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希鵬+王亞琴
摘 要:現代管理心理學認為,參與管理是強化學生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方法。沒有學生的參與就沒有教育的民主,在班級管理中,要吸收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培養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工作責任感,實行有參與的學生管理,學生會更關心自己的成長,必然也更關心影響他們成長的班級管理,開展自治、自理、自育的活動,這不僅對班級管理有一定的作用,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關鍵詞:班干部;班級;領導
一、 培養班干部的背景意義
人是環境的產物,成長中的小學生尚處于人生的“未定型”期,“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在班集體中的每一個學生都不可避免地受班集體輿論導向、規范特征、價值標準、道德水平、人際關系、文化氛圍的影響,這種環境因素的作用,可以激勵、鼓舞塑造一個人,也可以制約、壓抑消磨一個人,把班集體組織創造為一個健全的班集體,乃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一個班級一旦成為一個健全的班集體,就會發揮巨大的教育力量,因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發展。那么,培養出色的班干部,對于班級環境的文化氛圍營造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 班干部在班集體中的作用
由于社會的開放程度在逐步增加,社會的參照物日益豐富,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慎重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要樹立可望可及的行為參照物。再者,由于班集體的各項具體工作往往是參與面、涉及面較廣的活動,班主任如果善于調動班干部及骨干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特長,利用他們組織活動,開展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減輕班主任的負擔,培養和鍛煉學生,而且可以“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以面促點”,大大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使學生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偏差,通過個體來促進集體的成熟和進步。
三、 班干部在集體中的培養
班干部及骨干分子雖然有許多可貴的品質,但是他們并非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也不等于“三好學生”。對于他們的培養和教育同樣也不能忽視。俗話說:“響鼓也需重錘。”作為班主任,要對他們高標準,嚴要求,確立更高的奮斗目標。
1. 挑選班干部
培養一支堅強的學生干部隊伍,是建設好班集體的重要條件。優秀的班干部必須是學生的楷模,老師的得力助手,集體的核心,他們必須是享有一定威信,具有扎實的文化科學知識,一定的工作能力的學生,經過民主選舉產生。這樣,才能維護班級的統一,帶動集體成員,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2. 班干部的培養方法
(1)明確自身任務
教育班干部懂得自己工作的意義,每期班委成立后,班主任應組織他們討論大家選我當班干部說明了什么?我打算怎樣當班干部,在各方面應如何發展。教育班干部珍惜大家的信任,努力為同學服務,處處以身作則,吃苦在前。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始終如一。
(2)運用榜樣,優化心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對學生有極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說服力,它具體、生動、形象,易于學生領會和模仿。教師可以運用偉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學生中先進典型模仿以及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等加強榜樣的作用。講講一些班干部的范例,讓學生發現自己每個方面有如此巨大的潛能有待開發,在自信中走向自強。
(3)實踐鍛煉,提高能力
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發展的,班主任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大膽工作,既提出明確的要求,又提供方法上的指導和幫助。
班級管理方面。如:每日安排執勤干部,處理班級的偶發事件:打架、未做作業、不做值日等,老師未在,管理班級紀律、參與校內執勤等,在工作中要有主動精神,不能干什么都等別人催促。從小學習走群眾路線,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啟發眼睛向下,向同學們請教,多與同學商量。在開展班隊活動時,提醒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把具體任務交給他們,出現不守紀律時,要冷靜、沉著,不要發火。
審美教育方面:班級審美教育是學生個體“心、智、情、性”的最佳熔爐,班主任要盡量在教育活動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了解美的各種形式、內容及不同形式美的特征及意義。開展文化藝術活動,參觀風景名勝,在各種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學習先進模范人物,進行藝術創作。要逐步使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激發美的情感,通過對審美對象的判斷,把握基本的審美標準與原則,培養科學的審美觀念。并能運用所學的美學知識,賞析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的審美客體,領會其真、善、美之間的本質聯系。
勞動教育方面: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觀點。勞動的習慣和對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認識到勞動的偉大意義,明確勞動在創造人類、創造歷史、創造財富中的作用。要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批判和抵制好逸惡勞、貪圖享樂、損公肥私、好吃懶做等思想和作風,要教育學生學習先進的勞動經驗,初步掌握現代生產技術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使用一般的生產工具,養成勤儉節約、手腦并用、勇于創造的勞動習慣。
(4)及時準確進行評估
教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育時機,評估分寸的把握。班主任在工作中除應建立必須的評估制度以外,還應該及時地對學生各種行為的表現進行評判。這是心理學“強化理論”的具體運用。及時、準確的表揚或批評可以弘揚正氣,杜絕歪風,促進班級健康風氣的形成;可以通過具體實例來教育全體學生,使其學會自我批評,自我糾正,自我提高。接受班里同學的監督,隨時聽取反饋信息,認識到社會、學校、班級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正確的、科學的、實際的,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提倡寫日記,讓學生在每天的日記中分析自己,解剖自己,制定出新的一天的目標和任務,幫助樹立心中的楷模,讓他們以榜樣的力量來激勵自己,對照楷模找出自我的不足,從而有意識地培養自己良好的性格,改造不良的性格。自我教育能力培養到一定的水平后,學生中的先進思想和事跡可讓他們自己去總結,介紹和推廣;學生的思想問題和疑難問題可讓他們自己分析、討論,尋找答案,使班主任從前臺的“演員”轉變為后臺的“導演”。貪玩懶散的“舊我”與積極進取的“新我”之間展開“搏斗”。鼓勵學生戰勝“舊我”,并經常給予肯定評價,強化自尊心、上進心和自信心,使其認識到自己的成功并為此感到欣慰。及時、準確的評價,要求班主任把握好“溫度”,有的需要“趁熱打鐵”,有的需要“冷處理”,有的需要“一針見血”,有的需要“層層剝皮”,有的需要“一氣呵成”?!u估要形成制度,要養成習慣,要有利于學生的進步。當然,在具體過程中,也要防止啰嗦、主次不分、就事論事、力度不足等不良傾向。
作者簡介:
曹希鵬,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第四中學;
王亞琴,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