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教學組織,讓學生參與到多樣化的“讀”的活動中來,能夠讓語文教育成果更加豐富,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文章基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讀”的藝術。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一、 引言
教育理論的豐富以及教學手段的多元化,讓高中語文教學的因素越來越多。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重視“讀”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多種朗讀方式理解閱讀文章的主旨,促進學生良好語感的形成,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
二、 講究“讀”的藝術,激發語文學習興趣
講究“讀”的藝術,利用“讀”的活動促進高中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產生與形成,能夠讓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實踐更加主動。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學生不愛讀書,不會重視語文學習。“讀”的能力差,就不容易把握好文學作品的主旨,不能夠與作者互動,深入到閱讀情境之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讀”的活動,加強語文學習技巧的指導,促進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思考,在“讀”的過程中揣摩,在“讀”的過程中獲得個性化的語文學習成果。
像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文章中有諸多優美的語言值得去讀,值得去品味。像“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的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加風致了”這段話,無論是語言節奏,還是語言美感,都無可挑剔。讓學生在閱讀之前,先單獨讀這一段,能夠讓學生對作者所描述的事物產生好奇之心,促進學生產生了解整體內容與作者的急迫心理,為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提供動力,形成持久的語文學習興趣。
三、 講究“讀”的藝術,豐富學生學習方式
“讀”的方式有很多種,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方式組織學生參與到圖的活動中來。
第一,教師可以利用范讀組織教學。所謂范讀,就是教師通過個人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的示范讀法,給學生以情感上的震撼。讓學生能夠在個人范讀的引導下產生審美體驗,了解文學作品不一般的魅力,促進學生積極理解文學作品中的字詞句以及篇章結構。
比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這一課時,教師將自己的個人情感與文章的情境結合在一起,通過示范讀法,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感與信息。像“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這一句表達的是:“燕國的太子丹很害怕,請求荊軻說,秦軍馬上就要渡過一水,那么即使我想長久的侍奉,您又怎么能夠做到呢?”的信息。在范讀過程中,教師要讀出太子丹的恐懼,讀出情勢的危急,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范讀的情感腳步融入到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之中,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第二,教師可以利用齊讀組織教學。所謂齊讀,就是全體學生一起朗讀。齊讀課文,能夠讓課堂中充斥著洪亮的聲音,促進學生凝聚力的提高,讓學生將個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活動中,培養學生朗讀的自信心。學生齊讀,能夠營造出一種文學氣勢,促進文學作品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適合齊讀的文章,讓學生讀出氣勢,在齊讀的過程中感動自己。
像在學習《我有一個夢想》時,“我們來到這個圣地也是為了提醒美國,現在是非常急迫的時刻。現在決非侈談冷靜下來或服用漸進主義的鎮靜劑的時候。現在是實現民主的諾言的時候。現在是從種族隔離的荒涼陰暗的深谷攀登種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時候……”這一段落的齊讀,能夠讓演講者的雄心、信心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促進高中學生在齊讀過程中感受作者情感,成為力量的發出者。
四、 講究“讀”的藝術,豐富語文課堂活動
“讀”的方法有很多,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讀”的藝術去豐富語文課堂活動形式。在引導學生高效“讀”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語文學習體驗的豐富,使學生樂于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來。
第一,教師可以利用分角色朗讀,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變化多樣的文章,教師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快速融入到文學作品所創設的情境之中。學生根據自己所選角色,站定其在故事中的定位,深入理解其人物的心理活動變化,從而找到最適合的朗讀方式。利用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完全投入到文學作品的賞析中去,能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同時有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比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通過角色化的讀,促進人物性格的突出,讓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解決經典文章閱讀的難題。
第二,教師可以利用配樂讀,促進學生情感的迸發。利用音樂作品與文學作品的結合,像《竇娥冤》與悲涼音樂的搭配,能夠讓學生在情感化的熏陶中領悟文學作品所闡述的哲理,有助于語文課堂氛圍的創新以及學生欣賞能力的提高。
五、 小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講究“讀”的藝術,引導高中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去理解閱讀文章,感受文學作品的藝術之美,有利于高中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形成以及學習方式的豐富。讓“讀”成為初中語文課堂的必要環節,促進讀的藝術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結合在一起,才能讓高中語文課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所有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雷麗,項正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讀”的藝術[J].語文知識,2013,(03):53-54.
[2]王連花.高中語文教學“留白”藝術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3]卞洪兵.如何運用“讀”的藝術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11):52.
作者簡介:
王瑜,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市第十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