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白云
摘要:情感態度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多種相關因素使之在學習中形成的對事物的認知和表現,它能夠左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動向,影響學習的整體效果;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學習,相對比較繁雜和枯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情感態度”的影響力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積極情感態度
情感態度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多方面的因素(包含興趣、動機、自信、合作精神等)使之形成的對事物的認知和表現。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階段,小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英語知識和對英語的認識,對英語學習會產生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如果不好好引導,讓學生的負面情緒做了主流,必然會影響到英語學習的效果。再者,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應通過這種雙邊交流努力協調好影響學生情感態度的各種因素,“引導學生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較強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樂于與他人合作的精神,養成和諧與健康向上的品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起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比上好某一堂課,或者學會某一個句子等要重要得多。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探討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態度。
一、通過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態度
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英語教師有著很直接的關系,教師是否能夠受到學生的喜歡,與學生相處的關系如何,對小學生學習英語時的情感態度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學生缺乏對教師的情感認同,或者從內心不喜歡、不信任老師的話,在課堂上就很難保持學習的熱情,語言的互動與交流就不會順暢,教師自身也會有“挫敗感”,降低授課的積極性。所以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時的積極情感態度,要首先從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開始,給予學生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懷著親切的心關注學生的情感動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對人、事、物的獨立判斷能力,而且能夠通過自我意志的約束達到一定的目標。教師親切的言行能夠有效感染學生,使他們從心理上接納教師的“善意”,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約束不利的消極情緒,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學習當中。
二、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態度
1.模擬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能夠讓學生覺得舒適、自然,將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課堂,不僅能夠增強英語語言的“應用感”——把課本中枯燥的語言材料遷移為活生生的生活用語,利于提升學生語言表達的主動性,而且雖然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和句型還不夠豐富,但比起初學英語的階段,已經能夠在一定的現實環境中進行基本的交流和表達,因此,教師創造模擬生活的英語應用情境,能夠促進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積極的語言表達訓練,提升他們參與英語訓練的興趣,以興趣為基點,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
2.援引純正的英語“名句”,保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經經過的一段時間的英語學習,掌握了一些英語詞匯、語法、句型方面的知識,為了讓學生更有學習獲得的成就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經學到的詞匯,援引英語傳統的名言、諺語來作為例句,這樣做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是讓學生獲得學習的肯定,另一方面名言、諺語表達的都是富有哲理和激勵人向上的內容,這兩方面相結合,十分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比如“You'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等,作為例句融入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學生產生繼續努力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對英語學習產生自信。
3.多開展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昂献鳌笔且环N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學習態度。合作學習能夠增強師生、生生的互動性,讓英語課堂氣氛活躍,同時,“合作”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態度,它表示參與者愿意接納與他人的交流、配合等任務,只有擁有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提升學習效率。合作學習的具體方式,教師可以根據班級人數,分配2-6人的小組,讓各小組在完成語言交流、表演任務時承擔不同的角色,他們的任務相互聯系,又有區別,需要各自做好自己的部分后再與隊友配合,取得好成績。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在進行評價時強調團隊的整體的表現,對各小組的成績進行分析和比較,讓學生明白團隊整體協作的重要性,培養了他們在合作精神方面的情感態度。
4.采用交互式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快樂地學英語。在新一輪課改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都做了“還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嘗試,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以及師生的交流互動。交互式學習方式是大家在學習與探索新教法的過程中發現的比較好的一種教學方法。“交互式學習”強調的是教學雙方的交流與互動,可以是人與人的,也可以是人與多媒體課件或者計算機的。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增加交流的機會,來實現這種“互動”,比如與學生做提問游戲,進行一系列的英語單詞的接力,老師指向一名學生,這名學生就要說出游戲中相應的單詞,說錯了就要接受“懲罰”。這樣,學生在游戲中保持緊張、刺激的心情,積極地運轉大腦參與游戲,課堂氣氛會變得異常活躍,而且在這樣的互動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相對平等的,都是游戲的參與者,因此,在其中教師糾正學生的發音、表達,他們會很自然地接受,并加深印象。另外,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多運用交互式學習方式,能夠“Keep students moving in class”(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這十分符合小學生開朗、好動的年齡特點,讓他們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從而保證積極的情感態度。
總之,未來的英語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以英語知識內容的認知和獲得為主,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好學生在認知過程的情感因素,從而使他們愛上語言學習,能夠在課堂和課外都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所以,我們應該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努力探索培養學生積極情感態度的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尾菊.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態度[J].課程教育研究,2016,(04).
[2]盧登平.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中積極情感的培養[J].學周刊,2015,(07).
(作者單位:四平市第一實驗小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