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順潔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大城市的建筑項逐年增加。我國社會化進程不斷加快,因此,對建筑行業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多。本文通過分析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究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革新思路,及其應用價值分析。
【關鍵詞】BIM技術 建筑工程造價 革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239-01
一、目前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程造價管理方式不完善
我國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是以計劃經濟為基礎的,在經濟定額管理模式下,不考慮不同項目之間的工作,而選用確定工程造價基本作用的方法、水平和組織的方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方法本身的不適應性及缺陷逐漸顯現。工程造價管理部門是項目成本管理的主體,工程造價管理方式不完善,會使行政部門分工協調困難,部門之間缺乏有機聯系和協調,建筑工程也很難有效進行。
(二)工程造價管理技術局限
工程造價管理各環節的數據量相當大,其中程序多而復雜。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各大中大型城市的復雜工程也大幅增加,其中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更加困難,其工程造價管理難度越來越高。傳統的手工計算和單機軟件預算已大大滯后,不符合時代的需要。目前,工程造價管理技術的局限在于沒有任何突破性進展,而工程造價管理技術主要存在于以下局限性,首先是成本分析數據精細度不夠,功能比較單一、較弱。其次精細化成本管理需要細化到不同的時間、結構、零件、工藝等,而施工企業只懂項目的開始和結尾,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放棄了工程造價管理。
(三)工程造價管理體制落后
我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系統主要依靠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計劃經濟體制經過多次改革和完善。但,基本格局和主要內容沒有發生顯著變化,例如造價模式與市場脫節、建筑工程項目數據庫還未實現共享等,這都與我國工程造價管理體制落后相關。這種滯后的管理模式,阻礙了生產率的提高,以及對于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全方位管理等掌握不明確。
二、BIM技術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革新思路
(一)成本預算合理規劃
運用BIM技術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方式進行革新,我們需要了解BIM系統的推廣過程面臨著較多的困難。工程造價的咨詢企業首先應轉變以往的工程造價計劃方法,以“數量和價格”為基礎,以資源量表為基礎而對工程造價進行整體成本計劃,其中包括計劃風險控制、采購建議和財務計劃等解決方案。因此學習BIM系統電子軟件,從而對工程造價進行更為整體和全面的評估,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數字化準確的成本計劃,有利于建筑工程造價成本預算合理規劃,從而使成本規劃更具合理性。BIM系統將取代部分成本基礎工作,進而對成本預算合理規劃,對管理升級與優化。因此,BIM體系與成本咨詢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結合增值工作實現成本管理層次升級。讓建筑工程整體創新優化不再是空想,由此可見,發達國家BIM系統的成本管理實踐是值得學習以及借鑒參考的。
(二)強化風險管理
我國造價咨詢工作的許多內容屬于成本咨詢的風險管理范疇,如項目審核、多方審查、索賠處理和變更處理等方面,但在造價咨詢實際工作中成本咨詢企業往往忽視了風險管理規則,在系統化控制風險方面上過于傳統化和人工化。在事后處理的過程中也表現出以來主觀經驗的解決策略,不利于建筑工程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在發達國家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風險描述和等級等情況,會通過準確的定量分析,有效利用BIM系統,對成本管理的風險情況進行有效降低。目前成本管理中已經融入了風險管理理念,但由于成本資訊企業忽視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缺乏風險管理系統化、科學化和嚴謹化的體系建設,無法將風險管理作為成本管理的成熟模塊,并形成企業自設的風險管理方案。BIM系統的普及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的創新,造價咨詢企業應當轉變被動的方式,而是主動迎接改變,提供超出基本成本資訊服務的增值服務,提升成本管理中的風險控制水平,在沒有BIM系統支持的情況下,也能夠有效優化風險管理計劃,從而提供高層次、全面化的風險管理服務。
(三)落實績效管理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應用中,可以發現我國績效管理與發達國家之間仍有較大差距,首先績效管理的工作管理理念在項目管理中沒有得到有效運用,項目公司缺乏對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的建設,特別是造價咨詢行業的績效管理普及程度較低,導致分段咨詢的時間跨度無法形成整體化,在工程竣工后的運行和維護過程中,導致績效管理無法有效的落實。造價咨詢企業應當學習績效管理知識,從成本管理的視角出發,在項目的實施中,全面使用的績效管理,并在項目的績效目標排序的早期階段,以績效管理為基礎完善造價咨詢工作。
參考文獻:
[1]杜啟杰.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 住宅與房地產,2016,(36):2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