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龍
摘要:歷史的學習過程,是提高學生認知世界的必要途徑,同時也可以深刻了解國家的發展,歷史課堂中采用歷史故事教學,十分必要,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策略,歷史鼓勵的講解要有意義,同時要吸引學生聆聽,基于此,本文進行簡明探討,旨在提高教學質量,也為相關階段的歷史高效課堂建立做出有效助力。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
初中歷史是重要課程,歷史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更加銘記歷史,同時也會吸取更多的歷史教訓,為了盡一步推動歷史教學創新,本文主要討論歷史故事教學法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提出了幾方面具體開展策略,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希望歷史故事教學方法能夠更加深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為歷史課堂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盡有效助力。歷史是初中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不斷加深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并且進一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一、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教學作用
1、故事敘述方式生動形象。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心、參與的積極性。講故事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快速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在上課之前,一個具有吸引力和動人的故事,能夠讓學生很快融入學習氛圍。可以采用穿插故事的授課方法,用此來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和記憶。歷史故事的敘述也能夠讓學生從故事中受到相應的啟發,培養了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課程教學引用故事。有助于學生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歷史學科是對歷史不斷發展的總結性科目,涉及的內容較為復雜,涵蓋的范疇也比較廣泛,包括社會、政治、經濟于一體的社會層面。歷史的相關事件通常由人物、時間、地點和事情經過等眾多因素組成。正是因為歷史事件有著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很難設法去掌握,因此,講故事這種鮮活有趣的手段就能夠很好地引入到學生的記憶學習當中。
3、故事能夠發展學生的其他各項能力。歷史故事在歷史課堂中,重要作用就是在于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激發學生的各項能力,包括理解思維能力,實際運用能力和價值觀的培養等各個方面內容。講故事是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學生把故事內容講得好,講得清楚,就必須需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只有多方面的能力相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把故事給呈現出來。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也要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歷史故事進行課堂導入。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教學而言,課堂的開始十分重要。要想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使課堂有效地進行,就必須從吸引學生注意力出發,在上課之時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需要選擇符合學生心理,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歷史故事,利用歷史故事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以近期熱播的《羋月傳》為例,該部電視劇的情節扣人心弦,但是仍有一些故事情節違背了歷史史事。歷史教師可以以說故事的口吻,將《羋月傳》中的某部分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并讓同學們從這些故事中找到與史實不相符的地方。以《羋月傳》中的故事進行課堂導入,既有新意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在講“商鞅變法”的內容之前可以開篇便說:“商鞅之所以為法獻身,是因為觸犯了貴族們的利益,被強烈反對,于是在秦惠文王登位后,商鞅被追捕,最終處以車裂之刑。”這段故事是以《羋月傳》為主,教師可以讓學生探尋這段故事中與歷史事實不相符的表述。事實上,據史料記載“商鞅之死是秦國發兵討之,殺商鞅于鄭國黽池,死后才被秦惠王處車裂之刑于彤。”教師以《羋月傳》中違背史實的故事進行課堂導入,既可以“以新取勝”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具有史學思維。
2、運用歷史故事,發揮學生主動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通過歷史故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很多學生的課外知識都比較豐富,他們知道不少歷史故事,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積極地表現自己,給全班學生講故事,這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還能夠使學生拓展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可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展現歷史故事場面,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溶入歷史,感悟歷史。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重新展現歷史事件,使歷史的事件形象、生動、直觀、快捷,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歷史、提高學生的學史興趣。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課中,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凡爾登戰役的錄像,再現戰爭的殘酷的場面。看完后提出問題:從凡爾登戰役中你有何感悟?作為當代中學生的你有何啟發?在學生們相互流中學生明白了戰爭給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帶來嚴重災難。作為當代中學生要熱愛和平、遠離戰爭的啟發。在交流討論中讓學生思考和探討人類發展中避免戰爭的有效途徑。
3、利用歷史故事強化課后練習。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練習題是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重要措施,學生通過練習可以找到自身的知識漏洞,并能從做練習題中彌補缺陷,提升能力。但是長期繁重的學習壓力,會逐漸降低學生對做練習題的興趣與熱情,一些學生逐漸將做歷史題當作一種學習上的負擔,不但不認真做,還抵觸教師所布置的作業。長此下去,班級中的這種做練習題的不正之風便會影響整個課堂教學氛圍,阻礙教師的教學進程。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用歷史故事要服務于教學主旨,遵循真實性、趣味性與針對性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利用歷史故事進行課堂導入、突破教學難點,強化課后練習,充分挖掘歷史故事的作用,把歷史故事應用到歷史教學的各個環節、不同階段,借此培養學生的史學思維,提高學生理解歷史知識、事件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宗旻.歷史故事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31):109.
[2] 王素立.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科技視界,2015,(12):142+213.
[3] 劉佳.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才智,2017,(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