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過度注重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把自己當作主角來主導整個教學過程的開展。結果是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累。生本教育中,教師徹底轉換角色,改“唱戲”為“搭臺”,把課堂作為一個為學生搭建的學習戲臺,讓學生可以在臺上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潛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主動,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師主導;潛能;生本教育
一、 教學現狀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一直扮演著“演員”的角色,即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課堂教學計劃,再根據教案的設計,在課堂上完成“表演”的任務,從教學導入,重點解析,難點解惑,教學檢查,課堂反饋,幾大步驟一步不少,似乎把課堂塞得滿滿的,學生就能獲取最多的知識。最終的結果卻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煩,效果很差,特別是對農村學校的學生來說,受家庭教育、教學條件以及生活環境的影響,知識面和學習手段都不如教育發達地區的學生,傳統教學方式更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學習興趣。相信大部分的老師都遇到這樣的尷尬:課堂上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老師努力創設自由言說的氣氛,但總是失望,因為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在沉默。仔細想想,這能怪學生嗎?在傳統教學里,我們經常發現——教師在課堂請學生回答,分析,板演,談思路,各種討論,學生也都參與了,但是最后總由教師“亮出底牌”,讓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思考沒什么價值,他的參與不過是讓課堂熱鬧—些罷了。這樣就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 破解陳規,釋放學生學習的能量
如何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上課辛苦、學生學得枯燥、課堂氣氛沉悶的現狀呢?筆者認為:從以教師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學為主的生本教育理念,把課堂上作為“演員”的老師徹底轉換角色,變成一個負責“搭臺”的幕后工作者,把課堂“舞臺”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在課堂上精彩地“表演”自己,可以彌補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參與不足的欠缺,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生本教育的特點
在傳統課堂上,老師以自我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只管盡情地燃燒自己,最后按參考書上為“探究題”總結,給學生公布所謂的“參考答案”。教學進度決定講課速度,教師絲毫沒有考慮到學生接受程度。但是在生本教育課堂上我們就會發現,學生們激情四射,盡管“爭”得面紅耳赤,但是絲毫看不到學生苦、老師累。生本課堂上,老師只是一個組織者、鼓勵者、調控者,只是一個課堂的搭建者,把課堂搭建成可以讓學生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因為課堂上都是孩子們在講、在交流,他們所講的知識比以前的師本課堂老師講得還要多,這樣孩子們可以學得更多。而且在這過程中,孩子們的自信心得到培養,因為整個過程從頭到尾他們都是主人,都是主動積極的參與各項活動,所以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團結互助能力等都會在這實踐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這種老師“搭臺”,學生“唱戲”的課堂,真正實現了“我的課堂,我做主”。
在生本的課堂上,能夠看得到學生學習的快樂;在生本的課堂上,你能看到老師的幸福;在生本的課堂上,你能看到思想的碰撞;在生本的課堂上,你能看到知識的生成;在生本的課堂上,人人有收獲、堂堂有驚喜。
(二) 踐行“生本教育”的關鍵
在教育發展欠發達的農村學校,特別是一些山區學校,學校的教學條件以及學生的基礎知識都很薄弱,在教學實踐中開展生本教育探索就顯得更為重要。筆者認為,在教學質量薄弱的農村學校開展生本教育,關鍵是要抓住“三個轉變、四個突出”。其中,“三個轉變”是實施生本教育的前提條件,“四個突出”是實施生本教育的關鍵因素。
(三) 生本教育與教學質量
在教學實際過程中,有些老師可能會擔心,生本教育會不會讓課堂熱鬧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反而下降了。這樣的擔憂并非無理可據。以往的課堂缺少互動,教師用大量時間來講解知識點,而現在的生本課堂要求突出學生主體,培養學生興趣,因而必須改變教法,在課上預設游戲或討論合作時間,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這樣一來,一節課能講完的知識點可能得分成兩節課完成了。經過教學實踐證明,我們的擔憂是多余的,因為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學生愿意去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上課時便能掌握知識點,課堂效率有了明顯提高。例如,在某學校實施生本教育的第一年,實驗班各科成績的優秀率比非實驗班的優秀率都高了6到15個百分點。全面實施生本教育之后,學校的教學質量由全學區的中等水平,躍居到全學區的三甲之列。特別是在2016年度小學畢業測試中,成績取得較快進步,本人所教班級張賽玲同學以總分196分摘取縣狀元桂冠。這對于一個兩年前教學質量還是一般的山村小學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三、 實施生本教育是當前教學發展潮流
經過實踐證明,在課堂上實施生本教育,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有一個寬廣的學習空間,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特別在教育發展薄弱的農村學校,實施生本教育可以有效彌補教學條件、學生學習實踐能力以及知識面狹窄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實施生本教育是當前教學發展的潮流。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2]郭思樂.天縱之教:生本教育隨筆[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6.
[3]劉曉明.生本備課[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7.
[4]荊自強.幸福地做老師[M].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04.
[5]竇桂梅.回到教育原點[M].漓江出本社,2015,02.
[6]常華鋒,朱莉.生本教學研究[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9.
作者簡介:
覃紅蘭,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廣西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篁竹村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