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教育的推進,人們越來越注重小學語文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可以讓小學生的視野被拓寬。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語感,從而更好地促進小學生語文能力水平的提高。由此,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語感,可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更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同時也成為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方式。將語感教學貫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始終,以它為主線,與文字訓練相結合,以此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培養;語感
語感是人的大腦對事物的直接理解,能夠快速地識別語言規律,閱讀就是人們通過自身的視覺系統,將書面的內容吸收,并且能夠將書上的內容通過人自身的處理將基本信息傳達出去,進一步理解書上所述內容,這樣系統的一連串做法能夠形成有特點的文化活動。在語文閱讀教學方式下,更應培養學生的閱讀語感,才能提高學生對閱讀的理解程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仍有部分教師不能夠理解為何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語感,思想還停留在過去,導致學生不能完全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語感的培養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一、 激活表象,情景教學培養學生語感
平時所見到的文章,都是作者將自身對生活的所見所聞通過自己的過濾而做出來的,文章中的內容不能像所見到的實際的事物以及圖片那么有渲染力。所以,教師應該激發學生頭腦,能夠與文章中的文字相匹配,創設情境。此時,利用高新技術多媒體教學更容易讓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將枯燥的文字內容轉化為學生更感興趣的視覺形象。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生所儲備的知識量極其有限,對于教師所講的閱讀知識更加難以理解,所以要讓小學生盡量地處在情境之中,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氛圍。
教師要想法設法地將學生帶入所講知識的情景,讓這些比較抽象的文字變得更加形象化,讓學生在文字中得到強有力的渲染,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主要思想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可以抽出時間,利用多媒體技術同學生一起觀看相關的影視片段,通過視覺上的沖擊,可以讓學生直接感受到來自侵略者的貪婪之心,可以激發學生內心對侵略者的憤恨,以及對當時清政府的強烈不滿。這時有效的音頻可以激發學生對毀滅圓明園者的不滿,這樣就很巧妙地將文章中的文字與影視及音頻相結合,增添了渲染力,讓學生牢牢地抓住文章主旨,能夠充分理解文章內容。
二、 知人論世,依據語境培養學生語感
文字不僅有它自身表面的意義,而且也有深層意義,這種意義是隨著作者的語言環境以及所處背景的變化而變化的。對于文章的深層意義,語文教師應該依據有效的途徑,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反復誦讀這一途徑能夠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深層意義。要想培養學生閱讀的語感,就應該讓學生多多接觸文章,反復地朗誦文章,感受文章的語言文字,誦讀文章是學生通常接觸文章最主要、最常見的方式。通過誦讀文章可以讓學生更加熟悉文章內容,能夠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培養對文章的情感,這也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佳方式。
例如,在學習到《詹天佑》這一篇文章中,教師帶領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之后,學生能夠了解到在當時的情況下修建鐵路是多么的困難,并且還受到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嘲諷,引起學生的公憤。教師可出題:如果你是詹天佑,在當時的情境下,你會怎樣做?學生紛紛探討,有的學生說:“一定要好好的修建鐵路,讓他們看得起!”還有學生說:“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難,一定要修建好鐵路,為中華民族爭光。”學生個個神情嚴肅,語氣斬釘截鐵,都表現出為國爭光的決心。因而學生在誦讀文章時,情感受到了熏陶。
三、 貼近實際,切身觀察培養學生語感
文字是文章作者表達自身情感的一種符號,與實際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文章的內容離不開實際。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課堂中,積極創建有關生活化的場景,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為學生營造更好的閱讀氛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能通過自身的生活經驗來體會文章所寫的內容。這就要求學生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更多的生活經驗。
《軍神》這一文章中,講到了劉伯承將軍有著非同尋常的意志力。教師可以通過實際情景:假如你不小心將手指割破了,這時你會有怎樣的反應?大多數學生說道:會很痛,要去找媽媽包扎傷口。語文教師可以趁這個機會說道:劃破了手指,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疼痛,但這位劉伯承同志在沒有麻醉藥的情況下,足足被割了72刀,那該是多么的疼啊,然而這種情況下,他又是怎樣做的?同學們紛紛為劉伯承將軍的做法感到欽佩。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表象,讓文章內容更加形象化;根據文章內容的語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語感;通過實際觀察生活,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文章所描述的內容。利用有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語感,提升對文字的理解程度,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琴.“素讀”經典及課程開展初探[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05).
[2]柳向陽.品讀感悟 注重積累 引導體驗——小學語文高年級語感培養摭談[J].小學教學參考,2007(18).
[3]余高松.語文教學的一個突破口——語感教學[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
[4]陳瓊云.朗讀,語文的魅力之源[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5(04).
[5]徐云知.論語感教學在語文教育中的地位[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4(05).
[6]劉自匪.語言形象的生成與實現[J].北方論叢,2002(03).
作者簡介:
沙玉花,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縣唐汪回民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