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群+傅嬌嬌+姜波波
【摘要】隨著我國職業教育邁入深水區,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職業教育質量邁向縱深發展,攻堅克難,擺在職教領域一項重大難題。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在《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課程中采用任務驅動式項目化教學是汽車職業教育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迫切需求,而以此相配套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設就顯得尤為關鍵。
【關鍵詞】任務驅動 項目化教學 校本教材
【中圖分類號】U463.6;U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250-02
近年來,隨著汽車行業高速發展,對高端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也對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高端技能型人才輸出的重要來源,教學方法必須突破常規,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改變學生厭學的現象。而《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作為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核心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理論水準同時又要求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新一輪教學模式的改革,任務驅動式教育教學模式深入實施,實訓室的建設,教材與教學實際軟件硬件的相結合,使教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正從原來單一的國家課程模式走向國家、學校、企業三級課程模式。這一新的變化,使校本教材的開發成為21世紀初期我國課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目前,國內各職業院校開始新一輪的專業課程改革,《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校》校本教材應運而生。校本教材是課程的載體,因此,校本教材的實施為教育教學實踐理論一體化提供了契機和平臺。
一、研究的意義
校本教材建設改變了教師從教材的從屬者身份, 使之變成了教材主體身份, 乃至課程本身。教師與教材開發可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介入新模式, 教師面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策略、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 應付新事物的過程有利于教師專業上的進步與提高。參與校本教材開發, 能增進教師對學校課程乃至整個學校的歸屬感, 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滿足感、責任感, 教師能更加積極的投入教育教學實踐, 有利于專業化發展。
有研究表明, 參與校本教材研究的教師報告自己比原來能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 而且教的更好。在課堂教學中更能指導學生收集整理、使用研究學習材料, 指導小組的合作學習與主動探究, 對學生的關注和期望有更新的變化。學生在此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知識, 學會了更多方法, 利用了合作探究, 培養了運用知識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并且豐富了個人的學習生活和社會體驗。教師的關注和期望更讓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和發展動力, 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主要研究過程
1.調研
通過12級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學生交流,發現目前很多專業核心課程的教材太理論化,不是很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尤其是一些實踐比例大于理論比例的專業核心課,沒有與學院設備相配套的教材,學生在上實訓課的時候,手上沒有實訓指導教材,造成上課效率很低。還有大部分教材的實訓知識太系統化,沒有按單個實訓項目化來操作,故學生接受效果較差。
2.課程的基本框架
本校本教材的編寫主要依據《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主要的實訓系統和主要傳感器來進行編寫,將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這門課程中的實驗項目與實訓室里的設備進行對應,并對實驗進行單獨的項目化,針對每個項目都結合學校實驗設備提出目的和要求、實習課時、實訓器材、原理與應用、實訓步驟、注意事項、實訓小結等并編成教材,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師的實踐授課效率,讓學生在實踐課程里有教材可依,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3.形成教材
根據實訓室的設備開設單個的實訓項目而且充分的與《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結合。
三、研究成果與展望
通過大家的努力,最終將《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實訓教材完成,本教材緊扣課本上的實驗項目,并且每一步都配了圖,這樣能更加直觀的進行實驗。同時開發系列校本教材,校際合作開發校本教材便于學校之間取長補短、整合優質教學資源,編寫出來的教材可以先在合作學校內部試用,修改完善后再逐步推廣使用。學校在開發專業技術方面的校本教材時,也可以邀請那些在生產技術、制造工藝、管理水平處于同行領先地位的企業參與學校的校本教材的開發。這樣可使學校培養的人才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企業界的參與對職業教育校本教材的開發至關重要,職業院校力求在開發校本教材時積極吸引企業的參與,可以適時根據企業需求的變化調整方案。
參考文獻:
[1]梁偉娥,徐春靜.高等職業院校校本教材開發[J] ,黑龍江職業技術學院,商業經濟,2008.10
[2]張潤娥,徐雙社.校本教材的開發與思考[J],陜西省大荔縣兩宜中學 ,陜西教育,2008.12endprint