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強調學生的客觀學習感受和心理體驗,強調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關鍵詞:流行文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一、 引言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和重要的影響,高中生是有著豐富情感表達和體驗的成熟個體,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融入流行元素,有利于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和調動,是一種符合新課程改革基本要求的科學教學理念,有利于高中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 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淺析
流行文化有著較為寬泛的內容范疇,主要包括物質文化、消費文化、休閑文化等。在互聯網廣泛應用的現代社會,流行文化和元素體現在社會生產、生活的諸多方面。恰到好處的流行元素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其一,適度融入流行文化元素,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內化。以學生感興趣的流行元素為導,可以很大程度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快速進入良好的課堂學習狀態;其二,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改善傳統課堂枯燥現象。高中語文教材內容相對繁雜,一些語文教師過分注重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注重知識點和答題技巧的實質性教授,導致課堂教學相對嚴肅、刻板,一些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自主探究失去興趣。流行文化的巧妙引入可以促使學生將流行文化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靈活性和生動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改善了傳統應試觀念下課堂教學的枯燥現象。
三、 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
(一) 將流行歌曲作為教學導入環節,促使學生快速進入良好課堂學習狀態
大量的教學案例表明,將流行歌曲作為課堂教學導入環節,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評價,受到許多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視和認可。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前的10分鐘內,注意力相對渙散,學生無法緊隨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逐步深入地探究與學習。鑒于此,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作為教學氛圍烘托,并巧妙地導出相關課文內容,使學生在愉悅、歡快的教學氛圍中開始課堂學習。
例如,在學習《再別康橋》一課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各學習小組派代表進行詩歌朗誦,在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誦過程中,為學生播放林宥嘉的歌曲《再別康橋》,讓學生在美妙、柔和、輕盈的語境中,感悟作者徐志摩給予康橋的依依惜別的深情以及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憧憬;在學習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老人與海》的歌曲,學生在流行的、快節奏歌曲中展開對課文逐步深入地學習,課堂教學效率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進入良好的課堂學習狀態,與教師的教學思路緊密結合,與課文內容意境及其作者的強烈情感表達形成共鳴。
(二) 以流行影視作品為教學背景,在多媒體技術支持下創設愉悅課堂氛圍
將流行的影視作品引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給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程內容與日常生活的影視作品息息相關,有著共同的賞析價值和藝術審美價值,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拓寬知識范疇、提升文學品鑒能力。
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為學生播放視頻片段《紅樓夢》以及《紀錄片·大觀園》等經典影視作品,學生津津樂道地賞析視頻,以此為教學背景,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學習和探究的能動性;再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課文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中,名家在現場朗讀節選的《荷塘月色》,抑揚頓挫的現場朗讀視頻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通過荷塘月夜景致描寫,所蘊含的想擺脫掉現實周遭的苦悶、煩惱,去追尋一片寧靜的天地的思想情感,同時在聆聽過程中,學生思考、探究作者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以及合理的行文結構布局等。
(三) 巧用網絡流行語言豐富學生情感表達,為學生語文寫作提供鮮活素材
流行的網絡語言對傳統文化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但這種創新文化形式是現代化、年輕化、個性化思維觀念的智慧火花相碰撞的結晶。將其恰到好處地引入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最佳水平學習動機的培養和形成大有裨益。
例如,許多流行歌曲的歌詞都是非常優美的文學語言的精粹,如:周杰倫的歌曲《青花瓷》中“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教師引導學生悉心賞析和感悟歌詞中,“天青色等煙雨”的朦朧意境和含蓄情感表達,豐富文學情感積淀,提高精神境界。再如,費玉清的《一剪梅》中“雪花飄飄北風嘯嘯,天地一片蒼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 ……”學生在進行“雪景”描寫時,突出梅花堅韌不拔、強大生命力時,可以援引《一剪梅》中的歌詞,以獨特的視角切入到文學作品中,給人以新穎的藝術美感。
四、 結語
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個性化方式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地引入,可以充分發揮其多元化、靈動性、開放性的優勢和特長,在學生文學情感培養和文學興趣增強方面產生了正向遷移的作用。語文教師應學做生活的有心人,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流行文化,將鮮活的流行元素積極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應試教學觀念,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促進師生間有效互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和成效性。
參考文獻:
[1]方立軍.例析優秀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3):46.
[2]何淑芬.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6,(24):65.
[3]胡榮仁.對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6,(09):137.
作者簡介:
庹莉,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市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