必須聽到自己的彈奏,對樂曲旋律、伴奏、層次等等都逐一講解、示范。示范對學生很有幫助,我演示每一段不同的處理方式得到的不同效果,使學生直接感受到音樂處理的重要性,并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對音樂的興趣和鑒賞能力。
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的樂感:
1、要求彈奏中必須邊唱邊彈。許多學生沒有音樂和聽不出錯音往往是唱不準所致。
2、因人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樂感和性格特點來安排曲目,針對存在的問題備課,尤其是巴赫樂曲的訓練,在我的教學中占了很大比重。
3、經常組織學生聽各種鋼琴演奏會,不定期地舉辦學生小型演奏會,使同樣級別的學生、家長互相觀摩,這對較差的學生是很大的促進并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鑒賞能力。
4、向學生、家長推薦國內外知名專家所寫的基礎教育著作,如但昭義<關于鋼琴演奏與輔導> ;鮑蕙蕎《傾聽同行中外鋼琴家訪談錄》等。
5、建議學生購買銀樂表情術語的著作,將音樂基礎理論糅在教學中。如大小調區別、和弦的作用、踏板的作用、作品的分析等,啟發學生想像和思考音樂。
通過上述措施,學生的音樂表現有了明顯提高,這是他們在各種考試和比賽中,獲得優良成績的重要原因。一些學生因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參加知名合唱團、嘗試作曲,他們深有體會地說音樂豐富了生活,從音樂中受益終生。
三、樹立正確的學琴目的是業余鋼琴教學中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近幾年來不少學生、家長,個別鋼琴學校、教師出現為考級學琴、施教的現象,不抓基本功,只應付考級,導致一些已通過業余八九級的學生基本功很差,甚至在高等院校藝術特長生考試中,已通過業余十級的學牛不會試奏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端正學琴的是鋼琴基礎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在教學中首在學琴目的上與家長、學生達成共識,這個問題解決了,基本功訓練,提高音樂表現,教材、曲目的選擇安排等方而才能符合各項要求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強調學生要彈奏大量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曲目,因此選用了許多考級曲目以外的樂曲,特別是中國樂曲對提高學生的彈奏水平和音樂素養很有益處。我的一些已走上}_作崗位的學生仍常來上課,這些都是端正學習目的的必然結果。正如今年2月19日,郎朗在北京與音樂愛好者座談交流時,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指出的那樣:”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學琴不僅是為了一個工作、職業,它會使孩子的整個人生發生變化。”“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原是一家鋼琴商店的廣告語,不過,它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一個人變壞,總不外乎貪圖吃喝玩樂這類物質享受開始。而經常參加藝術活動的人,他追求的是精神境界上的完美……學習音樂,又是練習控制情緒的一門藝術,久而久之,從事這項活動的人們也練就了善于調控自己情緒的能力。恐怕這就是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的原因吧。
另外,在教學中我深感做為教師要不斷充實、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提高教學水平,為此我常參加各音樂院校舉辦地鋼琴教學法的學習,聆聽各國鋼琴大師的演奏會和講座,這樣不斷收集、充實新的鋼琴曲目,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對提高鋼琴教學水平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潘燕.淺談兒童鋼琴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9.
[2] 秦思.淺談鋼琴即興演奏中的美學理念[D].廈門大學,2012.
[3] 施雯.淺談歌曲的鋼琴伴奏藝術[D].廈門大學,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