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麗
【摘要】初中歷史老師在歷史課上,要充分利用歷史故事來激活初中生的史學的思想,拓寬學生的歷史思維的能力。歷史老師在教學中,要確保歷史故事具有針對性、真實性。
【關鍵詞】初中歷史 歷史故事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069-02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是歷史老師普及歷史的重要的方式。與此同時,歷史在傳承歷史故事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著歷史故事。因此歷史和歷史故事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初中歷史老師在歷史課上,要充分利用歷史故事來激活初中生的史學的思想,拓寬學生的歷史思維的能力。由于歷史故事的特殊性,需要歷史老師有淵博的歷史知識,才能在教學中靈活自如地運用歷史故事。本文就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初中歷史課堂歷史故事選擇的原則
1.針對性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選擇要結合歷史教材的內容,成為歷史教材內容的有效的補充,這樣才能通過歷史故事來導入課堂的內容,讓課文和歷史故事有機結合起來。歷史老師在教學中,要確保歷史故事具有針對性,讓所選擇的歷史故事和教學的目標、教學重難點相吻合,以教材內容為基礎來深入挖掘出歷史故事。在講述歷史故事的同時,歷史老師還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歷史故事要符合初中生的思維,從而實現拓寬初中生的歷史視野的目的,這樣就更有針對性地對初中生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另外,老師老師還需要注意要選擇的歷史故事要和我們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以古論今的目的,促進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的提高。
2.真實性
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老師選擇的歷史故事必須具備真實性,這是選擇歷史故事的一個重要的基礎。老師學生所選擇的歷史故事要是歷史史料記載上有的內容,不能脫離了真實的歷史,否則會誤導學生,甚至傷害到學生的情感,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歷史事實是歷史老師和學生選擇故事的重要的前提,當然歷史老師可以在這個基礎上作出適當的合理的想象和推測。
3.趣味性
歷史故事的選擇還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則,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能夠吸引學生的課堂的注意力。學生學習歷史有了興趣之后,就會更加主動的學習歷史知識。因此歷史故事要具有趣味性,故事內容要能夠引人入勝,還要有一定的新鮮感。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應用策略
1.合理構建歷史故事情節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運用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歷史故事的情節是否合理。合理的故事情節能夠吸引學生的課堂興趣,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因此歷史老師在歷史課堂上講述歷史故事要運用合理的故事情節激發敘述的課堂興趣。在講解的過程中,所選取的歷史故事需要有一個較為明確的主題,缺乏明確的主題,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就會思維混亂,沒辦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故事情節要充實而不空洞,老師講解的整個過程要注意詳略得當,邏輯清晰,讓學生能夠學而有味。
2.選擇適時的時間講故事
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的歷史故事要能夠圍繞歷史課本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初中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讓他們易于接受,加深印象。在歷史教學的課程中間,當遇到比較抽象的、理論性較強的歷史知識點時,歷史老師也可以適時穿插歷史故事,用歷史故事幫助學生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幫助學生消化理解抽象的知識點。據心理學調查研究表明,學生在課堂進入了十到二十分鐘時,他們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歷史老師在這時候適時穿插入歷史故事,能夠讓學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的歷史課堂上來,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活躍。在一節課的結束的時候,老師也可以用故事來結束這一堂課的教學,讓學生在歷史課上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
3.把握語言的魅力來敘述
歷史在初中學科中也是具有科學性的一門學科,一兩個字的偏差會造成學生對歷史事實的誤解。與此同時,歷史老師在講述歷史故事的過程中要聲情并茂,用肢體語言和心理暗示給初中生講解故事,讓他們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吸引了他們的課堂的注意力。在講到歷史中的英雄人物時,歷史老師可以更加慷慨激昂,在講述奸臣賊子時,歷史老師可以帶著厭惡鄙夷的情緒,用老師的愛憎分明的情緒來帶動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是非觀念,讓學生在歷史課中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另外,老師還需要注意歷史課堂上講述故事的過程中,要注意語速,過快學生聽不清楚,過慢學生會倍感無聊,適中的語速和節奏才能提高學生的聽課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楊紅琴.歷史課“六步有效教學模式”初探[J].林區教學,2009(06).
[2]時海萍.對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