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高中地理教學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思維,構建起智慧課堂,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高中教育;地理教學;智慧課堂
高中地理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而且要讓學生掌握技能。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思維,構建智慧課堂,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本文中,筆者首先闡述了智慧課堂的概念,然后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在前文的基礎上,基于創新思維,探討高中地理智慧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 智慧課堂的基本概述
嚴格意義上來說,智慧課堂并沒有準確的定義。結合學界對智慧課堂的研究,智慧課堂主要有兩種定義類型:一種是基于“智慧”的語義學定義,認為“知識課堂”是和“智慧課堂”相互對立的;另一種是從技術的角度出發來定義智慧課堂。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課堂呢?為了更好地進行本文地探究,本文的智慧課堂指的是:課堂教學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從“說教式”教學轉變為“智慧型”教學,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
二、 高中地理教學的問題
(一) 教學觀念的問題
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仍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觀念盡顯,填鴨式滿堂灌,題海戰術,課堂教學低效。
(二) 教學創新的問題
高中教育階段本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通過創新教學實現智慧課堂的構建。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固定化、模式化,使得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三) 學習態度的問題
受到現行教育體制及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學習過程中過分地看重他們所認為的關鍵學科,而且不注重地理的學習,學習態度不端正。
三、 高中地理教學在創新思維的引領下實現智慧課堂的策略
(一)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往往是憑借濃厚的興趣進行的。高中地理教師在構建智慧課堂的時候,應當抓住學生這一主體,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此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濃厚的課堂教學中感受智慧課堂帶來的學習樂趣。例如,在學習到“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相關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抓住“農業”二字,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一些關于農業生產的圖片和視頻,并聯系農業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關系,讓學生近距離接觸農業生產的狀況,產生對農業生產的好奇心,心中存有大量的疑問。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即將開始的“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教學非常期待,每人都有一種探究的心理,課堂教學氛圍瞬間變得濃厚,提升了學習興趣。
(二) 創新教學方式,實現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
傳統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充分發揮。對于教師而言,要想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創新教學方式,開展合作式的探究性教學,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得學生能夠實現知識和思維的“雙豐收”。比如,在學習到有關“工業的區位選擇”的內容時,很多學生對于“工業區位”比較模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單純地向學生講解教材知識,其實很難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嘗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結合當地工業區,讓學生自行探究。整個過程下來,學生不僅獲取到更多知識,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 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提升教學有效性
在創新教學方式的同時,應當充分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如多媒體、互聯網,將這些教輔助工具應用于教學當中,保證課堂教學的智慧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教學“常見天氣系統”的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利用互聯網尋找大量的關于常見天氣系統的內容,將視頻上傳到班級的QQ群和微信群,讓學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課堂導入的環節,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3D動態影像、天氣預報、微課視頻等。讓學生觀察運動的狀態,逐漸引出常見天氣系統。之后,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樣一來,天氣系統知識點的講解更加直觀,學生的理解更加容易。
總之,高中地理教學中,創新思維,構建智慧課堂,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次創新。因此,教師一定要結合課標的要求,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合理地手段實現對智慧課堂的構建,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慧芳.構建高中地理智慧課堂[J].新課程·中旬,2013,24(10):103.
[2]李丹,王永立.淺談高中地理智慧課堂的構建——以《常見天氣系統》“氣旋”一課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7,12(1):110-111.
[3]劉立家.構建地理理想課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3,36(3):29.
作者簡介:
沈愛民,高級教師,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詔安縣四都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